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黎巴嫩是个什么样的国家?(2011年版)
(中国商务部2009、2010年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之《黎巴嫩》,《指南》对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到黎巴嫩开展投资合作业务时普遍关注的投资合作环境进行了客观介绍;针对中国企业到黎巴嫩开展业务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了提示。
根据工作需要,2011年中国驻黎巴嫩使馆经商处对《指南》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现将《指南》各章节内容征求各界意见,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致信电子邮箱:lb[ta]mofcom.gov.cn
谢谢支持!)
1.1 黎巴嫩的昨天和今天
黎巴嫩是阿拉伯文坛巨子纪伯伦的故乡,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医学家马海德(原名乔治?哈特姆)的祖籍地。
公元前3000年,迦南人即在此定居。公元前2000年,黎巴嫩成为腓尼基文明的中心,腓尼基人是第一个环非洲航行的民族,为方便贸易,发明了简单易懂的拼音文字-腓尼基文字。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相继受古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统治。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1年6月英国军队占领黎,同年11月法国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
2011年1月12日,因内阁成员之间对联合国哈里里案特别法庭工作存在争议,黎政府11名内阁部长集体宣布辞职,因超过内阁总人数三分之一,黎政府自动解散。1月25日,总统苏莱曼根据议会投票结果,任命纳吉布?米卡提为新总理,着手展开组建新一届政府的工作。6月13日,以亲叙利亚和伊朗的“3·8”联盟为主导的新一届黎巴嫩政府组建完成,并很快制定了施政纲领递交给议会进行信任投票。7月7日,黎巴嫩议会以微弱多数的优势通过了对总理米高提领导的新政府的信任投票。
1.2 黎巴嫩的地理环境怎样?
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北部和东部毗邻叙利亚,南部与以色列接壤。国土面积为10452平方公里,形态狭长,海岸线长
所属时区为东二区(GMT+2),与北京时差6小时。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日至10月最后一个周日期间实行夏令时,与北京时差5小时。
2003年后,黎全国分为贝鲁特、北方、南方、黎巴嫩山区、贝卡、阿卡尔、巴尔贝克-赫尔梅勒、纳巴蒂亚等8个省,省下共设25个县,县下设镇。
首都贝鲁特(Beirut),约150万人,占黎全国人口的40%,是黎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中东著名的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和新闻出版中心,1975年内战爆发前被称为“中东的巴黎”。
黎巴嫩境内地形多样。50%以上是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地,黎巴嫩山脉由南向北渐次升高,直至以雪松命名的高峰海拔三千多米。黎是中东地区水资源比较充足的国家,拥有众多河流,无戈壁、沙漠,每年有4-5个月的丰雨期,高海拔山区每年有4-6个月积雪覆盖,积雪融水是黎优质水源的来源之一,滋养着黎巴嫩山区及粮仓贝卡谷地。但黎由于缺少水利设施,以及多孔的喀斯特地质条件,水资源流失比例较高。
黎巴嫩矿产极少。仅有铁、铅、铜、褐煤和沥青,储量少,开采也不多。制造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当地曾报道黎巴嫩与塞浦路斯间海域或有石油,储量不明。
黎巴嫩雪松生长在
黎巴嫩境内果树品种繁多,有香蕉、柑橘、葡萄、油橄榄、柠檬、樱桃、杏、苹果、枣椰树等。黎巴嫩东部的贝卡谷地是一片广阔的山间谷地,由于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黎巴嫩的粮仓。黎巴嫩大部分葡萄酒厂和葡萄种植园也位于贝卡谷地。
黎属地中海型气候。沿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但没有炙热高温,冬季温和多雨。山区夏季凉爽,冬季下雪,部分高山地区积雪时间近半年,是中东为数极少的有雪山的国家。黎巴嫩宜人的气候使之成为中东地区享誉盛名的度假胜地。
2008年统计,黎全国人口约410万(不包括长期滞留黎巴嫩的约50万巴勒斯坦难民),其中约一半的人口集中在贝鲁特和黎巴嫩山区两省,另一半分布在其他六省。目前黎人口中,基督徒约占40%,穆斯林约占60%。
由于民族特性和多年内战,黎还是世界上鲜有的国外黎裔人口多于国内人口的国家,世界各地的黎裔人口约1500万,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非洲及海湾国家。在黎巴嫩的华人极少。
1.3 黎巴嫩的政治环境如何?
