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境内上潘孙“野猪巢”和太平桥田畈出土的石锛推测,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展茅就有人类定居。据史记载,展茅在宋熙宁六年(1073年)属昌国县富都乡鼓吹里;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徙民内迁,大展设隘,赤石嘴设烽火堠,属舟山千户所;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徙民再次迁入内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禁,二十七年(1688年)舟山恢复县治后,展茅从里改图,移民才逐渐在此定居安息,围塘垦田,繁衍后代;清道光初年,展茅经济开始繁荣,大展横街已形成集市;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展茅乡,民国22年(1933年)现大展等地置大展镇,为普陀区除沈家门镇外建镇最早区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聪慧的展茅人民所创就的优秀民族文化,至今还在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提及舟山两次海禁,展茅人民深受其害。2009年8月,接舟山普陀区展茅茅洋社区领导报告,在建造办公楼挖掘地基时发现一外罕见的古砖层,要求文物部门考证。普陀区文物普查队立即派员赶往现场。经查看,该施工场地在茅洋社区松山村周家塘一块坡地上,只见南首开挖处的右上角断层壁离地表约一公尺左右两旁分别嵌叠露状砖块,下面还散落好几块断砖。当地80多岁的老人说,我从来未见过此类砖头,肯定是古砖。第二天上午,普查队会同舟山市博物馆原馆长胡连荣、馆长吴承华等文物研究人员再次来到施工现场,当即在断层中挖取了一块完整的砖块。该砖长0.24米,宽0.75米,厚0.37米。胡连荣断定:“此类砖头在文史资料中有记载,市博物馆也有收藏,属宋元时期古砖,当地可以烧制。”为弄清楚其建筑为何物,便着手在断层嵌砖之间继续向南、向下开挖。东西两侧叠砖越来越明显且泥质黄色,北首底部也有两层地砖,两侧距离为1.2米,显然是一座单身墓穴,坐北朝南。经挖土机继续向下挖掘,全是黄土,无任何淀积物,搜索了所有被挖黄土,既未发现尸骨,也无腐蚀物,那么这是一座空穴,为什么呢?市、区两级研究人员经再三分析,认为这是一座寿域,那为何后来又没有人入葬呢?联系一下当时的历史,恐同舟山海禁徒民内迁有关。明初,海疆不靖,为防止舟山一带的岛民与海盗勾结,明政府强行把舟山居民迁入内地。据此初步推测,该墓主在造好寿坟以后,就被强行迁移,故留空穴,其百年之后只能入葬客乡。其所留寿域就作为舟山在明初第一次徒民内迁的见证。干施岙最早定居的李姓村民于明崇祯年间从镇海小港李家迁来,清顺治十三年(1656)舟山第二次徙民内迁,李氏人中有人设法隐匿,在山洞中过着非人生活,到舟山开禁后才公开垦荒耕作,家业才逐渐兴旺,现坐落在干施岙村中横路29号的“李氏宗祠”便是最好的证明。该祠于清康熙年间由李氏始祖李文亨所建,距今近300年历史。三间堂屋虽比较简陋,却也能反映李氏人中当时真实的生活水平。而后在祠堂旁由李氏第三代人兴建的七间楼房(现为后代重孙李明仁所居),规格就大大高于祖堂,要不是受海禁影响,李氏家族的发展规模将难以估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普陀区普查队在展茅路下徐卖盐岭子盘山山腰发现一处早期移民家属墓。墓主人为展茅路下徐村徐氏始祖徐子云(字东泉)。徐氏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携妻带儿从宁波徐家花园迁居于此。当时,定海尚属“海禁”之地,徐氏为全家生计,无奈“违禁迁定”。起初,只在卖盐岭山脚子盘山地搭建茅屋垦荒暂居。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定海“展复”,徐氏即于今路下徐地方开荒立业,垦荒筑田,建庐兴舍,力图大展。不久,始祖亡故,葬于原住福地。现“徐氏祖莹”是一家族墓葬群。除徐子云外,还有长子、四子和五子共四穴坟墓(二子、三子后迁到湖州),总面积12平方米,均为土包坟,各自独立。上述墓葬群的发现,不仅为修造“徐氏宗谱”提供有力依据,对研究普陀以及舟山历史也有相当价值。舟山“海禁”期间,干施岙李氏始祖作为一种不愿迁移的“潜伏”对象,那么路下徐始祖徐子云就属违禁偷渡典型。为创造展茅文明历史,他们的上代祖辈都为此付出代价,也为此作出过不少牺牲。
二、文化遗存丰沛。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展茅街道新发现33处,复查6处,一般性登记36处,共计75处,占全区数据总量的24.8%;全区共有38个市区级文保单位(文保点),展茅有8个,占21%。其中市级文保单位4个,展茅就有3个,占75%。
