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她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全市辖7区1县(天山区、沙依巴克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乌鲁木齐县),总面积1421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365.88平方千米。
【自然地理】
乌鲁木齐东有吐哈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地下煤炭储量在百亿吨以上,可采煤层总厚度80米,素有“油海上的煤城”之称。湖盐、芒硝、石膏、油页岩、铜、锰、铁矿也有很大储量。拥有耕地5.4万公顷、牧草场60万公顷、野生草原植物300余种、可养殖水面1604公顷。热力、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我国西部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面积:全市面积按新区划调整后为1421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365.88平方千米。海拔580米~920米。自然坡度12‰~15‰。地处天山山系北天山西段与东段的结合部,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海拔680-920米,市区平均海拔800米。有乌鲁木齐河、头屯河、白杨河、柴窝堡湖等水系,乌鲁木齐河自西南向北斜贯市区。
乌鲁木齐市位于新疆中部,辖区东以恰克马克塔格至大河沿一线与吐鲁番市接壤;西以头屯河与昌吉市为界;南以喀拉塔格-克孜勒伊接南山矿区,突出部分折向东南,沿未日洛克-阿拉沟以东与托克逊县相连。在夏泽格山脊线3以南与和硕县毗连;西南与和静县为邻;北部沿博格达山脊与吉木萨尔县、阜康市、米泉市分界。
【风景名胜】
乌鲁木齐市区有著名的红山、鉴湖、阅微草堂等“八景”,市郊有南山风景区、天山天池等旅游胜地。
南山风景区在乌市以南的乌鲁木齐县境内,是一个地处亚欧腹心极度干旱区的以冰雪景观、葱郁林草、奇特山石、优越旅游气候、高山林牧区风光和浓郁少数民族风情为主要特色,并展现了现代人文景观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这里雪峰高耸,山峦起伏,林木葱郁,花草遍地,泉水淙淙,景色迷人,是避暑与游览的胜地。其中较著名的去处有东、西白杨沟、后峡、甘沟、灯草沟、水西沟、庙尔沟和板房沟等。各景区具有天山北坡自然景观的共性,但个性也比较明显。
【历史文化】
乌鲁木齐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最早进入此地的为古姑师-车师人。
东汉时期,这里是东师六国的一部分。西汉初年,汉朝政府即置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吉木萨尔)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
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这一带被称为轮台县。现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乌拉泊水库南侧的古城遗址,就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轮台县城。边塞诗人岑参曾在轮台生活过三年,写下了“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
乌鲁木齐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乌鲁木齐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清军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门外修筑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就是乌鲁木齐城池的雏形。
后来到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把旧土城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赐名“迪化”。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政府设在新疆的军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转到迪化,迪化成为省会。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
乌鲁木齐重点产业概况
(一)培植发展7大新兴产业。对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产业(智慧安防)、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以攻克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我市工业增长新引擎。1.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领域:轨道交通装备、纺织服装装备、汽车装备、农机装备、工程装备、机器人制造。转型升级路径:依托乌鲁木齐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引进国内优秀的铁路客车、轻轨、铁路货车、动车组、地铁整车等关联企业落户,不断完善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产业链;依托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打造汽车工业,突出“延链、补链两个关键点,提高汽车零部件系统化、模块化配套能力,增强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增加越野车等适应本地需求的汽车产品生产线,帮助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引进挂车生产企业,扩大其牵引车在我市生产比重;完善农机技术中心研究及试制检测条件,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快下游煤矿整机研发建设。重点策划引进智能制造装备、零部件配套等项目或生产企业。
