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2月22日电 (记者梁晓飞)近日,两尊由民间捐赠的古火炮铳,现身山西雁门关上。经历了近5年的大规模修复,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的雁门关,初步再现了600年前明代雁门关全盛时期的风貌。
山西省代县雁门关乡殿上村66岁的魏福玉是此次古火炮铳的捐献者。上世纪八十年代,略懂文物的魏褔玉从一堆即将以每斤4分钱卖出的废铁中,“淘”到一尊周身黝黑的火炮铳。经专家鉴定,这尊炮铳可能是明代制造,几百年前就服役在雁门关上,后因战乱失落在山西朔州一带,几经辗转回到代县。另一尊火炮铳,收藏于上世纪90年代。
山西省雁门关风景区管理局局长王凤岗说,雁门关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始于2009年,至今已完成工程投资3.8亿元。目前,镇边祠、天险门及雁楼、关城城垣、雁塔、关署、宁边楼、威远楼、关帝庙、戏楼、翁城门、明月楼等11处明代雁门关关城防御体系的主要建筑均得到原样恢复。
王凤岗还透露,雁门关景区和代州古建筑群,已于11月底获得第三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成为山西省内继平遥古城之后,第二家获此称号的单位。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有“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作为古代中国北境重要的咽喉要塞,雁门关曾上演过白登之围、汉武帝北击匈奴等重大历史事件,北宋杨家将御辽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2001年,雁门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