展茅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广泛,门类也相当健全。寺观塔幢、坛庙祠堂、池塘井泉、桥涵码头、宅第民居、店铺作坊、名人故居、石刻碑雕、书院学堂,应有尽有。古建筑中,最有代表性、最具规模的是柴家走马楼。该楼为两层木结构楼房,计60余间,座西朝东,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东西厢房中轴线上有遮楼、穿堂楼、祖堂楼及前后左右厢房,组成长方形四合院,正中有一道隔火墙,中间设台门,形成前后两院。正门还悬挂一块“亚魁”匾。地面用规整石板错逢铺设,楼与楼间四角处设楼梯,能楼与楼相通,廊与廊相连。建筑全为穿斗式,重檐硬山顶,挑尖梁,连环球屋脊,屋面盖小青瓦,门窗、雀替等一些木构件都刻有花草、龙纹。它是普陀现存古民居中时代较早、面积较大、保存完整、雕刻精致的清代民居建筑典型。翁家岙郑家山海拔261米山腰中所建的“龙宫”,是仿木石建筑,初建时间不祥,清光绪二十六(1900)重修建。该宫为八柱楼式石构件建筑,重檐庑殿顶,通高3.5米,下层高2.3米,面阔2.25米,进深2.1米,内外柱间有围廊,宫内供奉一石龙头。后墙内刻着龙吐水图案,门、窗、椽、飞椽瓦等刻工精细,形象逼真。龙宫旁有一小潭,称“龙潭”,久旱不涸。旧时传有龙踞此潭,乡民建龙宫以祀。大旱时,四乡都有人来此请龙求雨。除柴家走马楼外,展茅最有名的古民居还有“张乾皋”,“张乾世”、“张乾兴”、“翁孟大”四大家。普查中,发现“张乾皋”旧院已全部拆建,只剩一座完整的台门。“张乾世”拆建得面目全非,而“张乾兴”还在,而且保护得还相当完整,四合院风貌依旧。普查队看到西首住户正花10多万元钱将楼房进行整体原样维修,其古物保护精神十分可贵。“翁孟大”在横街村,从四十年代起,历来为乡(镇)人民公社机关所在地,规模很大。此宅,堂屋七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堂屋前对开二座中厢房各三间,堂屋与厢房之间有弄堂,厢房间有四个院子,除正门外,在东、西厢房院还有两道中门,建筑得既气魄又舒适。有趣的是,“文革”时期的“红海洋”各种标语、口号和毛主席语录在四周壁部还完好保存。展茅的古民居还有很多,如柴家的新屋,吕氏宅院、张家大兴堂、路下徐的忠智宅院、上泮孙的发蒙学堂旧址等都是清代的建筑曲型;孙寿昌将军故居和教授之家(翁斯鉴及七个子女均为教授)在当地都颇有名气。大展日成商铺,螺门陆祥仁商铺及娄三梅渔行旧貌尚在,往往能引发人们对惜日情景的回忆。宗祠中,格局最好的要算翁家岙村的“翁氏宗祠”。该祠建于清初,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前后两进各5间,左右走廊各3间,形成四合院,建筑面积310.95平方米。台门上挂“亚魁”匾,后进中堂除“六桂堂”匾外,还悬挂由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御史为乾隆甲午科(1774)浙江乡试第一名翁元圻所立的“解元”匾。该祠保存得相当完好,后进祖堂由族人出入红白喜事,前进堂屋原来办过学校,现为老年协会活动室。路下徐村的“徐氏宗祠”,规模要比“翁氏宗祠”大,建筑布局也比较合理。在修建中村中族人也能与时俱进,在祖堂排屋内,他们根据海外游子要求,专门设立“望乡堂”,现已有好几个海外牌位认宗归祖在故里安放。展茅溪坑较多,所以桥也多。除翁家岙“下房桥”外,这次又发现了许多乱石拱桥。如松山村的“娘娘桥”,建于清乾隆初年,桥面呈流线型,古藤在桥缝中缠绕,古朴美观。据了解,旧时新娘子进村,其花轿不能另择他道,一定要过此桥,所以取名“娘娘桥”。此桥至今保护得相当完美,桥体风貌毫无改观,这就要感谢村民良好的保护意识和妥善的保护方式。根据现代化生活进程的需要,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进村过此桥非常不便,但村民们一致意见不在“娘娘桥”作桥面改造,而是自愿集资,花了好几万元在该桥旁另筑了一条钢筋水泥桥。此举实在可嘉。类似乱石拱桥,在展茅还有很多很多,在翁家岙有上房桥、下湾桥;林吴村有背娘桥,传说中此桥还同葛仙翁有关。这些桥梁,都是清中期建筑,风格独突,美观大方,身历其境,恰似江南水乡。围涂扩地,求生存,图发展,是追朔展茅历史的又一大亮点。普查队根据展茅地形,觉得展茅早期居民都靠傍山结庐,垦植为生。现有平原水田均为历代围垦而成,至今围塘7条,围地8750亩。其中历代围成6600亩,占75.4%。解放后围成2150亩,占24.6%。清前只建两条海塘,围垦面积1500亩,塘体早废。清康熙三十年(1691)民众公筑大展塘,全长2300米,土地比原来增围2300亩;清康熙四十年(1701)筑茅洋塘,全长750米;陆家塘(螺门塘),全长1890米,两条塘共围田2800亩。近年筑长峙山海塘后,茅洋塘塘体已废,陆家塘(螺门塘)东西两端共780米的塘体尚存,而中段已成临螺线标准公路螺门段的一部分。