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网讯:中岩分三岩,三岩各有寺。在下岩临岷江者为下寺,入山约
下寺 依岩临江,以其建造于“慈姥矶”头,旧称“慈姥庙”。或又以其在山之脚,俗称“脚寺”。溪水经其右,竹树荫于后。旧有水月楼翼然江上(久圯)。全寺建造规模不大,有正三殿,侧两廊,前房三间。山门耸立大型木牌坊1座,额题名“名山后绣”4字,日久,风化不可卒读。前三层台阶右侧,有清道光年间“重修正殿”石碑1通。寺于“文革”被毁,80年代中期开始重建。今正殿、前殿及两殿间左右厢房已恢复,中殿未建,山门及配套工程已重新设计建成,额书“中岩”两字。原来额题“名山后绣”四字的山门移至进山路口。正殿左右两侧建有客舍,左下侧建有会议室、娱乐室、招待所和餐厅;右下侧建有茶园、小卖部、办公室,并竖有5通建寺乐捐牌等。
杨慎《夜泊》诗云:“夜泊中岩下,扁舟对万峰。一星高岸火,几杵上方钟。水落滩声急,云低雨意浓。何人吹铁笛,潭下恼鱼龙”。(《蜀诗》)
中寺 位于中岩主峰“慈姥峰”之半山,旧名“景德禅院”,规模形制居上、中、下三寺之冠。寺基宽阔。巍峨雄敞。殿、堂、楼、阁大小共数十幢,无不建造恢宏,雕饰精美。主要建筑依山形地势配置为5个台阶。第一台为山门。橙黄色围墙,门前照壁上是五彩缤纷的瓷浮雕,中嵌一个大“福”字。花草竹木,浓荫着整个佛寺殿院。第二台为“四大天王殿”。中矗大型石碑坊,左右2座砖浮图(也称字库)。殿中主供“弥勒佛像”,两廊塑“四大天王”。第三台为“大雄宝殿”。正中奉释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贤2菩萨,两侧列十六罗汉,左右壁画绘“西游记”故事16则,精妙绝伦。大殿之后,第四台为“藏经楼”。内藏“大藏经”全部经卷以及历代名贤游览中岩留下的字、画、题咏等苏裱绢卷不计其数。第五台为“药师佛殿”。供药师“琉璃光佛”像一尊。此外,第三台阶两旁,左有客房10数幢,设300余铺位;右为两座大天井套四合院,内设客楼、斋堂、佛堂、精舍、方丈室、住持室、僧房以及花圃亭榭等等。“文革”中,寺宇文物尽毁,只残存僧房一角。现在,经过恢复和改造更新,已重新建成““药师殿”及“藏经楼”;于原“四大天王殿”废墟上改建碑廊2通;并将县城内原文庙“大成殿”搬迁来此,拟在原“大雄宝殿”旧址上建成“含宏光大”的“中岩博物展览厅”。
余子俊《中岩》诗云:“步入中岩日已斜,老僧锡杖入烟霞。呼童净扫维摩石,留客频煎石笋茶。宝鼎香浓添柏子,胆瓶春色上梅花。倚栏看罢三峰笋,始信招提景最佳。”
上寺 又名垂拱寺,始建于唐末。相传岩下有龙听僧讲讲此,由此建寺。建筑规模,包括石笋峰四周几通殿院及“翠微”峰顶的玉皇楼(俗称顶寺),高踞“尊者岩”上,为“古中岩”胜迹。寺中正殿供奉诺巨那尊者瓷像一尊。明余承恩言:“尊者像出自古妙陶手,法像神异,非寻常塑刻所及”。可惜今已不存。寺旁三石笋及宝瓶峰拔地而起,石迳高峻宛曲,泉从两山而下,颇尽林壑之美。上寺右侧不远处有一石室,即诺巨那尊者庵,旁为东坡读书楼。寺宇今已全毁,但遗迹犹存。东坡读书楼已改建成读书亭。露天观景台亦已整修。
王一麟《古中岩》诗云:“数里浓荫一径幽,谁知山郭有蓬邱。藤牵绝壁头陀众,苔映欹崖古篆稠。风送泉声惊梦蝶,云生洞口起潜虬。日高正是闲僧睡,两寺钟鸣尚在楼。”
旧时,中岩香会,例于新岁正月举办,上元至十五为正期,到时各寺殿铺设一新,钟鼓齐鸣,香烟缭绕,城乡民众邀约而来,玩景礼佛。小吃小饮,座无虚席。朝山拜佛,有自邻县来者,尤以居士婆婆为多,由引香师导引,各寺焚香,口呼佛号,捐资纳福,盛极一时。今已无香会,但每逢春节或其他节假日及盛夏暑季节,游人极多。亦有外地居士结队而来捐资纳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