诸葛亮一人可抵千军万马。古时诸侯纷争,将相人才的作用可谓有中流砥柱之功。而今,在一个个没有硝烟的经济“赛场”中,人才的作用更是“秤砣压千斤”。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义乌市极度珍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高端引领,推进人才集聚,积极谋篇布局国际贸易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义乌市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义乌的转型发展,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关键。”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引才—— 发扬“三顾茅庐”精神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看到了真心诚意。引才,需让他们看到百分之两百的诚心。在这其中,发挥政策对人才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 义乌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201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人才子女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主要将分散在多个政策中的人才子女入学规定进行了整合与修订,重点解决17类人才子女就学难题,目前已有140余名人才子女通过初审。大力实施“义乌英才”计划,重点引进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5年扶持期内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2000万、400万元的奖励扶持,引才政策的奖励力度和扶持标准居全省前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引才政策体系。 “三顾茅庐”引人才。今年1—6月,义乌市安排市外组团招才引智活动19场,市内组织32场次人才招聘会,引进人才近5000人,为优质项目落地投产提供了人才支撑。积极推进市校、校企战略合作,目前与15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涵盖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孵化、重大工程建设、研究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浙江大学等8所国内著名高校进驻义乌虚拟研究院,引进专家12名,开展大型调研活动5次,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10多次。 用才—— 开放赛场大“练兵” 如果没有一个好平台展示才能,再优秀的人才也只能“纸上谈兵”。 为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义乌市加快“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依托“科创园”、“高创园”和“英才创业园”,搭建“千人计划”产业园孵化基地,并在义乌工业园区、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各规划3—5平方公里作为“千人计划”产业化基地,帮扶人才项目由小做大、由弱变强。目前,产业园引进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项目,其中义乌市培育的“千人计划”项目4个,引进的“千人计划”项目18个,正在洽谈并达成初步意向的“千人计划”项目7个。 作为支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省委组织部启动了义乌“百人计划”,在5年内分两批,从省部属单位和金华市直单位选派100名干部和专业人才到义乌挂职服务。首批50名挂职干部人才参与“义乌试点”建设两年来,充分发挥了联系纽带作用,引进合作项目29个,向上争取扶助资金4760万元,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 针对高层次人才紧缺这一实际,2013年义乌市开辟“专才特聘”通道,启动浙江省聘任制公务员招聘试点工作,面向全国高薪招聘,推出与义乌转型发展联系紧密的6个专业技术岗位。目前共有5个职位已确定拟聘人选,完成公示并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复同意。 此外,义乌市大力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230行动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培训30万电子商务实用人才,推进义乌市场转型和“电商换市”。着力推进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商贸实用人才是义乌市最具特色的人才队伍,有20余万人,去年与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进行战略合作,联合开展义乌国际贸易实用人才评价体系的课题研究,目前评价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留才—— 珍视“桃园结义”情 “桃园结义”千古情,携手共进展未来。 义乌市着力打造人才“留心”工程,建立了市领导与重点人才结对制度,开通高层次人才意见建议“直通车”,确保高层次人才在创业创新过程中“求有所应”。 为给高层次人才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义乌市着力打造以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博士专家联谊会、人才之家为核心的“一区一会一家”的人才服务交流体系,定期开展联谊、体检、疗养等活动,为子女就学、配偶就业、人才住房申报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为申报“义乌英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全程个性化服务,加强政府与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交流服务,营造良好尊才、爱才、重才氛围,同时也增强了高层次人才对义乌的归属感、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