黎巴嫩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内阁行使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为行使司法权的最高司法机关。
根据1943年独立时的《民族宪章》规定,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担任,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担任,议长由伊斯兰教什叶派担任。
【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总统由议会投票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期满后不可连选连任,过六年方可再次参加竞选。1990年《塔伊夫协议》签署后,总统权力受到削弱,国家实际权力已移交总理。米歇尔·苏莱曼(Michel Suleiman)于2008年5月当选为黎第十二任总统。
【政府】总理是政府首脑,主要职权是:领导内阁,并担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在与议会协商后,组成政府;与总统共同签署除任命总理、接受内阁集体辞职或要求内阁解散以外的命令;签署要求召开特别会议和颁布法律及要求重新审议法律的命令;要求内阁召开会议并事先向总统通报会议内容和将要讨论的紧急议题;监控国家机构的管理工作,协调各部委间关系。
政府是国家权力执行机构,军队归其领导,内阁权力如下:为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法律草案等,并采取必要的决议予以实施;监督法律、规章的执行,负责国家民事、军事、安全等所有机构的工作;负责讨论国家重大议题,并需三分之二的内阁成员同意才具有法律效力。
【议会】黎议会为一院制,是行使立法权的唯一机构。议会每年举行两次例会。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四年。候选人应属其选区的某宗教派别,选民只对本教派候选人投票。从议员中选出议长和副议长,副议长由希腊东正教人士担任。
议会主要职权是:制定法律;选举总统;批准总统及内阁人选,对内阁进行信任或不信任投票;讨论并确认有关国家财政、经济方面的协定以及有效期为一年以上的任何条约并经总统批准;批准国家预算,通过重大对外政策事项,修改宪法等。
黎本届议会(第十四届)于2009年议会大选产生,议员128名,议长纳比?贝里(Nabih Barri)。下一届议会选举拟于2013年举行。
【军队】《塔伊夫协议》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但武装力量服从内阁的领导。最高国防委员会是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总统和总理分别担任主席和副主席。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执行机构,黎军司令和黎军参谋长分别担任主席和副主席。国防法规定,黎军隶属国防部,黎军司令必须是指挥参谋学院毕业的现役军官,由内阁根据国防部长提名任命。黎军现任司令为让·卡瓦吉中将,于
黎党派林立,但因力量分散,故目前无一党占绝对优势。政党分为亲西方的议会多数派(又称“3·14”)和伊朗、叙利亚支持的反对派(又称“3·8”)两大派,各政党又多以教派为基础构成。
基督教派的主要政党有:长枪党,黎基督教派中历史较长的政党,代表基督教派中大资产阶级利益;黎巴嫩力量,基督教派中右翼政党;自由国民阵线和巨人旅均为与真主党结盟的反对派政党。
伊斯兰教派的主要政党有:阿迈勒运动,什叶派主要政党之一,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该党现主席为纳比赫·贝里(黎议会议长);真主党,由从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强硬派组建,拥有自己的武装,目前被美定性为恐怖组织,是当前黎反对派的中坚力量;社会进步党,是黎德鲁兹派主要政党。未来阵线(又称未来运动)为逊尼派主要政党,主席为前总理哈里里之子,萨阿德·哈里里。
黎巴嫩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和开放”政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平等、均衡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在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及国际法准则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强调其阿拉伯国家属性,重视与阿拉伯国家在重大问题上协调立场,加强团结。与法等西方国家有传统友好关系,并推行外交多元化。黎为2010-2011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黎与98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其中61个国家在黎设有使领馆。