东端螺门碶闸和西端茅洋碶闸尚在,风貌依旧,实际功能已减。自古以来,水资源历来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展茅能较早开发,同水有很大关系。经调查研究,展茅水资源相当丰富,地下径流模数约占河川径流量的四分之一。其地下水资源量每日4000立方米,为普陀区地下水源较多地区,所以展茅古井很多。鉴于展茅山丘地形,地下水富集地段分布在冲积扇平原边缘,以大展自然村中部为多,故考证、登记有较高质量的9口古井中,有7口就在这一带,其中张家村的沙井潭等为常年不涸的泉水出露处。沙井潭舟山闻名,水质甜美,冬暖夏凉,有人赞誉:“展地陋石一小井,久旱涌涌甘泉喷。”螺门历来是全区渔业重地,清乾隆年间已有100多只大捕作业。限于汛期,渔船开洋装水的时间都比较集中,光靠几只小水井,满足不了渔民的供水需求,故螺门水井的特点是小井外面套大井。清乾隆年间建造的谢家井就根据这一实际而逐渐向外扩大,清道光年间开挖的两只里螺门井如此泡制。随着渔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为满足渔业用水和居民用水的实际需要,解放后在1954年当地政府又动员群众挖掘了一只较大规模的“龙汛井”。如此数量、如此规模的水井,普陀境内罕见,渔区特色鲜明,渔文化生态环境良好。
三、革命史料殷实。展茅是革命老区,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展过反对徙民内迁的头争。清光绪十七年(1891),因旱灾发生饥荒,石匠三(兄弟中排行第三)张文亨率众闹“乾皋”,被世代传颂。张乾皋宅院已拆建,而石匠三曾与官兵激战而壮烈牺牲的台门还保留得比较完整。上世纪20-30年代,村民张阿荣等人,多次率众数千,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对当局的“搜查私盐”为名向民众施暴和以“产盐归堆”为名苛征盐税的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展茅是舟山群岛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活动基地,田公岙人徐小玉,自动募集百余人,组成除奸大队,在海岛敌占区不时地打击日伪反动势力。广大人民群众纷纷捐粮捐钱,参军参战,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有52位烈士光荣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展茅人民可歌可泣的斗争,为舟山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业绩被铭刻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上,被展示在“展茅革命史迹陈列室”中。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了解到:茅洋都神殿不仅是清嘉庆16年的古建筑,也是展茅重要革命遗址。1937年10月,在此成立展茅西乡抗日后援会;1939年6月日军侵占舟山后,都神殿便成了东区抗日政工队和东区抗日五大队的重要活动场所。解放战争时期,茅洋胡良富家是“东总”和“舟支”的主要联络点。王起、王博平、余力行、张大鹏等领导同志经常来此居住。1948年8月6日至8日,著名的“茅洋会议”即中共东海工委扩大会议就在他家召开。这次会议决定“东总”和“舟支”的重大战略转移,在舟山革命斗争史和舟山党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胡良富的房屋现已多数由下代子孙改造成楼房,唯“东总”、“舟支”领导人所住的二间半平屋(即“茅洋会议”旧址)还原样保留,且经修理。舟山是国防前线,展茅北面海区在军事上也有十分重要地位,所留军事遗址较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军和国民党军在螺门庙山、炮台上及茅洋洪家山、黄岩头、牛鼻岭等地布有哨所、碉堡等军事设施,形成了对海火力交叉网。这些军事设施,解放后经修理为我军所用。至于后期开挖和建造的坑道、坑道井及公路桥梁,在特定历史时期都有其特殊意义,目前仍能列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仍有着重要国防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展茅文物资源丰富,内涵深刻,内容广泛,布局合理,既有古代和近现代重要文化遗址,又有“五匠馆”内2000多件作业工具和工艺品的展示,古今承脉,辉相印衬,使整座历史文化自然博物园更具生气、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