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7 生物产业重点工程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工程:以基因药物、新型疫苗、新型血液制品、高端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为重点,推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多发疾病、罕见病的新药研发、产业化和质量提升,整合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资源,提升原辅料和装备配套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医疗器械与产业化工程:重点发展抗体药物、疫苗、临床诊断仪器与配套试剂、数字化医疗影像诊治设备、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材、新型急救监护与手术器械、智能化康复治疗与护理器材等创新产品。重点攻关医用信号源、医用传感器、医用微电子、医用生物材料、医疗系统集成、医疗工程制造、数字信号处理、医用软件信息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先进眼科医学高分辨率成像设备、层析成像设备研发及临床应用。生物技术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智慧健康产业,开发智能化、移动化新型医疗设备、软件及配套试剂,发展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和终端设备,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探索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推进基因技术在出生缺陷基因筛查、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生物基材料产业化,不断提高生物基材料对不可再生化石原料的替代率。推广应用高效沼气生产技术、发酵制剂和设备。推广应用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土壤污染生物治理技术、环保生物制剂与设备。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工程:大力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积极打造公共技术平台、专业创业孵化平台、生物产业信息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推进设立成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总局(CFDA)药物审评中心西南分中心。推进华西医院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成都为主体形成核心发展区,以泸州、德阳、绵阳、广元、乐山、南充、宜宾、广安、巴中、雅安、眉山、资阳、阿坝、甘孜、凉山为主体形成重点拓展区,辐射带动全省其他地区生物产业发展。核心发展区。依托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温江区成都医学城等,重点发展创新型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设备与核心部件及生物技术服务等产业,加快形成全省智慧健康产业核心集聚区,建设国家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重点拓展区。依托科教研资源和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制品制造、生物基化工材料、生物工程设备制造、生物技术应用等。积极发展民族医药,打造西部民族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专栏 8 生物产业空间布局图
七、推进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顺应全球能源变革趋势,把握我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发展要求,加快绿色低碳产品认证,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能力,全面提高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一)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发挥我省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推进新型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燃料、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高效储能、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微电网技术的产业化,重点发展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装备,打造西部领先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将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核电装备产业。大力发展基于核潜艇、核电站等应用的先进核能智能化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着力推进三代核电AP1000 级华龙一号、CAP1400 等自主型主设备研制,加强超临界压水堆等四代核能系统研发。支持小型和微型核动力堆研发设计和关键设备研制,积极参与核电标准化体系建设。围绕第三代、第四代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研究,建立核燃料组件自主产业化体系。加强核级和非核级管材、泵、阀、电气设备等核电配套设备产业发展。构建核电设计服务、关键模块与部套件生产、基础材料和能源生产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四川核能装备和核技术应用系列产品。开展核电安全技术研究,加强核废料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能力建设。太阳能产业。以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完善从高纯硅料、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到系统集成、太阳能利用装备产业、电站工程总承包的全产业链。鼓励企业加大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封装工艺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升电池光电转换率,降低生产成本。支持非晶微晶硅薄膜电池、高效晶硅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钒电池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光伏系统集成技术和控制器、逆变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推进太阳能光伏组件和集成系统及管件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光伏超白玻璃、背板、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EVA)、封装材料、密封材料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快太阳能光伏(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步伐,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产品。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发建设,重点发展以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风电装备产业。充分利用大型风力发电装备企业和研究中心,加强风电装备研发,提高发电机、齿轮箱、叶片以及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能力,力争在风电运行控制、大规模并网、储能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建成集风电整机及附属设备制造、测试、培训、配件供应、售后服务、融资开发为一体的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和服务体系。鼓励风电机组企业从单一制造向工程总承包以及风力电站开发方向延伸,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风电配套件发展,重点开发控制系统、变压器、高速齿轮箱、机舱、轮毂、底盘、主轴、回转支承、叶片等关键配套件,完善风电产业链。加快建设一批风力发电场,建设集风电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与风场开发为一体的综合示范项目。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产业。开展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处理、制备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技术攻关,推进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燃料等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先进技术开发和生产线建设。积极开展生物质燃料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发。页岩气和煤层气装备产业。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地质与气藏工程、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体积压裂主体技术攻关,鼓励研发生产适合我省地质特点的 4500 米以深页岩气钻机、6000 型水力压裂车、旋转导向装置、射孔装置、连续油管、封堵工具等设备。