【与中国的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黎、美于1943年建交。黎巴嫩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力求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支持和援助。美支持黎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塔伊夫协议》;敦促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境内;要求黎政府解除真主党武装。
【同法国的关系】黎巴嫩在1943年独立前曾是法国委任统治地,两国有传统的关系。法为谋求在黎的经济和政治优势,大力投入黎重建市场。1996年,双方签订了两项财政协定,法向黎提供10.5亿法郎的赠款、优惠贷款和商业贷款。法支持黎哈里里政府主导的经济重建与改革计划,2002年法在第二次国际援黎会议上承诺向黎提供5亿美元援助。
【同叙利亚的关系】黎叙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曾是同一个政治实体。黎独立后,叙未予承认,黎叙仍保持“特殊关系”。1976年5月之后,叙军(最初约2.8万人)一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2005年4月叙方宣布撤回其驻黎全部军队、安全人员和军事装备。
【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目前在黎境内共有约36.7万巴勒斯坦难民,其中26%住在大城市,45%住在得到联合国救济的12个难民营,约7万人生活在没有卫生、教育及社会服务等保障的13个居民点。2006年,黎以冲突期间,阿拉伯国家给予黎政治与财力上的支持。2008年5月,由阿盟和卡塔尔等八国外长组成阿国调解委员会,并促成黎各派达成“多哈协议”,黎因总统选举问题发生的危机结束。
【同以色列的关系】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1982年6月,以色列大规模入侵黎巴嫩。1985年,以色列以保卫北部加利利地区为由在黎南部建立了约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在“安全区”驻扎了千余人的部队,并扶植由3000名亲以黎基督徒组成的南黎军。2000年5月,以色列单方面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但黎仍坚持1923年国际边界线,要求以结束对谢巴农场等地的占领,并撤至
目前,以纳吉布·米高提为总理的第53届政府内阁成员组成如下:
表1-1:黎巴嫩内阁成员组成情况
序号 |
职务 |
姓名 |
所属教派 |
政治派别 |
备注 |
1 |
总理 |
默罕默德·纳吉布·米高提 Mohammed Najib Mikati |
逊尼派 |
独立人士 |
2005年4-5月曾任政府总理 |
2 |
副总理 |
萨米勒·穆格比勒 Samir Mouqbel |
罗马东正教 |
独立人士 |
1992-1995曾任环境部长 |
3 |
内政与城镇部长 |
马尔旺·沙尔比勒 Marwan Charbel |
马龙派 |
独立人士 |
首任 |
4 |
外交与侨民事务部长 |
阿德南·曼苏尔 Adnan Mansour |
什叶派 |
阿迈勒运动 3.8 |
首任 |
5 |
国防部长 |
法耶兹·胡森 Fayez Ghosn |
罗马东正教 |
巨人旅 3.8 |
首任 |
6 |
财政部长 |
默罕默德·萨法迪 Mohammad Safadi |
逊尼派 |
独立人设计 |
连续第三次入阁,上届政府中任经贸部长 |
7 |
司法部长 |
谢奇布·卡尔塔巴维 Shakib Qortbawi |
马龙派 |
自由国民阵线 3.8 |
首任 |
8 |
经济与贸易部长 |
纳古拉·努哈斯 Nicolas Nahhas |
希腊东正教 |
独立人士 |
2005年米高提任总理时任米经济顾问 |
9 |
劳工部长 |
沙尔比勒·努哈斯 Charbel Nahas |
天主教 |
自由国民阵线 3.8 |
转任 |
10 |
新闻部长 |
瓦利德·达欧格 Walid Daouk |
逊尼派 |
独立人士 |
首任 |
11 |
公共工程与交通部长 |
加齐·艾利迪 Ghazi Aridi |
德鲁兹派 |
社会进步党 |
留任 |
12 |
公共卫生部长 |
阿里·哈桑·哈利勒 Ali Hasan Khalil |
什叶派 |
阿迈勒运动 3.8 |
2003-2004曾任农业部长 |
13 |
能源与水利部长 |
纪伯伦·巴西勒 Gebran Bassil |
马龙派 |
自由国民阵线 3.8 |
留任 |
14 |
电信部长 |
纳古拉·萨赫纳维 Nicolas Sehnawi |
希腊天主教 |
自由国民阵线 3.8 |
首任 |
15 |
旅游部长 |
法迪·阿布德 Fadi Abboud |
马龙派 |
自由国民阵线 3.8 |
留任 |
16 |
工业部长 |
法力吉·艾尔达希斯·萨本江 Vrej Sabounjian |
亚美尼亚东正教 |
塔什纳克党 3.8 |
首任 |
17 |
移民事务部长 |
阿拉丁·特鲁 Alaaeddine Terro |
逊尼派 |
社会进步党 |
首任 |
18 |
社会事务部长 |
沃伊勒·艾布法欧勒 Wael Abou Faoul |
德鲁兹派 |
