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网讯:进入佛来山下南大门,可见三潭碧水。第一潭叫“洗尘潭”,中间稍大一点的潭为“映佛潭”,最后面的潭叫“净心潭”。
说起这三潭,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据传,普贤菩萨乘白象由峨眉山而来,走到淯江边,看到一座由北向南的诸峰似一睡佛,显有佛性,很高兴,又看到山下有三个潭,清沏见底,于是先在下面潭中洗浴坐骑。于是以后朝山的香客就在此洗尘、净手,准备为菩萨烧香拜佛,因此洗尘潭得名。三潭原来宽广达20余亩之阔,东西各建桥、堤、涵洞相连,现在洗尘潭与映佛潭被涵洞一分为二,成了东西二池,池面如镜,林木与佛来山倒映于潭中,相映如画,三潭被翠绿红莲和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所环绕,潭边垂柳成荫,蝉鸣于刺桐上,池中莲花肥硕,红莲绿荷,满池生彩。如果在夜晚,风静天高,朗月映池,则更是一番良辰美景之景象。
其实,欣赏“三潭映月”的景色只是一种境界。因为这个景色还有一层深意隐含其中,就是佛教的寓意。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因为被生死和各种名利烦恼所困扰,而没有发觉自己的“佛性”,这正是正刘玺在《寄怀华旭山人》中感叹的“愧你平生无道气,晓钟痴坐名利关”那样,陷于在生死名利的尘埃中不能自拔。然而,只要到了佛来山下的洗尘潭,就可以洗去人间的生死名利的尘埃,心中就可以有了佛性,就能在映佛潭中看到佛来山的倒影,再到净心潭净心,达到一种清净的境界,即梵语称的“三摩地”或“三昧”,汉译就是正定、正受,通过正定而得到正道,进山见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