支持一批页岩气、煤层气生产和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加快形成页岩气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综合利用、配套装备制造及油田服务的全产业链,促进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油田服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步伐,积极探索低浓度瓦斯利用途径,提升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水平。开展煤层气高效安全储运关键技术研发。“互联网+”智慧能源。突破分布式、储能、智能微网、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及技术,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推动建设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促进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推动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培育和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和增值服务、绿色能源灵活交易、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等新模式和新业态。
专栏 9 新能源产业重点工程智能电网专项工程:加强与国家电网及电力研发单位在智能电网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大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的力度,推进智能调度技术、储能技术、大电网运行与安全防御技术、主动配电网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高渗透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新型智能输电装备、电力市场运营分析与评估技术、智能化用电技术等研发和产业化。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工程:选择适宜区域示范发展集分布式光电、分散式风电、生物质能以及供气供热供冷等负荷于一体的多能互补、协同优化的新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系统,建设新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 70%以上的 10 兆瓦级多能源互补分布式发电或冷热电联供系统。(二)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突破整车设计、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推进充电设备研发,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及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加快研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高相关配套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将我省建成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形成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三大新能源汽车应用基地。整车。着力扩大规模、提升产能,重点推进一批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大力支持整车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商用车以及专用车等整车产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甲醇、氢燃料等清洁能源载货汽车和客车。引进一批整车制造项目,加快推进其在川生产新能源汽车,支持各地根据发展实际,适时引进其他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推动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发展,鼓励省内有条件的汽车整车企业加快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密切关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动态,开展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做好新产品技术储备。动力电池。支持省内动力电池骨干企业开发高性能锂电池、储氢/镍氢电池和超级电容电池以及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铁镍电池、石墨烯电池等,提升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开展新体系电池的研发,提升新一代动力电池新材料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化研究能力和动力电池产品设计验证能力。驱动电机。支持省内驱动电机骨干企业加大驱动电机技术研发,开发生产低成本、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永磁同步电机,轮毂电机以及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电机控制器。鼓励开发生产高性能异步驱动电机,开关磁阻驱动电机。鼓励开发生产电机、控制器、变速器(变速器壳体)集成一体化产品。加大驱动电机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力度,支持符合功能安全标准(达到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C 级)的软硬件开发。智能电控。鼓励省内智能电控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国内外先进企业合作开发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电控系统集成等产品,开发天然气汽车专用发动机及电控系统、混合动力汽车专用汽油机与柴油机、车用电动空调及电子仪表等产品。充电设备设施。积极支持省内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加强检测认证、安全防护、与电网双向互动、电池梯次利用、无人值守自助式服务、桩群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生产无线智能充电、快速充电设备、便携式车载充电设备及车联网软硬件产品。按照“因地适宜、适度超前”原则,优先建设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
专栏 10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工程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工程:依托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和检测平台。重点突破整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底盘技术、电控系统集成与监控技术、动力及传动系统匹配技术、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碰撞与高压电安全技术、舒适性(NVH)技术、智能化(车联网)技术、车辆行驶状态在线监控及故障诊断系统、整车工业设计、电池及电池组设计与制造技术、电源管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技术、高性能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大功率快速充电技术、充电站安全配套技术、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电池及关键材料先进制造装备等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进重点城市应用,以成都、泸州两个国家推广应用城市为先导,以绵阳、资阳、德阳、乐山、广元、广安、南充、达州等城市为重点,积极推进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推进公共领域应用,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新购车辆优先选购新能源汽车,鼓励市(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新增车辆采购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出租车、市政车、环卫车等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新增车辆原则上采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公共场所应用,在成都、泸州、绵阳、资阳、广元、乐山、广安、南充等城市商业区、仓储基地、机场、车站、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在 4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新购观光车原则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及交通管理措施,引导和鼓励新能源汽车进入私人消费领域。(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 新能源产业布局。以成都、德阳、攀枝花、乐山等地为主体形成核心发展区,以自贡、泸州、绵阳、南充、宜宾、广安、巴中、雅安、眉山、阿坝、甘孜、凉山等地为主体形成重点拓展区,辐射带动全省其他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专栏 11 新能源产业布局图核心发展区。