社会进步党 |
转任 |
19 |
农业部长 |
侯赛因·哈吉·哈桑 Hussein Hajj Hassan |
什叶派 |
真主党 3.8 |
留任 |
20 |
文化部长 |
加比·利尤尼 Gaby Layyoun |
希腊天主教 |
自由国民阵线 3.8 |
首任 |
21 |
青年与体育部长 |
费萨尔·卡拉米 Faisal Karami |
逊尼派 |
独立人士 |
首任 |
22 |
教育与高教部长 |
侯赛尼·迪亚布 Hassan Diab |
逊尼派 |
独立人士 |
首任 |
23 |
环境部长 |
纳齐姆·扈利 Nazim Khoury |
马龙派 |
独立人士 |
首任, 苏莱曼总统顾问 |
24 |
行政发展国务部长 |
默罕默德·福内什 Mohammad Fneich |
什叶派 |
真主党 3.8 |
留任 |
25 |
议会事务国务部长 |
纳古拉·法图希 Nicolas Gattoush |
希腊天主教 |
独立人士 |
1992-1998曾3次任旅游部长 |
26 |
国务部长 |
赛利姆·卡拉姆 Salim Karam |
马龙派 |
巨人旅 3.8 |
首任 |
27 |
国务部长 |
艾哈迈德·卡拉米 Ahmad Karami |
逊尼派 |
独立人士 |
首任 |
28 |
国务部长 |
巴努斯·曼江 Panos Manjian |
亚美尼亚东正教 |
塔什纳克党 3.8 |
首任 |
29 |
国务部长 |
阿里·甘素 Ali Ganso |
什叶派 |
叙利亚社会民族党 3.8 |
2000年曾出任劳工部长 |
30 |
国务部长 |
塔拉勒·艾尔斯兰 Talal Arslan |
德鲁兹派 |
黎巴嫩民主党 3.8 |
曾多次出任部长 |
涉及经济活动较多的政府部门有财政部、经贸部、公共工程交通部、能源水利部、电信部、劳工部、旅游部、农业部、工业部、环境部、中央银行、发展与重建委员会、投资发展局、中央统计局等部门。
1.4 黎巴嫩的社会文化环境怎么样?
黎巴嫩人口中,阿拉伯人占95%,亚美尼亚人占4%,其它民族占1%。
阿拉伯语是母语和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各国均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黎巴嫩方言同叙利亚、约旦方言比较接近。
法语和英语为通用外语,也有部分居民讲亚美尼亚语。商业、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其工作范围内基本能用英、法、阿三种语言提供服务。
主要信奉两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教派繁多。目前,黎各教派人口比例大致如下:基督教徒占人口总数的40%:其中马龙派23%,希腊东正教7%,希腊天主教5%,其它基督教派5%。穆斯林教徒占人口总数的60%:其中逊尼派26%,什叶派27%,德鲁兹派7%。
被黎政府正式承认的宗教教派有18个,分别是:
基督教:马龙派、希腊东正教、希腊天主教、叙利亚东正教、叙利亚天主教、亚美尼亚东正教、亚美尼亚天主教、聂斯脱利派、迦勒底教派、新教。
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德鲁兹派、阿拉维派、伊斯玛仪派。
亚美尼亚派、格利高利派、犹太教。
黎属阿拉伯国家,但伊斯兰不是国教。黎社会整体文化素质较高,黎国内各教派长期混居,各种文化已相互并存,人际关系中崇尚宽容、仁慈、平等、博爱,很注重礼仪和文明。
与黎方开展经贸活动交流时要注意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和习惯。
对于穆斯林,清真食品(Halal 食品)以牛、羊、鸡肉、鱼、谷物、蔬菜为主,不喝含酒精的饮料。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为穆斯林的斋月,从日出到日落期间禁食任何食物及喝水,作息时间与平时有很大不同,当地不少餐厅斋月期间营业时间会延长至午夜甚至更晚。对于非穆斯林,斋月期间的生活不受影响,黎巴嫩非穆斯林餐厅很多,都供应含酒精的饮料,有的也有猪肉菜品。就餐前要注意了解各个餐厅有关餐饮的规定。
外国女性来黎巴嫩不需要裹头巾或蒙面,穿着方面也没有特殊要求。
黎巴嫩人穿衣较讲究,正式场合男士穿西装,女士盛装打扮。通常,女士会同男士一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男士可与女士握手寒暄,男士之间、女士之间可握手或贴面礼,熟悉的朋友之间行贴面礼。
遇戴头巾或着阿拉伯传统服装者时,同性之间可主动打招呼并握手,异性之间可打招呼但不可握手,男性常以一手放于胸前向女性表示打招呼。未经同意,不能对穆斯林女性随便拍照或摄像。如遇男女要分隔开的社交场合,请务必遵守规矩。进入清真寺时,请遵从管理人员对着装等的要求。
在不清楚对方宗教信仰时,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免触及对方忌讳。
【科技】黎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受总理直接领导,宗旨是把科学与研究策略纳入国家政策范畴之内。科委下设国家地球物理中心、国家海洋科学中心、国家遥感中心和原子能委员会等4个科研机构和一个文献中心。
