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网讯:1436年初冬的那个日子,因为温州卸任知府何文渊的光临,丽水的刘山铺村因此变成了拒礼名胜却金馆村。同样是这个何文渊,因为在刘山驿站住了一夜,却金馆村因此而诞生了另外一处道德名胜——孝子坊。
牌坊我们并不陌生,但在丽水大地上,皇帝下圣旨为“孝子”立牌坊的,仅此一处。如今,“孝子坊”尽管在“文革”“破四旧”时被折腾得面目全非,但架子仍在。好在那块原来被农家用来砌猪圈的“圣旨”碑额,又被一陈姓农家保管起来了。
那个晚上,月明星稀,何文渊睡前在刘山铺村观夜景。初冬浙西南山乡的夜晚,已经凉意袭人了,但何文渊一点睡意也没有。仕途坎坷,做一个清官也不容易哩,自己一大把年纪了,今后何去何从,命运还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啊!其实,采菊东篱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一个躬耕田亩的农人,猛地,何文渊发现距村不远的山野里有一豆灯火,竟是那么耀眼。问其故,村人告诉他说,村中有一个叫陈登朝的孝子,在其父亲的墓旁筑寮守墓,一日不缺,已经三年了。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守墓三年,一日不缺,人生百事孝为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何文渊被感动了,他详细地记录下了这件事。后来回京复命时,他就将此事和任期“述职报告”一并奏明了皇上。道德教育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皇帝见这事有典型性,就下了一道“圣旨”,以地方行政拨款的方式,在却金馆村村头官道上建造石牌坊一座,赐名“孝子坊”。这是有“圣旨”高悬在上的“孝子坊”啊!从此,过往官员经过“孝子坊”时,文官一律下轿,武官必须下马,以示对“孝德”的尊重。这就是“孝子坊”的来历。
从这以后,坐落在括苍桃花岭古道上的却金馆村便有了“泣墓三年陈孝子,却金一馆何忠臣”一说,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