成都依托双流新能源装备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发展太阳能、核能及风能等为主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建设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德阳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大型核能和风能设备制造,建设国家重要的以核能和风能设备制造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乐山依托夹江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园区),重点发展民用核燃料、同位素等产业链;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发电成套设备等,建设国家重要的太阳能产业基地。攀枝花依靠创新开发园区,重点发展太阳能组件、风能组装设备、大规模储能电池、生物质能利用及设备等产业链,建设国家重要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产业基地。重点拓展区。依托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物质能利用及设备研发、风能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页岩气勘探开发和核电配套设备等,加快推进太阳能试点示范工程建设。2. 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以成都、泸州、南充和达州等地为主体形成核心发展区,以德阳、绵阳、广元、遂宁、乐山、宜宾、广安、巴中、资阳等地为主体形成重点拓展区,辐射带动全省其他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核心发展区。成都着力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发展纯电动客车、轿车、专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轿车,燃料电池客车、轿车、专用车,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泸州全力推动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建设,建设智能充电服务平台,重点发展小型电动车生产,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研发和制造,打造西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南充重点发展纯电动、增程式等新能源商用车和甲醇、LNG 等清洁能源汽车,打造西部新能源商用车和清洁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达州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汽车,打造西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专栏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图重点拓展区。依托优势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高性能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汽车以及电池、电机、电控、动力总成等关键零部件和充电储能设备等。八、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着眼生态文明建设,以提升产业装备水平、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创新产业经营模式为重点,突破能源高效与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体系。(一)加快发展高效节能产业。大力提升高效节能装备(设备、产品)技术应用水平,鼓励研发高效节能装备(设备、产品)及其零部件。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自动化控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非晶变压器、高效电动机等节能设备,高效绿色照明产品、节能汽车、节能家电、节能材料等节能产品。大力发展余热发电、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烧结及炼钢烟气干法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和设备。积极发展新能源接入与控制,智能变电站系统及智能设备,电力储能、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等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加快发展节能交通工具,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水平。提高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发展适应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需求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积极开发和推广用能系统优化技术和节能管理,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促进能源的梯级利用和高效利用。(二)大力发展先进环保产业。优先发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装备,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加速膜材料和组件、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设备等水处理设备的产业化,加大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技术工艺研究和设备研发力度,解决出磷设备技术及工艺。发展大型垃圾焚烧成套设备及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和垃圾填埋渗滤处理技术与设备、垃圾填埋气(甲烷气)回收利用技术与设备等。积极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设备,医疗垃圾、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设备,有机垃圾生物处理设备。加快研发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土壤修复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推进生物环保技术与工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及其相关新材料与设备的创新发展。研究扩大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环保材料和环保试剂等环保产品。(三)深入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发展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再制造技术。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重点突破尾矿中伴生有价元素的回收技术、高技术含量尾矿产品的实用技术等,对共伴生矿和尾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继续推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集中资源化回收和规范处理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废旧金属、废旧纤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电池、废旧纺织品、园林废弃物等城市典型废弃物。全面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静脉产业发展,促进园区企业将生产过程中剩余能量和产生物料传递给其他企业使用,形成高效传输利用的协作链网,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静脉产业体系,布局建设静脉产业园区。扩大再生资源、战略金属回收利用规模,促进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以及污泥、农林废弃物、林区“三剩物”及次小薪材、废旧纺织品和废旧塑料制品的资源化利用。着力支持废旧汽车、废旧电机、废旧工程机械、废旧机床等产品零部件再制造关键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发展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电产品再制造为主体的绿色再制造产业。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平台,促进资源信息交流,规范现有回收市场,增强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提升回收效率及服务品质。(四)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着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特许经营等节能服务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专业化节能、节水服务龙头企业,尽快形成节能、节水服务产业体系。鼓励发展能源计量和审计、能效测试、项目设计、节能监测、信息咨询等节能服务。加快推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大力发展环境投融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绩效合同服务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保险、环境法律诉讼、清洁生产审核、认证评估和教育培训等环保服务业。