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镇招商网讯:石浦镇位于在象山半岛南端,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属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石浦镇,因风光独特的石浦港台而得名。1991年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1993年列为国家二类口岸。石浦镇,地处东海之滨、象山半岛南端,全镇陆地面积121.6平方公里(含海岛面积19平方公里)。下辖77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有常住人口8.2万,流动人口3万余人。
石浦港北连舟山渔场,居大目洋、渔山、猫头洋等国内主要渔区的中心,历来是东海渔场主要渔货交易市场和商贾辐辏之地。现为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省二类开放口岸。
石浦港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国家中心渔港,十八里港湾岛山环屏,五门罗列,可泊万艘渔船,可航万吨海轮,早在汉时就被人们认识利用。数以万计的渔船装卸渔货,补给物资、桅樯林立、渔火灿烂。特别是海鲜之多、实属罕见。400多种鱼类、100多种甲壳类、80多种贝类在这里汇聚,流向世界,被誉为海鲜王国。颇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是石浦的一大特色,而由此衍生的渔文化,更是海洋文化中的瑰宝。如果我们走进渔港、渔区、渔民,就会感觉到这个文化世界深邃莫测,变幻无穷,琳琅满目,浩无际涯。石浦的渔港、渔区、渔村、渔民、渔宅、渔盐、渔埠、渔汛、渔事、渔行、渔节、渔商、渔史、渔谚、渔俗、渔具、渔服、渔饰、渔船、渔风、渔食、渔市、渔歌、渔号(子)、渔谣等每个渔字都是一本书,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石浦镇渔业经济发达,有“海鲜王国”之誉,盛产带鱼、鳗鱼、鲳鱼、墨鱼、黄鱼、梭子蟹、对虾、泥蛤、蛏子等各种经济鱼类、贝类,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的石斑鱼产于渔山列岛,畅销港、澳。全镇拥有各类渔船(轮)1200余艘,其中200马力以上外海钢质作业渔船1173艘。渔业固定资产超过10亿元。渔船装备实现了科技化、现代化。被命名为“浙江渔业第一村”的东门渔村即在石浦镇的东门岛上。几年来水产品年捕捞量一直保持在27万吨左右,约占宁波市的40%,名列全国乡镇前茅。石浦不但是水产品产销大镇,而且还是华东地区的水产品交易中心,每至渔汛前来避风、锚泊、补给和处理渔货的省内外渔船在2000艘以上,渔货集散量达20万吨以上“中国水产城”,占地117亩,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现已形成集泊位、收购、销售、运输、冷冻、冷藏、渔需物资供应、金融、电讯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水产品交易市场,水产品90%以上销往华东地区、全国大中城市和台湾省,并出口到日本及韩国。
工业门类众多,全镇现有企业640余家,已形成水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医疗器械、食品生产为主其它门类为辅的产业结构。近年来,石浦镇合力兴工氛围日渐浓厚,工业经济运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申菱、东门电力、戴维等企业骨干作用日益明显。具有区域特色的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已成气候,精深加工发展较快。临港型工业发展前景看好,年产2.5万吨的不锈钢项目、50万吨的润滑油项目及宁波钢铁厂等重大项目落户石浦。石浦水产品工业园区和石浦机电工业城等特色工业区发展卓有成效,其中水产品工业园区一期500亩全面建成,二期建设也较为迅速。
商贸兴盛,市场繁荣,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渔村开工建设。台贸商城、水产品鲜活市场、海鲜街等特色商贸场所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石浦港由于港台形曲折似吸酒器,又称酒吸港。又名荔港,呈东北-西南走向,是著名天然避风良港,港域27平方公里,由东门、对面山、南田、高塘诸岛围列成天然屏障,形成四岛屏罗、五门环列的“月牙”状封闭型港湾,风平浪静,可泊万艘渔轮。有铜瓦门、东门、下湾门、蜊门及三门等五个水道与外海相通,港区主干中心线全长18公里,宽0.4-3公里,面积约27平方公里,可泊万艘渔船;水深4-33米,可行数千吨级海轮,港内风轻浪平,可避10级以上大风,是东南沿海著名的避风良港。 1974年被列为全国四大渔港之一。石浦港据扼要津,与舟山群岛一棹相通,东临大目洋,北通沈家门、宁波、上海,南边椒江、温州,四通八达的海上运输线,使其杨为名闻遐迩的全国四大渔港之一。
石浦镇交通便捷,水陆连贯。海运北通辽津,西溯沙市,南达琼粤:客轮通航上海、椒江、沈家门、三门等沿海诸港和具内各港,石浦港沿岸码头纷阵,设施齐全,大小泊位共计90个,年吞吐能力达200万吨。近年来总投入9000余万元,完成了凤栖路、玉泉路、大庆路、南屏路、兴港东路、兴港西路等30余条道路的建造,形成了以渔港路为干线,金山路为横轴的城区路网。沿海南线象山段(丹城-石浦)和二期工程(石浦-台宁)段全线贯通后,将彻底改变石浦陆路交通末梢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