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招商网讯:2007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考验,全市外经贸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协力奋进,共克时艰。全市开放型经济在考验中加速发展,投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投资贸易环境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商贸流通健康发展。
辉煌·赛业绩
利用外资在调整中量质同增
2007年至2011年间,我市引进外资工作克服宏观政策调控和土地制约瓶颈,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外资质量得到提升。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3家,合同利用外资21.7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44亿美元。利用外资业绩在嘉兴五县(市)位居前列。
五年内,我市累计批准总投资千万美元(含增资)以上规模项目127个,合同利用外资21.42亿美元。外资单项规模显著提升,单项投资规模和平均单项合同外资由2006年的1260万美元和507万美元,增至2011年的2532万美元和1376万美元。
五年来,外资在二产、三产中的投资同步发展。引进制造业项目137个,合同利用外资15.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2亿美元。批准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39家,合同利用外资6.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1亿美元。总投资2.98亿美元的银泰城、总投资9960万美元的连杭物流及奥特莱斯和海兴酒店等一批重特大项目为我市利用外资工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外贸易在曲折中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五年来我市累计完成进出口184亿美元,其中出口147亿美元、进口37亿美元。2011年全市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达到52.41亿美元、39.54亿美元和12.87亿美元,分别是2006年的2.19倍、2倍和2.75倍,自营出口已连续五年进入全省十强。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到2011年底,全市有出口实绩企业938家,比2006年增加了493家。年出口额千万美元以上企业83家,5个出口品牌被评为“浙江省出口名牌”。
“走出去”在机遇中快速发展
五年间,我市对外投资呈现阶段性跨越,日益成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市共批准境外投资项目44个,中方投资总额2.04亿美元。
一串闪亮的名字展示着我市“走出去”迈出的坚实步伐。2008年,海宁福地农业有限公司投资6632万美元在巴西从事大豆种植及贸易,成为我市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2009年,安丽纺织有限公司越南项目成为我市第一个境外生产性投资项目。2011年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跨出国门,赴马来西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成为嘉兴市第一家有对外承包工程营业实绩的建筑企业。
以扩大内需为主线 商贸流通健康发展
五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千镇连锁超市”三大工程,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在现代流通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我市“十一五”期间商贸流通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据统计,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64亿元,比2007年增长92.73%,年均增长17.82%;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实现100%,比2007年提高50.3个百分点。自2009年实行“家电下乡”工作以来,累计销售家电8万余台,实现销售额2.09亿元,“以旧换新”销售家电12万台(件),实现销售额4.87亿元。
跨越·新起点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大力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构筑开放新格局,打造开放新平台,形成开放新优势,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推动外资、外贸、外经和外包整体发展。同时,进一步推动商贸流通健康发展。
创新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
招商突出二产,重视一、三产业。围绕产业发展战略,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特别是提升产业层次上。突出产业招商,根据我市《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和产品导向目录》选择确定世界或地区性行业领军公司,有针对性地招商;有意识地进行上下产业链的开发、延伸和配套,引进一家带头型企业,带动发展一个行业。同时,招商主体向重点平台集中。
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不断探索“以民引外”新路子,鼓励民企“走出去”,通过与外商投资企业的整体合并、品牌联合、网络共享、优势组合、海外上市等方式,实现“以民引外”的引资方式新创举。
优化结构,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调整政策推动转型升级。引导皮革、经编、家纺等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步伐,助推太阳能利用、印刷包装、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持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等行业的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贸易发展质量。
构建网络推进多元市场。巩固已有的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尽力避免市场高度集中的外贸风险。围绕拓市场,把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览、交易会作为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有选择有重点地组织企业赴境内外参展。
强化服务,拓展境外投资合作空间
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帮助“走出去”企业做大做强。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办对外承包经营资格证书,培育我市跨国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拓展境外合作领域和方式。帮助更多的企业到境外设立销售公司、品牌专卖店、连锁店和售后服务网络,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
完善配套,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搭建高品质发展平台,制定吸引力强的政策。出台扶持服务外包业发展政策,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建设、服务外包企业和人才的引进、创业型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商贸流通健康发展
以创建省城乡统筹现代商贸服务示范镇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城乡连锁超市万村便利店工程,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商业,努力构筑较为完善的生活性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商贸流通业技术进步和业态调整,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支持网上贸易与实体贸易互促共同发展。继续推进“三绿工程”,适时推进屠宰加工行业整合提升,逐步建立品牌肉准入制度,保障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与市场稳定。积极推进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改造提升。加强典当、拍卖、加油站等特殊(种)行业管理,规范商贸领域行政执法,促进我市商贸流通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