加快培育一批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推广应用的服务机构,积极搭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的技术成果交易服务、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平台,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水平。专栏 13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节能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工程:实施锅炉房及供热管网系统综合能效提升工程、电机拖动系统能效提升工程、节能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工程和节能装备制造工程,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与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实施节能城市、园区(产业基地)和企业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结合淘汰燃煤小锅炉,加快推广高效锅炉,实施燃煤锅炉“以大代小”节能技术改造,开展烟气高效脱硫、除尘改造,积极开展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示范,扩大省内高效清洁锅炉等设备推广应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实施一批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以工业废水处理、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为重点,支持优势企业提供成套技术装备支撑和运营服务,推动园区资源共享、物料闭路循环利用、副产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实施秸秆饲料化利用推进工程、秸秆肥料化利用提升工程、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实施农田残膜回收加工推广项目、尾菜饲料化和肥料化技术提升与示范推广项目。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程:建立餐厨废弃物产生登记、定点回收、集中处理、资源化产品评估以及监督管理体系;优化资源化技术路线,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加快建成覆盖全省的餐厨废弃物管理网络、收运和处置一体化体系。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继续推进“城市矿产”试点建设。(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成都、自贡、德阳、绵阳为主体形成核心发展区,以攀枝花、泸州、遂宁、内江、乐山、宜宾、广安、资阳等地为主体形成重点拓展区,辐射带动全省其他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核心发展区。成都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建设国家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自贡依托国家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节能锅炉、固体废弃物治理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水污染治理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余热余能利用装备、节能电力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泵阀装备等节能环保装备。德阳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化工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及再制造产业。绵阳重点发展节能家电和废铜等有色金属综合利用产业。重点拓展区。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分布式能源站、节能照明产品、新型节能建材型材,加强共伴生矿资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烟气脱硫脱硝、污水污泥处理装置及处理剂产业链。
专栏 14 节能环保产业布局图九、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以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数字创意向相关产业融合渗透,加快构建较为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链,推进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一)促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媒体服务。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积极发展电子期刊和数字出版、网络视频、网络广播、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社交、手机媒体等新产业新媒体。推进数字媒体产品发布、平台运营的产业化发展,支持数字广告定向推送服务、数字媒体产品外包服务。完善新媒体播控平台和影视内容服务平台,构建新型发布播出体系,引导网络文化消费。支持数字媒体软件平台的开发和服务,构建数字媒体产业生态体系。数字文化产品。支持互动媒体、虚拟现实、三维重构、图形图像处理、动画渲染等数字媒体技术创新,重点发展视频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数字游戏产品,影视动画、网络动画、手机动画和漫画等数字动漫产品,音乐影视、出版与典藏、广告制作、创意设计、社交媒体等数字文化产品。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依托巴蜀文化、藏羌文化等特色文化,创造具有鲜明区域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创意内容产品。支持特色文化产品宣传推广,完善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提高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体验馆的数字化智能水平,加强智慧博物馆和智慧文化遗产地建设,创新交互体验功能,带动公共文化资源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依托我省信息技术发展优势,加大空间和情感感知等基础性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快研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领域先进装备,积极研发和应用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广播影视融合媒体制播等配套装备和平台,开拓消费新领域。鼓励应用数字、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印刷业,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印刷生产线和智慧印厂建设,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按需印刷、云印刷等新业态发展。(二)强化设计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争取将成都创建为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城市,推动筹建四川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鼓励企业设立工业设计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D 打印、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等先进技术,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商业模式和服务设计等。推进设计服务在广告营销策划和品牌价值体系构建中广泛应用。加快建立专业化服务标准和管理体系,搭建工业设计人才和机构数据库与供需对接平台。集成各类创新资源,建设工业设计双创服务平台。人居环境设计服务。基于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提高城乡规划、园区和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和装饰设计水平,加强人居绿色环境、历史文化名镇(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等细分设计,注重文化表达,延续历史文脉,保持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位,促进设计创意在智慧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公共艺术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提高人居生活质量。(三)推进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的应用,加快虚拟现实购物、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新模式发展。推动数字文化创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数字化水平,促进虚拟旅游展示等新模式创新发展。挖掘创意农业发展潜力,提高休闲农业活动创意水平,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乡土文化开发和有机产品认证。推动数字创意在医疗、展览展示、地理信息、公共管理等其他领域的应用。构建数字创意项目资源库和对接服务平台,广泛开展会展活动,鼓励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跨领域交流合作。
