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市中部,县城海拔1320米,土地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属亚 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8.2℃,极适合度假和旅游。全县辖9乡2镇,人口18万余人,居住着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回族、拉祜族、白族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6万人,占总人口的53.33%。
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普洱设置元江分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设普洱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置宁洱县隶普洱府。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更名普洱县,同时为原思茅地区行署所在地。1958年思茅县并入普洱县,1982年1月,普洱、思茅两县分设。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至2005年,已有270年设县史。
普洱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亿元,工业总产值3.64亿元,农业总产值3.9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6.75万吨,茶叶种植面积6.11万亩,产茶1200吨,经济作物除茶叶外以西瓜、甜瓜、东升南瓜、油菜、大豆、辣椒、蚕桑、烤烟为主,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2.28万亩,创产值3211万元。森林资源和水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3.8%,全县通电率达95%。林产品有松油、火柴、人造板、纤维板,其它工业制品有制盐、建材、制茶、制药、制酒、民族饰品、化工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4%,各类学校145所,在校学生3万多名,有百年老校普洱中学和县直属小学。建卫星地面收转站157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7.9%;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8.4%;“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稳步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1990年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健康发展。1951年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磨黑中学、普洱民族团结园分别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著名演员杨丽坤、全国英模张培英的故乡就在普洱县磨黑古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过多年的创建,目前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16个,市级17个,县级73个,创建文明村6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个,县级3个,创建文明示范村17个,创建“十星级文明户”11744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3.4%。城镇建设不断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2000年,投入1200万元资金建成了占地370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投入3000万元资金改造、拓建了县城主要街道,使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4年投入7000万元资金,着力打造“普洱茶都”新形象。占地为49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56000平方米的普洱中学运动场、长1500米、宽26米的滨河大道和长1462米、宽40米的天壁路等基础工程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