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有矿砂船开进青岛港-这个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之一。船上的10多万吨铁矿粉等待着被卸船机卸下,送上延绵十几公里长的输送带到达港口的堆场。
堆场里满是黑色、黄色褐色的铁矿石,一座一座,堆积如山。这意味着新进场的货需要等待时机才能出库,“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有可能”,看场子的工人说。相关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17日,全国30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981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47万吨。
下游的钢铁厂不收了。这些铁矿石大多是钢铁厂预订的,但现在大多数钢铁厂不愿兑现合同。超过免费存放期,1吨铁矿石需要一天支付一毛钱。
宁可养猪也不炼钢。武钢这样中国数一数二的炼钢企业近日表示,计划今年对非钢产业投资390亿元,建立包括“万头养猪场”等。山西焦煤也差不多同时宣布这样的副业计划。这并非巧合,钢铁产能的削减直接影响焦煤的需求。
钢铁行业,只是目前国企困境的一个缩影。财政部8月15日发布最新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2874.4亿元,同比增长10.4%,但在营收增长的同时,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却在不断下降,前7个月12000亿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2%,其中7月环比下降11.6%。
国有企业似乎成为众矢之的。今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名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报告, 第一条建议就是-中国需要进一步重组国有企业部门,破除竞争性行业的垄断和寡头垄断企业。
国有企业怎么了?从1978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近35年的时间里,国有企业大致经历了三次改革,但一直蹒跚前行,始终不尽如人意。我们不妨钩沉这三十多年国企的历史,去展望这一中国主要的经济实体之未来道路。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承包制试探
第一次改革始于1979年。
“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在我们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这个改革主要在计划体制内部,政府向企业放权让利,它的重点是调整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关系。”长期观察国有企业的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教研室主任谢鲁江将国有企业改革分为三个阶段,而伴随改革开放开始的,正是国企改革的第一阶段。
1978年以前,作为一个封闭自守的经济体,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则不到2.6元,物资全面紧缺成为常态。1978年前的中国,除了中央银行再无其他任何金融企业。银行存款总额的83.8%为国有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共计108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自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主要作为流动资金。
但在这一纸政令在1993年的北京发出之前,股份制改造早已在经济特区深圳的许多国企完成。改造的每一步都是不明生死的试探,可出于对发展空间和利润的追逐,又是那个时代企业和个人的必然选择。
这一次主动变革的,是一个当时还叫“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后来叫“万科”的企业。展销中心当时隶属深圳特发集团,属于国企。利用特区的政策优势,王石 (微博)带领公司一众员工热火朝天地向内地倒卖电子产品等生意。在回忆录《道路与梦想》中他表示,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他随时会被一纸调令调离。
毫无疑问,这些国有企业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去适应当时的环境。1986年,深圳市政府颁布《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鼓励深圳大新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尽管王石1988年才将股份制改革报告递交到深圳市体改办,还是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11月21日,深圳市政府批准了万科的股份化改造方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批准发行万科股票,公司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月29日,万科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88年股份化改造,是想通过股份化改造改变公司的性质,解决‘企业是谁’的问题,同时通过社会募集资金来进行透明规范的运行。”王石回忆说。
1993年北京正式发布公文后,神州大地上其他国有企业纷纷走上改制的道路。
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大环境变化时最能见分晓-1997年金融危机出现。
结论是,尚未成功。1997年1月,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出炉,各项数据表明,局势已到了十分危险的底部: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只有3.29%,大大低于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在39个大的行业中,有18个是全行业亏损,国有工业的负债总额已占到所有制权益的1.92倍,企业自有资产不足以抵偿其债务。换言之,就是整个国有企业集团已处在资不抵债的境地。
阶段性考试“不及格”,尾大不掉的国有企业等待另一场变局推动它们或前进或死亡,这场变局是2001年中国入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做强做大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
2001年10月,中国首次允许外资介入不良资产处置,在第一次招标会上,摩根士丹利独家获得价值10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包,这些不良资产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涉及地产、纺织、冶金、医药等行业的254个公司和工厂,其中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
在外资大肆进入生产领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推动着国企内部积极变革。2003年,国资委成立,“兼并重组”“整合”取代“拆分”“消除垄断”,成为国企改革的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