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乡招商网讯:元通乡位于仁寿的东北方向,1935年建元通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海拔高583—985米,位于亚 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夏季降雨量大,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有荒山坡地可开发利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元通乡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辖设石岩、红色、勇敢、天井、武胜、韩家、周家、吴家、友谊、永革、全胜、坚强12个行政村,122个经济社,总户数5146户,总人口20128人,其中男10360人,女9768人。元通乡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崇州元通古镇。据历史资料记载,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从苏州乘船沿长江来到四川,随长江支流岷江来到风景秀丽的元通镇(今名),诗人游完当时的集镇后,为集镇仅有四条街道留下了名垂千古“东盛、双凤、麒麟、增福”街名,在元通上场有名古刹圣佛寺留宿,并留下了歌颂元通风景美好的诗篇。诗人在寺的一天早上聆听了当时圣佛寺住持的佛学讲演后,对住持说:住持听说过西域的佛经吗?住持说:没有!范成大把唐朝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回来的故事,以及西域佛经的博大精深向圣佛寺住持做了介绍,圣佛寺住持深感西域佛经的伟大,于是在念佛堂上派了聪明的圆通小和尚随范成大乘船从都江堰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宋都府长安,拜于玄奘大师名下潜心学习西域佛经。圆通小和尚经过20多年的精心研究在中年时期回到了四川故乡圣佛寺。圆通大师后来在圣佛寺对西域佛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博学经深,并写出佛学专著(此经书有四大卡车之
多,于20世纪40年代藏于光严古寺,50年代转藏于今四川博物馆)。由于圆通大师研究西域佛学到了至高无上境界,圣佛寺后来成为川西第一禅院,由于圣佛圆通大师圆寂于99岁,后人为了纪念他对西域佛经传到四川,将寺改为圆通山长寿寺,并且在文井江上修了长寿桥——川西第一廊桥,将靠长寿寺的街道命名为长寿街,到了民国人们为了书写方便将圆通简写为元通。元通乡亦以此为名,袭用至今。另一种说法,“元通”来源于古时商品交易货币流通活动之中,取其“元宝通畅”之意,寓意商贸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