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网讯:很早以前,峨边交通极为不便,尤其是大渡河天堑,把两岸完全阻隔,人们无法互相往来,传说在明末清初,核桃坪(今沙坪镇红星村)住的等美土司家,把女儿嫁到黎州(今汉源县)邵土司家去,因沙坪这段河上没有渡口,不得不绕道毛坪、五渡、沙湾,走了七天七夜之后,才在嘉定城边过了河,可见那时峨边的交通是多么的困难。据旧县志记载,古人对峨边交通的描述是:“鸟道天连,蜀栈高危,于斯析矣”,“迂回绕越,商旅咨嗟,滞碍交通,莫此与甚”,“道凸凹,多窄狭,行人苦之”。这就是对古时候峨边交通的真实写照。
沙坪渡口(曾又名中镇渡)的开通可算是开启了峨边水上交通的历史先河。沙坪在解放前乃至古时候,这里并非是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小小的货物集散地,后演变为场镇。当初的沙坪场就位于今天的老街,沙坪渡口码头分别在北岸和南岸,北岸码头在小石母(原东风木材厂钢索吊桥桥头左上方约
据传,自渡口开通后,在这码头上曾发生过许多纷争和轶事,为弄清这段历史,笔者曾访问过沙坪镇双河村塘坊已故老人杨春焰。老人说他自幼就在渡口码头上玩耍,夏天就在码头边上洗澡游泳,曾耳闻目睹了渡口码头上发生的一些奇闻轶事,对过渡的危险性也记忆尤新,他听前辈人传讲,沙坪古渡大略兴于前清时期,当时到大堡的古道开通后,沙坪渡口就成了乐山至峨边官道上的一处重要渡口,到了民国时期,无论官员还是商旅往来都必经此渡,这样一来,过往的人多了,乘船的人也就多了,慢慢地人们就把这里叫“船河坝”。当时,虽然有了渡口又有船,但来回乘船也不是很方便,每天开船只有来回两趟,船夫要日上三杆才登船,客舱满坐才开渡,来回一趟需花费半天时间,误了时间就只能等待第二天,特别是七、八、九月的洪水期,如大渡河涨满架水(特别大的洪水)时还必须封渡停船。光绪三十年(1904),大渡河涨大水,连续停渡8天才开渡。那时的渡口码头及船只条件都比较简陋,渡口河面较窄,水流湍急,在北岸开船时要由12个船夫喊着“嗨呀咗来!哎咗…哎依咗来...!嗨咗……嗨呀咗来...!哎咗...哎依咗来...!嗨咗...!嗨喳...嗨喳...嗨喳...嗨喳......(一般遇到陡滩,水流湍急需要大家一齐用全力拖船时才喊嗨喳...嗨喳...)的船工号子,用纤绳把船从小石母拖至油恍石即大渡河大桥上的成(都)昆(明)铁路沙坪二号隧洞处方能撑舵,然后向老街码头驶去。从南岸开船也要采用同样方法,将船拖到距大渡河大桥南岸桥头约
解放以后,码头和渡船由人民政府接管,渡船由两艘小船改制成两艘大船,每天来回开四趟,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过河需求。对坐船过河的乘客不再分官商和百姓,一律收取5分钱的过河费,收的过河费作为集体收入;渡口附近的四乡百姓也不再承担缴纳禾粮的义务,对船员实行工分制,凭工分参加集体分配。1974年7月东风木材厂钢索吊桥在渡口建成后,渡船的身影才在船河坝慢慢消失,淡去了它数百年来所承受的纷争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