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1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30日刊出评论说,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称谢长廷的“宪法各表”不是民进党的主张,这想要向外界宣示什么?它表明苏贞昌及党内派系自己形塑出来的“政治囚牢”,是基于党内权力生态与未来“大选”布局的政治思考;经验证明,这样的思维让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草木皆兵,虚拟敌人,终至行不得也。
文章摘编如下:
谈到大陆与台湾未来如何从互动中化解长期隔绝以来的歧异?两岸最常讲的就是“求同存异”;要把彼此的不同先放着,才有进一步交流融合的可能性。
在今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再度败选后,民进党内部从务实派到基本教义派,大致都同意两岸问题是绿营败选关键,也多认为,要重新“执政”,民进党必须改变与社会沟通的方式;不但要扩大深化两岸的交流,且必须立即去做,不能等到选前才临时抱佛脚。
也因此,当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说出:“谢长廷的‘宪法各表’不是民进党的主张”时,实在让人惊愕不已。试问,那民进党的主张是什么?
苏贞昌对此并没有特别的解释,倒是透过亲苏人士对外说明:“如果现在民进党讨论‘中国政策’议题,只会陷入外界设定的框架,着重在政治层面。”问题是,当苏贞昌对外宣示“宪法各表”不是民进党的立场,甚至在稍早明确反对陆生纳健保的提案时,不就刚好陷入民进党选前所急于摆脱的“反中”、“反两岸交流”的政治框架吗?
谢长廷在访问大陆前接受媒体专访认为民进党应该在两岸关系跟国民党一致,才不会被分化。但民进党主席却否认他的主张,这想要向外界宣示什么?
坦白说,这不是外界赋予民进党的“政治框架”,而是苏贞昌及党内派系自己形塑出来的“政治囚牢”,是一种基于党内权力生态与未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布局的政治思考;经验证明,这样的思维让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草木皆兵,虚拟敌人,终至行不得也。(陈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