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湖镇史称“西乡”,位于莲都区西南部、瓯江中游,省道龙丽线和丽浦线在此交汇,距市区20千米, “两龙”高速在镇区南部设有出入口,南通福建,北上衢州,东与青田县章村乡交界,南与大港头镇毗邻,西与高溪乡、松阳县裕溪乡相连,北与水阁街道相交,镇总面积134平方千米,下辖5个办事处,5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34个自然村,470个村民小组,全镇户籍人口4.89万人,实有人口6.09万人,是莲都区第一大镇。
一、社会经济发展
五年来,碧湖镇党委政府以打造“活力碧湖、生态碧湖、和谐碧湖”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带动城镇开发,以城镇建设来推动市场繁荣的新路子,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团结、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的景象。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39亿元(其中:工业园区完成18.35亿元;镇属企业完成8.04亿元),比2007年增长115%。农业总产值4.22亿元,比2007年增长4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33.53万元,比2007年增长46.34%。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1年全镇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1.6万人次,经营总收入720多万元。五年来,碧湖镇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低,效益明显,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4亿元,工业技改投入5700多万元,督促8家新企业投产,培育亿元以上企业7家。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做到了节能减排,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小城镇风貌
碧湖镇1998年被列入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136个省级中心镇之一,2007年又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十一五”中心镇培育工程省级中心镇,是“丽水市十大魅力乡镇”、“中国活力乡镇•浙江二十强”。现在,碧湖镇正朝着打造“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千年古镇”的目标,以碧湖中心镇培育为重点,努力把碧湖建设成为以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为特色,集贸、工、农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镇,最终使碧湖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成为产业的集聚区、人口的集中区。
三、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建筑
碧湖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辖区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板龙、布龙、闹旱船、狮子灯、抬阁、腰鼓、翻车、秧歌、鼓词、灯彩等民间文艺。域内还有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的通济堰,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为世界已知最早的拱坝。距通济闸300米的干渠上,有始建于宋政和初年(公元1111年)的石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立体排水工程实例。堰渠纵贯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分凿支渠48派(条)、毛渠321条,建概闸72座,并开挖众多湖塘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网系,历经千年不变,是我国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成功范例。此外,碧湖镇还拥有文昌阁、古樟群、叶穴、何詹墓及石雕群、保定古窑址等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碧湖镇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境内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妥善保护与管理,城镇建设风貌与地域自然环境特色协调,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四、建设管理水平
五年来,按照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要求,碧湖镇完成了《碧湖-大港头区块城镇总体规划》、《碧湖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碧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四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把碧湖打造成为丽水市区的副城中心,丽水市区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制造业拓展区,集商贸、工业、旅游并举的山水生态宜居城镇”这一发展定位。稳步推进路网建设,完成了大众街、人民街2个镇区道路改造工程和碧湖产业区块“四纵三横”7条路网建设,初步拉开了镇区框架。建设完成碧苑小区,安置移民226人。2011年碧湖镇镇域常住人口47267人,其中建成区常住人口16625人,人口集聚水平达到35.2%。深化探索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高。成立镇区管理执法中队,增强镇区管理,镇容镇貌整洁,2011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27%,绿地率达11.31%。
碧湖作为莲都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我们对未来也充满信心,同时又深知责任重大。碧湖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经制定,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已经明确。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碧湖——大港头”组团发展战略,力争“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着力打造人口集聚、产业发展、管理有序、功能健全、环境优美的碧湖新组团目标,进一步抢抓机遇,全力建设商贸、工业、旅游并举的山水生态宜居“新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