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卫常凿湖的说法,最早见于明朝曹学诠《蜀中名胜记》,在新繁县(先并入新都县)目下,“志云,卫湖,蜀汉县令卫常所开,在学宫后”。
清道光二十四年县令张奉书重修县志,序中以卫常非新都县令,乃繁令,桂湖非卫常开凿。他在《重修桂湖记》中直说:“县廨之南,有桂湖,广四十余亩。波光澄澈,为有明杨升庵先生遗迹。”这是现在桂湖为杨氏花园的最早依据。从嘉庆十七年到道光二十四年,桂湖的起源由三国缩短到了明中叶。张奉书在桂湖的研究上,有功有过。功在推翻卫常凿湖说,过在倒洗澡水连婴儿一起倒,轻率地割断了桂湖在明杨升庵以前的全部历史。
今桂湖所在的新都镇,据地下考古发掘,先老城里的文化遗迹起自隋唐。而桂湖南侧,饮马河南岸(桂湖南侧之河)一线则累有商周秦汉以来的文化遗存出现,这证明了桂湖南侧自古以来一直有一座区别于新都故城的城镇,这也是隋代迁县城到现址的原因。
那么这个人口聚居地又叫何名呢?《风俗通》说:“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亭吏旧名负弩,改为长。“《汉书、舆服志上》记:”驿马三十里一置“。《南齐书、晋安王子懋传》:”粮食最为根本,更不忧人仗,常行视驿亭马,不可有废阙“。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说明汉有里亭、驿站设置,从南齐到隋唐已有比驿站规模大的驿亭。(驿站按制只有两间房,见《后汉书、舆服志、刘昭注》)《剑桥中国秦汉史》说,东汉“亭由负责维护法律和秩序的亭长管理,亭长还负责维持邮亭”.他的总部既是捕役住地,又是官办的驿站”. 笔者认为驿站古桂湖所在地应是一个东汉的亭,汉以后的驿亭,清人则认为是广汉驿。
隋以前,新都城在古蜀国故都,距进址东北二十里,今桂湖所在地应为当时广汉郡到成都的最近之路。清代人就认为这里是“广汉驿”,并在桂湖门口恢复广汉驿,立“古广汉驿”石碑。新都道光县志说:“新都广汉驿在县署左,因广汉郡得名”(新都县汉时属广汉郡)。广汉县本地则古无“广汉驿”。乾隆十一年《汉州志》:“汉州旧有夫站而无驿传,雍正六年,减新都、德阳马各六匹,设为腰站驿,在县署内东首”。嘉庆十七年《汉州志》说汉州腰站广汉驿,旧设马十二匹……广汉驿西至新都县广汉驿,计五十里”。
由此,可认为古代桂湖的起源,应上溯至东汉,清人认为的古广汉驿所在的天然湖,则应是今桂湖的最早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