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网讯:
一、历史的回声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唐大中七年为剑南东川节度使书记时,游览了川西北不少名胜古迹,直抒胸臆,触景生情写出了一些好诗篇,其中,有两首他极满意。一是《嘉陵江》: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若到阆州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另一首是《翠云廊》:长廊郁翠柏,斜阳照五津。景阳仍风雨,苍茫古栈云。剑南关山阻,何意沉香亭。由来争战地,龙须雨霖霖。
一山一水,概括了川西北自然风光。大概“翠云廊”的美名就始于公元853年的诗人笔下吧。
根据考古史料,翠云廓蜿蜒三百余里的古柏,多数是天然森林,少数是人工栽植。明清时定名的“翠云廊”为三百余里,自剑南至阆州,西至梓潼,古柏数万株。实际古柏绵延不止明清的三百里,至低有七八百里,下自梓潼县七曲山以南,剑阁以北至勉县,都是林峦叠翠;荫郁苍莽的自然柏树森林。
我们先辈深深知道“林龙多益”,“商贸疲途而憩、军马长奔而养”、“树水相依”,即有树就有泉水或水凼,“沙石有树而固”。唐诗人李德裕《剑门铭》:“翠岭中横,黯然黛色;树若旌屏,以卫王国”。王维诗云:“雾中远树刃州出,天际沉江巴字回”。后蜀王衍也有“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的名句留世。
二、古朴多姿的自然生态
这三百里翠云廊,在剑阁县内,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呈由北向南的长椭圆斜面,是由龙门山至剑门关,北接秦岭的剑门山脉尾峰,山岭密布,沟壑纵横,境内五子山海拔
翠云廊在清代嘉庆时普查有古柏三万余株,1997年再逐株(除
330里翠云道上皆有柏树;然集中成林的有梓潼七曲林区,道西有300亩左右,古人题名曰:“晋柏穿云”的晋时张亚子手植,树高超五丈的柏树林两千株,如青龙横伏、俯视潼江。清人孙恕诗:“老柏参天合,人行翠幄中”。再是唐明皇幸蜀闻铃的郎当驿,有东山万株幼柏,成为一望无涯的横断青峰。剑阁林区是“道行林香拂,百里不见天”,有名的景观长廊有十余处:如:犬堂垭长廊、二包岭长廊、汉阳柏长廊、羊头山长廊、大柏树长廊、五里坡长廊、摸银洞长廊、翠屏峰长廊、牛头山长廊、姜维城长廊、诸葛坡长廊……“廊廊如古洞,不知天地长”。阆中古驿道有大路梁长廊、黑水潭长廊、长木岑长廊、阆中王长廊、王家坡长廊、风地长廊、落下闳(天文学家)长廊。
翠云道上古柏千姿百态、古人以形状赐名的有:孔明柏、皇叔柏、张飞柏、关圣柏、子龙柏、马超柏、姜维柏、太子柏、魏延柏(因翠云廊是三国蜀汉六出要道,故多以蜀汉人物定名者多),还有孪生柏、插翅柏、乘凉柏、拴马柏、石牛柏、木流牛马柏、公孙柏、养身柏、木瘤柏、岔路柏、鸳鸯柏、驿道柏、七星柏、关刀柏、上亭柏、明皇柏、关上柏、长寿柏、武功柏……树型特大的是梓潼柏林湾巨柏(编号为2081号)胸径
翠云廊总土地面积约800万亩,据林业专家调查;林业用地至低也在50%以上。剑门关以北地层属侏罗系地,以南属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的松散堆积层;虽岩石多而坚厚,但地表皆有
翠云廊的林木以柏树为主,北部以落叶宵杠林、铁坚油杉、杉木、枫香、杨树为主,极少樟木、楠木、山茶科。中部增加桤木之类的香樟、榆树,南部(梓潼地区)增加了些裸子植物,如银杏、桦木、桤木。经济林木也很丰富,如核桃、板栗、油桐、梨树、槽子、银杏、油茶、苹果、枇杷、樱桃、枣子、李梅梨、桑等。药材也极丰富,如桔梗、杜仲、枸杞、野官桂、柿子、漆树、黄柏等等,梓潼还引进热带和亚 热带的香蕉、柠檬等。翠云廊处在四川地广人稀、没有大型工厂、矿山的环境中,无论空气和水质都属一流,故有些学者身临此境说,不仅是翠云廊,而是碎银廊,我认为丝毫没有夸张。