专栏 15 数字创意产业重点工程数字创意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工程: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联合的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平台,大力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型软硬件产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数字创意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建设数字创意双创服务平台,打造创新与创业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数字内容创新发展工程:以数字化终端为载体,支持一批精品文化遗产数字产品推广项目,传承推广中华文化、巴蜀文化、藏羌文化和优秀传统美德。支持动漫、音乐、影视、出版、新媒体等数字创意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优秀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丰富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建设文化内容数字资源平台,实现文化创意资源的智能检索、开发利用和推广普及。数字内容双向融合工程:推动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专项支持数字内容领域项目的长效机制,支持建立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建立动漫素材库和作品展示平台、影视动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数字化影视娱乐传播平台,构建国家级电子竞技中心。以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载体,以成都、绵阳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一批四川原创动漫游戏精品和新媒体文化产品,发展一批新媒体渠道和运营企业。中小企业成长专项工程:建设基于云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数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数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中小企业。(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成都为主体形成核心发展区,以德阳、绵阳、南充等地为主体形成重点拓展区,辐射带动全省其他地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专栏 16 数字创意产业布局图核心发展区。成都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成都天府新区、五城区等区域,加强数字新媒体的技术创新和数字文化产品研发,重点发展数字媒体服务、数字文化产品和设计服务等数字创意产业,加快完善产业链,建设全国知名的数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基地。重点拓展区。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和特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工业设计服务等,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数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十、重大行动(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加强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国内外布局,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大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应用,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和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服务机构发展。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试验验证。鼓励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在川设立研发机构,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完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机制,鼓励地方政府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研究平台,鼓励和促进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基础性联合研究。完善产学研用合作和技术转移机制。构建企业为主体、大学科研机构为支撑、创新性金融机构为辅助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创新主体间深度融合。发展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大力推进技术转让中心建设,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其配套细则,加快完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职务发明处置等操作细则。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建立科研成果强制转换机制,完善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制度。改革科研成果所有权制度,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探索在高校及科研机构推行学术休假制度,鼓励科研人员以自主科研成果为核心进行技术创业。探索实施将部分院所改制为公司试点,建立科研要素向市场流动的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国家创新企业百强工程,提高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尤其是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带动上下游产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支持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省内产学研机构与国外研发机构合作,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提升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切实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实落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通过创业创新培训辅导、创新投资、创新孵化等多种方式,支持个人创业、“草根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积极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立体实施社会公共、企业分享和公众互助众扶,稳健发展实物、股权和网络借贷众筹,加快双创支撑平台建设。发挥政策继承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加强各类媒体对双创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骨干企业培育行动。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选择、动态管理的原则,集中资源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发展初具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评估指标体系,激励骨干企业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鼓励骨干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优势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欧美等国家设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平台等。建立骨干企业后备库。以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等为主体,培育一批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研究开发实力强、注重产学研合作、具有一定成果转化能力、成长性好的优秀企业入库。加大对后备库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研发、转化等情况按规定给予财政奖补,支持技术创新活动,并帮助争取国家资源,促进其加快成长为骨干企业。(三)市场培育行动。实施一批市场培育重大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加强对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培育,组织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重点推进以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成套工程施工机械和高性能液压件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以现代中药为代表的生物、以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以节能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为代表的节能环保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作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先期市场培育,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清单。