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石锅
珞巴石锅的原料是皂石,主要来源于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峭的悬崖上,质地软绵,呈灰褐色,可耐摄氏两千度的高温。勇敢勤劳的珞巴人用它制出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锅:烧菜的小石锅小巧玲珑,长圆形,直径约30厘米,高20厘米,把长20厘米;供婴儿煮粥的石锅呈扁圆形,直径约10厘米,留有长手柄;烙饼使用的皂石板,直径约35厘米,板厚2厘米。制造石锅并不难,首先选好材料,即用铁斧在岩壁上挖一块皂石,再砍去多余部分,然后铲平锅壁、底部,使其平滑,一个石锅就做成了,这活虽简单却要非常小心,若出意外前功尽弃。
林芝青稞酒
青稞酒主要是藏族、土族等民族的民间传统酒精饮料,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及云南等地藏族、土族聚居区。青藏高原盛产青稞,青稞是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酿出的酒口感微酸,类似啤酒,酒度约20度;其头道酒色透明,味最浓;二道酒味薄,一般混合饮用。传说青稞酒的酿造技术是唐文成公主进藏后传授的,所以西藏民间流传着“端起酒杯想起公主”的民歌。青稞酒是藏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传统饮料。青稞酒有两种:一种可称为发酵青稞酒,类似于啤酒。另一种是青稞白酒。
林芝野香蕉
野香蕉俗称八月炸果,原为我国民间皇室贡品,野生珍稀树种,三叶木通科多年生攀沿藤本植物,后由我国与日本专家经多年培育改良人工种植获得成功。该果果型长圆奇特,单果重130g左右,果实农历8月成熟后自然开裂,果肉白色,味香,甜糯,集观赏、食用、美容、药用、保健功能于一体,因而得名“紫宝”。
林芝油瓜
油瓜属葫芦科,是生长在南方森林里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它的种子含油量非常丰富,是一种无毒且可供食用的油料植物。它的果实与西瓜、南瓜差不多大小、故人们给它取名叫“油瓜”。它的种子有鸭蛋那么大,比起西瓜、南瓜的种子来可要大将近100倍哩。
林芝雪莲花
雪莲花为西藏东北部海拔3500~5000米雪域的天然纯净野生产品,药材正宗、品质优良、功效卓著。性味:苦、微苦、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止痛。用于头部创伤、妇科病、类风湿关节炎、中风、高山反应、外敷消肿。用法、酒剂:雪莲花50g;白酒500ml,浸泡10天,每天30-50ml。刀伤出血:本品碾为细粉、外敷。
http://www.ttpaihang.com
藏式面条
用较浓碱水和面,使之发黄,然后压成面条,煮熟后盛碗,加入适量骨汤、熟菜油、牛(羊)肉丁,拌匀食用。
藏族血肠
藏族地区的农、牧民,每宰1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
白肠
大米煮熟,与羊血、羊油、羊(牛)肉丝加调料拌匀,装入洗净的绵羊(牛)肠内,扎紧两端,煮熟。食时切成短节或切片,煎后而食。
帕扎玛果
面粉和好,作成小疙瘩状,放水中煮熟,加入白糖、细奶渣,在酥油锅中翻炒而成。
西藏酥油茶
在西藏,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酥油茶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糌粑粥
骨汤中加糌粑、萝卜丝及各种佐料,熬熟即成。
麦片粥
小麦浸泡后捶扁,晒干,称为麦片。将麦片、人参果、牛(羊)肉丁、奶渣放骨汤中煮熟即成。
甜茶
沸水熬红茶,加入牛奶、白糖,再沸后饮用。
藏族酥酪糕
奶味甜点,有滋补强身功效,为藏胞待客糕点。
吧啦饼
吧啦饼又称吧啦藏饼,为西藏风味的酥油糕点。历史上吧拉藏饼在满蒙地区流传。以后传入北京地区,现已成为京式糕点的传统风味糕点。
豌豆糌粑奶渣糕
豌豆制成的糌粑、细奶渣、红糖及酥油用力反复搅拌而成。
它西粥
将大米煮成粥状后,加入粉条、牛肉丝、酥油、食盐等佐料,待肉丝熟后即成。
酸奶饼
以酸奶、酥油、白糖、面粉等搅拌后,以酥油炸熟即成。
拉萨生牛肉酱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拉萨招待贵宾必有的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藏人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藏人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藏族吹肺、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
氽灌肠
又称三肠、五肠。以新鲜羊小肠为衣,分别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分称血肠、肉肠、面肠,合称三肠;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别称肝肠、油肠,与前三肠合称五肠。此菜多为藏族同胞在新年时成批灌制,供年节氽食。
黑肠
羊血与青稞粗面、羊油、羊(牛)肉丝加调料拌匀,装入洗净的绵羊(牛)肠内,扎紧两端,煮熟。食法同白肠。
人参果奶渣糕
将煮熟的人参果、酥油、细奶渣、红糖、红枣、葡萄干等用力反复搅拌,装入盘内,冷却成糕。
强果
人参果放入清水中煮熟,搅动中徐徐加入青稞酒、奶渣、少量糌粑,再以文火煮半小时左右即成。其味似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