2.新材料 (1)硅基新材料产业 重点领域:高纯多晶硅、单晶硅、氮化硅粉体、氧氯化锆、氮化硅陶瓷、纳米复合氧化锆、铝硅合金、有机硅中间体。转型升级路径: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提升生产原料配套能力,扩大产能,预计到2020年,实现高纯晶体硅产能6万吨/年、氮化硅粉体产能300吨/年,高端产品的占比达到硅基产品产量的95%以上;利用固废开发绿色建材,实现绿色循环发展。实施节能降耗改造,综合电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实现氮化硅陶瓷、氧氯化锆及其下游产品产业化,推动硅基新材料产业向产业链下游、价值链高端发展;重点策划引进硅基、锆基陶瓷材料、有机硅等下游高端产业链项目。(2)铝基新材料产业 重点领域:超高纯铝延伸产品、液晶显示器用靶材、汽车用键合丝、铝基电子元器件、石墨烯铝合金导杆、高端铝合金产品、高纯氧化铝、高纯超细球形铝粉、锂电池隔膜涂层、催化剂载体、特种陶瓷、蓝宝石生长设备、100公斤级及以上高质量蓝宝石晶体、蓝宝石精深加工。转型升级路径:鼓励铝基新材料领域产业链不断延伸,支持企业加大高纯铝及铝合金产品技术工艺研发力度。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高军用材料供给能力。优化蓝宝石生长工艺,提高蓝宝石产品质量,进行蓝宝石精深加工,打造氧化铝-高纯氧化铝-蓝宝石晶体-蓝宝石晶片及下游产品产业链。提升蓝宝石产能,2020年底达到23.5万kg/年,蓝宝石晶片产能达到200万片/年。鼓励LED照明在市政、商用及农业照明领域的应用。引进先进蓝宝石晶片、
3.新能源 重点领域:风力发电及机组研发制造、光伏组件制造研发、光伏系统运营、柔性直流输电、智能运维、微电网应用推广、兆瓦级光伏专用户外机技术研究及产品、大容量STATCOM。转型升级路径:提升风电机组智能控制、并网、远程运维、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强化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支持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光伏关键材料和设备核心技术研究,建立光伏发电集成技术国家级实验室,打造光伏系统集成应用研发基地和光伏工程示范基地;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增强产品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开展氢能源开发应用试点工作,扩大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范围和规模;加快新能源消纳,积极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引进先进储能装置、关键配套件、智能微电网、光伏领域电池片、电采暖等领域的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
4.生物医药 重点领域:民族特色药品、生物医药、化学新药的研发、中试、临床实验及药品生产。转型升级路径:加快推进特色药材深加工,建设2-3个“企业+基地+农户+科研机构协议式优质、无公害特色药材GAP种植基地,形成从中药种植到中药饮片、配方颗粒、提取物等精深加工产品连贯的产业链。重点发展民族特色药产业,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民特药在抗病毒、抗炎、心血管病治疗、皮肤病治疗等领域研发和生产,加大西帕依固龈液、百癣夏塔热片、祖卡木颗粒等中药民族药深度开发和宣传推广力度。支持在特色动植物提取物制药、人血液制品、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建设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民族药关键技术与工艺、动物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建立生物医药创新孵化产业园。重点引进抗肿瘤等重大疾病抗体药物、血液制品、体外诊断、传统中药产品、优质饮片和药品内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吸引国内外医药龙头重组整合本地医药企业。
5.信息产业(智慧安防) 重点领域:面向平安城市、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矿山能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城市公共管理等智慧安防重点应用领域,在传感器、协同处理、物联网安全等共性技术方面,形成完善的智慧安防技术体系,着力搭建网络基础、技术、资源等虚实结合的智慧安防公共服务体系。转型升级路径:加快网络视频安防摄像头、城域公共安全视频专网项目落地,在高清网络安防摄像头、安防大数据、电子标签、RFID单兵或车载设备等方面形成完整产业链。鼓励安防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拓展无人机、机器人、工业像机市场,在VR/AR、智能机器人、人脸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汽车电子等前沿应用科学领域进行全面的技术研究。
6.新能源汽车 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电池。升级路径:大力支持引进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包括低速新能源车)和物流、环卫等新能源专用车生产线,引进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公交、环卫、市政领域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充电设施。支持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及新材料。重点支持生产适应极端天气条件和适合中亚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