拓展市场空间。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健康产品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发展电子商务新模式。将实施商标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优先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标发展,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四)园区功能提升行动。增强园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网络等公用设施以及连接中心城镇、机场、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集疏运通道,加强园区内部的路网、重点物流、环保和其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工业固废集中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支持园区建设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标准体系、产品检测、公共物流、员工培训、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专业市场和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引导国内外一流的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院、标准检测认证机构等到园区落户或创建分支机构,支持知名专家、学者或团队到园区创业,增强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园区转型升级。进一步探索赋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必要的经济、社会、行政等管理权限和职能,鼓励高新区依法进行用人、薪酬等方面的改革。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等绿色园区,探索建立国际合作创新园。突出园区主导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推动重点园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各地规划布局一批“园中园”,打造一批专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五)军民融合发展行动。健全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机制。探索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转化交易试点、军工科研院所领导干部兼职任职改革试点。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深化军地协调与合作对接机制,将重大军工建设项目纳入地方工业发展布局。培育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大力提升国有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军民融合企业。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军地、军民、校企、厂所等之间的协同创新,支持军工企业与地方科研院校和企业在重点领域创建军民兼容的创新平台。搭建军民科技资源对接服务平台,推动军工与民用科研设施、大型仪器装备、科研基础条件等相互开放和双向服务,开展有影响力、标志性的重大专项联合攻关。支持省属国有企业发起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资军民融合高技术企业。加强军民融合项目建设。依托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核技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园,进一步扩大民口企业与军工大企业、大集团的配套协作规模,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继续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作用,打造军民两用科技成果集散地。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急需,发挥军工技术优势,通过成果交易和面向社会发布军工技术转民用项目指南等形式,引导发展军民通用化程度高的高性能装备、关键部件及基础材料,组织实施产品和服务相关应用示范工程。(六)开放合作行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鼓励外资企业到川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等,申请设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市场换投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引进具有市场潜力和潜在竞争优势的先进技术、知识产权、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大力支持企业跨国经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支持本地企业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活动、设立研发机构、构建研发创新服务平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及申请国际专利,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立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动产业链全球布局。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十大军工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共建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引进重大科技成果在川产业化。支持与港澳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重庆等周边地区开展“近联远引”科技合作。发挥科技和产业优势,依托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以成德绵等地区为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园,提升园区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水平。积极鼓励和支持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到省外投资建设和发展。十一、保障措施(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引导和鼓励各地根据地域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选择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政府在技术开发、人员需求、产业用地及其他市场失灵方面的服务作用,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登记手续,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适时调整阻碍产业发展的监管体制,防止竞争性管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适应网上市场快速发展变化的监管体制。培育企业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创新活动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限制,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构建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和中介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机制。(二)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创新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支撑环境。支持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到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到“新三板”和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交易。支持企业到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发债融资,支持发行双创专项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区域集优票据。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争取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拓展股权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机构设立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因地制宜设计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以知识产权质押进行融资。推进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