翠云廊林区的野生动物,在“大炼钢铁”前,有人称“野生动物除高寒、热带动物外,算百物园”。最近二、三年大大减少了。原有虎、熊、獐、熊猫、鹿等,现在龙门山大断裂层的深谷和高山的百里无人烟处,仍有豹、猴、野猪、九节狼、野牛、野羊、獐子、大灵猫出没,沿翠云道两侧山区还有野鸡、野兔、水獭、画眉、金鸡、猫头鹰、苍鹰、啄木鸟、布谷鸟、山鹊、八哥、松鼠等及部分水产动物,不愧有诗道“天生万物金牛道,一生不枉此地游”。
三、绵亘三百里,胜迹叠叠重重
翠云长廊名胜古迹,以三国蜀汉为主,真是“三步一楼,五步一阁”,重重叠叠,景景相连。从绵阳市的蒋琬祠墓、二刘富乐堂起,连绵不断,直抵阆中。梓潼存:卧龙山的葛山寺、孔明泉、军粮库遗址。《舆地纪胜》记:“葛山,在梓潼县西二十五里。诸葛北征,常营此山。”葛山尚存诸葛亮屯兵练兵的山寨四道(东南西北)寨门,南寨门存石门石联,云:“纶巾羽扇驱司马,神兵逶迤达卧龙”。西寨门石联云:“千年至此无惊恐,万宝从今喜告成”。南寨门人下200余米有诸葛亮养子、随亮出征而死于此山的“都驸马诸葛乔墓”;墓侧有“孔明泉”,泉水数百年涌流不竭,可供百人饮;隔数里之西南有诸葛亮北征的后囤粮仓(尚有石掣文可考,字有剥落),这三处诸葛遗址已逐步修复。七曲山有关圣殿,铁铸金脸关公,高七米,威严而秉直。演武乡的翠云道旁,有诸葛练兵的演武场”及阳沔戍,传有张飞战张郃的瓦口关,还有刘备乘白马路过梓潼的“御马岗”。这些遗迹,大多列入重点保护。
剑阁现存:诸葛亮开凿的阁道(栈道)及立之乏吓肋儿,刘关张敛楼二堋三复,今“天下雄关”隘遗址。剑门关鼓楼三塌三复,今“天下雄关”匾额,仍然刻在“古剑门”的顶楼正中,使人忆起“一将挡关,万夫莫开”的雄姿。今营盘嘴的姜维城及姜维墓,已按原貌复原,墓碑刻“汉大将军姜维之墓”。碑联“志在中原费尽平生胆智,神楼剑阁永昭万代英灵”。在墓前读此联,令人回忆书中姜维的忠勇风度。剑门关内古迹左侧还有姜公祠,有石联:“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丹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花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剑门关外七里坡,坡上秃耸出一山包,人谓“钟会故垒”,在此钟会与姜维大战数十回合,下边战场小坝犹在。由古城普安镇北去
广元市和阆中现存:古葭萌关(昭化古城)尚有马超归降刘备的文字记载,也有蜀将张翼、关索与钟会、邓艾在此战斗过的战场及碑刻,有在土箕坝的鲍三娘(关索妻)墓,有汉大将军姜维墓、“姜维拜水井”,北山顶有拒魏的“天雄关”关隘,至今城墙全在,街房及城署建筑古色古香,法国人伽兰撰文称之“世界古城”、“中国古堡”。朝天镇的“筹笔驿”,乃刘备将作汉中王前屯兵之地,驿站后有蜀汉营盘、旗杆坪、练兵坝、现在名叫“军师村”,后人修的“汉王庙”,因原有的“集贤堂”、“中军殿”、“天贡堂”被毁,近人高明写的《筹笔院碑记》中叙述较详。
阆中张飞庙、张飞墓保存完好,古建筑由文物部门定期维护。由南从墓亭侧石拱门拾阶而上,就见十余米高的墓冢,隆然高起,墓周细纹条石镶砌,墓侧有石柱楹联:随先主逐步小原,北征南战,地只两川称帝业;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墓穴内端坐张飞造像,头扎紫巾,内着重铠,双目圆睁、目光灼灼,豹头环眼,燕鸽虎须。张飞庙又名桓侯祠,在城西、内塑张飞像,古朴厚重的“敌万楼”矗立庙前,还有近人塑的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