【教育】黎巴嫩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中教育最发达、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多数黎巴嫩人会说阿语、法语、英语。黎教育和高教部是内阁掌管教育事业的最高职能部门。教育体制大体分为学前教育、9年基础教育、高中和大学教育四阶段。黎全国有中小学2704所,在校学生76万余名,教师6万余名。各类高等院校共计41所,其中综合大学4所。
黎巴嫩大学是黎唯一公立综合大学,1953年创建。2007年起,根据中黎两国文化执行计划,该校开始接受中国政府派出的留学生,每年5人,主要是阿拉伯语进修生。
贝鲁特阿拉伯大学创办于1960年。
贝鲁特美国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建于1866年,是黎巴嫩最具声望、历史最悠久和教学水平最高的大学,也是阿拉伯地区一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高等学府,使用英语教学。
圣约瑟夫大学1881年建立,是黎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使用法语教学。2007年2月,中国国家汉办在贝鲁特开设了阿拉伯地区首家孔子学院,该学院由沈阳师范大学与圣约瑟夫大学合作管理。
【医疗】黎卫生部是政府主管医疗服务部门的最高机构。黎卫生医疗服务系统以私营医院、诊所、药房为主体(90%),国家医疗单位为补充。至2009年,黎共有医院161所。完全自费就医的患者占10%,其他患者或是全额或部分由政府医保合同付费,或是由医疗保险机构和慈善机构代为支付相关费用。
黎最主要的工会组织为黎巴嫩总工会,其成员限于黎巴嫩本土的工人。近几年来,工会活动愈来愈倾向于政治化。
黎各类非政府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是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和促进地方发展,其中一些组织由黎内战中部分救助机构演变而成。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在黎巴嫩设有委员会,还有黎巴嫩妇女联合会、青年基督教妇女协会等本国或地区非政府组织。
黎报刊出版业发达,是中东主要新闻中心,黎报刊发行对象不限于国内,同时面向阿拉伯各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新闻协会、编辑协会、新闻摄影师协会、出版商协会是黎报刊出版业的行会组织。黎报刊在出版前不受黎新闻部的审查,言责自负,违规再纠,言论比较自由。
主要的报刊、电视台、通讯社基本都开通了网站。
【主要报纸】《白天报(AN-NAHAR)》、《使者报(AS-SAFIR)》、《旗帜报(AL-LIWA)》、《东方-今日报(L’ORIENT-LE JOUR)》(法语)、《每日星报(DAILYSTAR)》(英语)等。
【主要电视台】国家台(TELE-LIBAN)、黎广播公司电视台(LBC)、灯塔电视台(MANAR)、全国发送网(NBN)等。
【通讯社】黎国家通讯社(NATIONAL NEWS AGENCY)、中央通讯社(CENTRAL INFORMATION AGENCY)、《中东报导》(THE MIDDLE EAST REPORTER NEWS AGENCY)等。
【广播电台】据统计,目前黎全国有140多家广播电台,其中大部分是私营娱乐性电台。
黎因教派林立而政局复杂;各派别支持者间常发生一些小范围冲突;黎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内亦滋生出或渗透进一些极端组织;黎内战多年,民间散有大量武器弹药;加上外部势力插手,这些都是黎多年来爆炸、暗杀等事件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不稳的主要原因。
虽然黎政治安全形势不稳,但非政治性的谋杀、抢劫、强暴等刑事案件却比较罕见,仅有很少的偷盗等形式的犯罪,社会总体犯罪率较低。
黎教派众多,各教派重要节日均为国家法定节日。每年,政府信息网站 (www.informs.gov.lb) 都会公布该年度的法定节假日日期。
2011年法定节假日
|
新年 |
|
亚美尼亚东正教圣诞节 |
|
圣马龙节 |
|
先知诞辰 |
|
天使报喜节 |
|
耶稣受难日 |
|
复活节 |
|
劳动节、 烈士日 |
|
抵抗和解放日 |
|
圣母升天节 |
|
开斋节 |
|
宰牲节 |
|
独立日 |
|
伊斯兰新年 |
|
阿舒拉节 |
|
圣诞节 |
黎巴嫩周一至周六为工作日,其中,周五由于是伊斯兰教聚礼日,多数单位上午11点下班,但商店、超市、餐厅以及一般的银行等不受影响。周日为休息日,但超市、餐厅、购物中心等会照常营业,部分餐厅周一休息。
政府部门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上午8点至下午2点,星期五上午8点至11点, 星期六上午8点至下午1点。
银行柜台服务时间一般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半至下午2点半;星期六上午8点半至12点,柜台服务时间过后银行不再对外营业但并不下班,下班时间为下午5-6点。具体工作时间请咨询各银行为准。
其他私营部门办公时间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