7.节能环保 重点领域: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业。转型升级路径:加大引资力度,引进节能机电、高效窑炉、余能回收、绿色建材等节能技术装备和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城镇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环保技术装备以及尾矿资源化、工业废渣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领域企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排污权交易、绿色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新兴环保服务业,培育节能环保服务行业和再制造服务产业龙头企业。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建设,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加快高效节能、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二)改造提升6个传统产业。对石油和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机械加工业,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
1.石油和化学工业 重点领域:高端精细石油化工、现代氯碱化工、绿色煤化工。转型升级路径:以石油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线,以集约发展、技术创新、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为重点,着力于油品质量升级和芳烃下游深加工,重点发展高端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以乌石化百万吨芳烃为依托,积极衍生以二甲苯和苯为主要原料的聚酯(PET/PBT)、双酚A/聚碳酸酯(PC)、尼龙等石油化工及相关产品产业链,打造炼油、芳烃、精细化工上下游一体化产业基地,实现石油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氯碱化工发展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氯化聚合物、含氯中间体、新型制冷剂等深加工产品,探索生产不同牌号的氯碱产品技术,进一步加快无汞触媒研发。围绕煤炭高效清洁、高附加值利用,采用高新洁净煤转化技术,审慎、适时发展以煤制烯烃、煤基新材料等为主的新型绿色煤化工。大力引进精细化工制品、下游塑料制品生产企业。
2.金属制品业 重点领域:钢铁和新型建材深加工。转型升级路径: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延伸钢铁产业链。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建设力度,改造提升高强度汽车结构钢、板材型材优质钢产品等高端产品生产工艺,加大500方大型焊管、高频焊接H型钢、高速公路护栏等系列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房钢结构、绿色建筑型材、合金材料等新型金属建材,强化金属制品产业同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发展,提高板材型材优质钢产品占比,引导下游企业进行精深加工,促进线材和钢管制品深加工,扩大轻钢结构建筑、碳钢焊条、汽车板簧等产品生产规模。推动产品向西出口。引进低能耗、高技术含量的钢铁、铜等金属制品龙头企业。
3.纺织服装产业 重点领域:服装设计、高端服装加工、纺织品服装商贸。转型升级路径:以建成“一核心多支点两翼配套的商贸物流中心为重点,完成商贸物流中心核心区建设,完成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和零售商圈的差异化改造,兼顾大型纺织服装加工园和物流仓储专区。引进国内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知名服装企业、纺织服装产业、创意设计企业及销售展示、人才培养企业,打造面向全疆的纺织服装集散地和辐射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的纺织服装出口基地。
4.农副食品加工业 重点领域:饲料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等。转型升级路径:扶持培育一批从事果品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的企业,构筑一流的冷链物流体系,建立全产业链的干鲜果蔬物流和电子商务中心。突出品牌建设,提升农副产品包装和深加工水平,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互联网+农副食品供销平台。着重完善林果加工环节,引进林果深加工企业。
5.食品制造业 重点领域:乳制品、方便面、糕点、面包、馕、中央厨房等。转型升级路径:大力引进高档果汁饮品、高档配方奶粉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和乳品生产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食品制造业聚集发展。开发面向高端消费群体及国际市场的高档果汁产品和植物蛋白饮料。推进主食生产工业化,加快推进中央厨房、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等产业链条发展,推动馕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加快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6.机械加工业 重点领域:关键零部件、标准件与通用件、电线电缆。转型升级路径:推进工业基础加工能力建设,发展精密铸造、热处理行业;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含量,扩宽产品规格,鼓励低烟无卤及耐火环保电缆产品应用。引进培育一批高起点、专业化的关键零部件、标准件和通用件生产企业。引进国内标杆企业,提升基础制造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