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仁怀盐津河旅游风景区内,遵义市至仁怀的公路旁的一个山峦上,有一座高30多米的怪异建筑—一只巨大的贵州茅台酒瓶子。
这种简单而粗暴的广告方式,显得非常突兀,却非常形象,卓有成效又不失诙谐。
但更让人感到诙谐的是贵州茅台在中国股市上的表现。它同样粗暴有力。在其最疯狂时,这只中国第一高价股曾在今年7月16日单股股价升至266.08元,比排名第二的洋河股份高出一倍,其总市值则高达2723亿元,数额之巨大超过了国内所有上市钢铁企业市值的总和。而自2000年上市以来,贵州茅台已累计向股东发放红利111.71亿元。
创造这一切的仅仅是处于贵州边远山区里的一家造酒公司。
但这家造酒公司和普通酒企不同的是,其行政级别十年前是副厅级、五年前为正厅级,而今已是副省级。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他们所酿造的是“革命之酒、政治之酒”。
红色茅台
在茅台镇茅台酒厂行政大楼前,有一尊金色的周恩来雕塑。他微微腆着肚子,双手叉腰,目视前方。在雕塑的基座上写着“国酒之父”。
而距此不到3公里远的茅台镇渡口旁,则是一座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当年,红军由此第三次渡过赤水。
1935年1月16日,中央红军到达茅台镇。这一支只剩下不到3万人的军队困乏不堪,为了躲避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正准备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
这支军队不久前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在这年1月的遵义会议中,会议决定取消最高军事指挥的三人团,因此博古、李德失去了对红军的最高指挥权。而原先主要为辅助周恩来工作的毛泽东被改组了的党中央领导机构选为政治局常委。
而在更近的几天前的3月12日,苟坝会议,在张闻天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经提议,成立了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由此最终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未来中共的领导集团。
而这时,他们来到了茅台镇,遇到了茅台酒。
当年由邓小平主办的《红星报》这样记载:我红军进入到仁怀县城时,仁怀的劳苦群众派了代表50余人,其中一半是工人,抬了肥猪三只,茅台酒一大坛,送到红军政治部慰问。
而《仁怀县志》的记载略有出入:红军未到茅台镇之前,国民党军造谣说共产党人都青面獠牙,因而大部分居民都跑到山里躲起来,只剩老人在家。毛泽东所住的一户人家里,就只剩一位老妇人。
酒坊自然无人,红军得以豪饮。1935年3月16日这天晚上,对于红军来说,醇美的茅台酒让他们终生难忘。
由于存酒很多,他们还用茅台擦身子,擦手,泡脚,以驱除行军疲劳。
在茅台集团2005年出版的《周恩来与国酒茅台》一书中写道:毛泽东说,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用来擦脚可惜了。周恩来则说,同志们,这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了金奖的茅台啊。
1915年,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被开凿通航,美国政府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博览会,并力邀当时的袁世凯北京政府参加。袁世凯北京政府特成立农商部组织参展,并向各省征集展品,贵州公署也将当时茅台村“荣和”与“成义”两家烧房出产的茅台酒送展。
据1917年2月中国巴拿马赛会筹备局官方出版的《我国参加巴拿马赛会纪实》一书记载,在此次博览会上,中国共获奖章1218枚,为各国之首,酒类中获大奖章的有国内五种酒,但并无茅台,只在银牌奖章一列中有“贵州公署酒”。
1935年3月17日,中央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离开了茅台镇。虽然只停留了短短两天,但这却是后来改变茅台酒与茅台镇人命运的两天。
收归国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站在他身边的人有很多便是一起在茅台镇喝过茅台酒的。
而在10月1日晚开国大典的晚宴上,因为周恩来的主张,茅台酒成为了主酒。
由此,茅台俨然成了“国酒”,周恩来也被一些人称为茅台的“国酒之父”。
1951年,仁怀县政府开始谋划将茅台酒收归国有。
当时,茅台镇上最大的造酒烧房有“成义”、“荣和”、“恒兴”三家。
1951年11月,仁怀县政府分两次以人民币旧币1.3亿元,合人民币1.3万元将“成义”烧房全部收购,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而“荣和”烧房老板王秉权因通匪罪在1951年2月被枪毙,其烧房便在次年被仁怀市政府没收,折价500元并入茅台厂。而“恒兴”烧房老板赖永初则因“采取转移银行金库,调换借据等手段盗窃国家黄金”在1952年7月被判刑10年。12月,恒兴烧房被政府没收。
至此,三家私营茅台酒烧房便转变为国营茅台酒厂,并在1952年8月成为贵州省工业厅直属企业,5年后,又划归贵州省轻工业厅直管。
1953年至1958年间,国家一共向新成立的茅台酒厂拨款共150万元,而在这段时间里,茅台酒厂也“不负使命”,1953年即产酒75吨,“超过三家烧房历史最好水平”,并在这年开始通过广州、香港、澳门出口;1957年,茅台酒厂产酒183吨,出口50吨。
但在随后,茅台酒却陷入争议与困境,并且一直亏损长达16年之久。
争议之一是,在1959年至1961年三年,中国现代历史上最饥饿的年代里,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079吨。其中,出口139.86吨。
为什么在这三年还要大规模以粮食产酒,谁喝了茅台?
而困境则是,在1958年以后的几年中,受大跃进思潮的影响,茅台酒厂盲目生产,从而导致质量的严重下降。
1963年,在全国评酒会上,茅台排名非常靠后。这直接的后果是,周恩来非常不满意,并作出了轻工部要协助茅台酒厂改进酒质的指示,同时,表示应该派大学毕业生到茅台酒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