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网讯:泸定桥位于县西之大渡河上,修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次年五月峻工。距今已305年。桥身共由13根铁链组成,其中底链九根,扶手四根。每根铁链由862至977节铁环相扣,均由熟铁锻造,每根铁链重1300-1800kg。桥身净空103.6m,宽2.9m。桥东西两端各有桥台一座,全用条石砌就,下设落井,并有生铁铸成的地龙桩与卧龙桩,用以锚固铁链。落井之上建有桥亭,飞檐翘角、古朴大方。西端观音阁下有康熙题写之《泸定桥》石碑,桥东有《御制泸定桥碑记》。解放后,在桥东建有《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1986年在距桥约500米的河西沙坝建成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第一座稳固的大铁索桥,而一改以往依靠笮桥、溜索与牛皮船横渡的历史。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的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壮丽的篇章,毛泽东同志为此而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丽诗篇。自此泸定桥名扬四海。1985年美作者哈里·索尔兹伯里在《长征—一个没有说过的故事》一书中指出:“来自印度、西藏、尼伯尔和亚洲其它地方的旅行者,从这座体现人类独创性的象蜘蛛网一样脆弱的吊桥上安全地渡过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它具有神秘的魅力,隐藏在中国的这个偏僻的峡谷中”。“它是北京和成都同康定和拉萨之间的交通要道。尼泊尔向北京进贡时期,他们运送珍宝的车队曾从这里经过”。由此即可理解泸定桥在亚洲和我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