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甲,素有千年麻羊乡之称。 黄甲镇地处牧马山腹心地带,土地肥沃,水草肥美,是理想的养殖放牧之地。
黄甲麻羊以肉嫩不腥,色鲜味美,皮肠杂烩具有滋阴补肾之效而走俏全国,被喻为“全国第一羊”,每年都有数万公斤黄甲麻羊肉远销海内外。
黄甲麻羊养殖,可以追溯到黄帝,发展于蚕虫,繁荣于当代。
黄甲麻羊养殖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并发展到一定规模进而形成了产业。到了蚕丛时代,在众多山羊品种中,麻羊以绝对优势生存了下来。三国时期,刘备在成都建立蜀国,黄甲成为发达的农牧业开发区。到了近代,黄甲麻羊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黄甲党委政府把麻羊生产确定为镇域特色经济,着力打造特色麻羊产业,有力地促进了麻羊产业的发展。如今,黄甲镇年出栏麻羊3.5万头。
有关黄甲麻羊的传说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牧马山下住着一户姓元的人家,家里有兄弟三人,父母早丧。兄弟中老三在八岁时,由于生活所迫,只好到财主家去放羊,而且每天还要接送财主的儿子上下学。放羊娃的日子很苦,冻饿时只好捡一些主人家丢弃的羊杂、羊蹄等煮来充饥。没想到元老三的身体竟因此而长得结结实实。由于元老三天资聪颖,又好学上进,在他接送财主儿子上学期间,耳濡目染,学到不少东西,最后读书、识字、写文章竟超过了财主的儿子,一时名噪乡里。
后来在乡亲们的资助下,元老三赴省城参加会试,没想到竟中了举人。发榜之日,当喜报送到元老三住的破草屋时,他正在用砂锅煮羊杂充饥,那鲜香的味道竟引得报喜的人口水直流。从此,黄甲人便学着元老三将羊杂等下脚料用来烹制鲜美无比的羊肉汤锅,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而黄甲羊肉的美味,不仅由于这里的麻羊本身品质优良,肉质肥美,镇上的一口老井——八角龙眼井也是功不可没。
这八角龙眼井,据说是经高人指点,审其形势,察其气性方才打成。而后人环视八角龙眼老井四周的山,也果真隐约可见八条山脊向龙眼老井聚来,仿佛真有八条神龙向这里吹气,似有八条山脉之仙水向这里喷射,神秘非凡。而人们用这口古井中的水来煮羊肉汤,汤色雪白,香气浓郁,羊肉味道也更加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