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銮鼻公园位于台湾最南端,以灯塔驰名中外,为台湾八景之一。于民国71年将灯塔前大片的珊瑚礁闢建为公园,并于民国82年开闢第二公园,鹅銮鼻公园内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佈,怪石嶙峋。
鹅銮灯塔为鹅銮鼻公园的标志,塔身全白,为圆柱形,高18公尺,周长110公尺,外观以砲垒为建筑,并以砲台作为塔基,而且在围牆上设有枪眼,四週更设有壕沟,为全世界唯一的武装灯塔。白色圆形铁塔内共分五层,第一层储煤油,第二层置格林砲,三层为洋人休憩所,四层则设置榕林砲,第五层则为光源所在;于民国18年(1929年)定为台湾八景之一;但在二次大战末期曾遭炸毁,并于光复后改建并换装新式大型四等旋转透镜电灯,是目前台湾地区光力最强之灯塔,并享有“东亚之光”的美称。民国71年列为垦丁国家公园的史蹟保存区。
鹅銮鼻公园内有丰富的动植物,植物约240种如象牙树、黄槿、海柠檬、林投等热带海岸树种、还有那蔓性灌木、藤本如山猪枷、柃树藤、三叶崖爬藤等种类。更可见到乌头翁、树鹊及那美丽的黄裳凤蝶、黑点大白斑蝶迎风飞舞。另外,每年9月(农曆白露前后)都有大批来自西伯利亚、中国大陆的红尾伯劳鸟过境,其场面壮观值得守候观赏。
在鹅銮鼻灯塔西北侧并有学者发现距今五千年前的先陶文化史前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持续型文化,使用陶器,石器製作以打製为其特徵,生活方式以狩猎及採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