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那一辈的主妇,会做很多东西:豆瓣酱、豆豉、豆芽、萝卜干、榨菜、大头菜……到了我们这一代,也就勉强会泡点泡菜了。
说一下我理解的酸菜和泡菜的关系。广义的酸菜,就是泡菜,包括用所有蔬菜泡出的菜:泡萝卜、豇豆、白菜帮、苦瓜等等。在有的地方,就把泡菜叫做酸菜。这东西在四川可以说家家有,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用红油、味精将泡菜一拌,是少不了的下饭菜。现在虽然它们退居到点缀餐桌的地位,还是不可或缺,四川人通常在宴席末尾,吃饭时会配一小碟来解解油腻。
狭义的酸菜呢,也属于泡菜,不过专指用大青菜做的泡菜,川菜菜名中凡有酸菜二字的,说的就是它,用冬天上市的那种叶子特别阔大的青菜做的。那种青菜新鲜时吃,清香中带些苦味,吃了人很精神。买回两三棵,叶子一匹一匹掰开,晾几天后,菜叶变软变蔫了,洗净晾干,放进泡菜坛,和别的泡菜做法一样,坛水中加盐和酒,如果还想味道丰富些,还可以加姜、红辣椒、花椒粒。泡一两个月就可以吃了,泡的时间越长,味道也越浓,到了当年夏天,正是大吃特吃的时候。去,和盐、酒等拌好密封就可以了。
冬天的青菜,变成夏天的酸菜,颜色变成黄褐色,像是另一种菜了。从坛子里取点出来切丝,可以做成一道道解暑的酸菜汤——酸菜粉丝汤、酸菜小白菜汤、酸菜肉丝汤。当然也可以把这几样东西放在一起做汤,风味更佳。还有开胃的酸菜胡豆瓣汤,当然胡豆瓣一定要多泡多煮,煮出豆沙的感觉。
酸菜切碎和着肉末用油炒,是下稀饭的理想菜品。
记得古卧龙桥街有家面馆,那里的酸菜肉丝面很好吃,汤很宽,面的火候掌握得很好,软硬恰到好处,特别是那酸菜很好,酸味和咸味也恰到好处,点到为止,一点不过分,整个一碗面清清爽爽,看着就有食欲。
在成都一些偏僻小街上,几年前有卖酸菜豆花火锅的馆子,三元钱一人,豆花随便加,加其他菜也很便宜,花很少的钱,几个朋友也能三五一桌,吃个尽兴。
酸菜做出的大菜,有酸汤鸭、酸汤肉片……最流行的要算酸菜鱼了。油在锅里烧热了,下蒜瓣、姜片、花椒炒出香味,再下切好的酸菜翻炒,加高汤,放入鱼头,加料酒、盐、胡椒熬,再将用蛋清和豆粉裹好的鱼片加入汤内煮开,酸菜和佐料,还有鱼的滋味充分混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起锅。汤色奶白,加蒜米葱花,再淋上一勺跑过泡辣椒的油,就可以香喷喷地端上桌了。亲朋间的家宴,这样的酸菜鱼往往是最受欢迎的。至于辣的程度,可以随意掌控。
在东北吃过那里的酸菜,是用大白菜腌制的,也还好吃。西南东北,两种酸菜,原料、做法不同,味道也不一样,都尝一尝,倒是件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