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县境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46公里,总面积1219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叠,3大山系9座大山成“川”字形排列,大小2500多条沟道纵横交错,呈千沟万壑之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1521米,最低海拔511.9米,年均气温9.5℃,年降雨量在500㎜左右,十年九旱,是雨养农业县。全县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辖2镇5乡,79个行政村,314个自然村。
永和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临汾地区西北隅,吕梁山南端,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2镇9乡,永和东邻隰县,南连大宁县,北与石楼县接壤,西与陕西延川县一河之隔,自古就是秦晋交通要道,永和县属晋西高原的组成部分,梁峁重叠,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千米以上。境内山脉分为三支;县城西部一支以四十里山为最高,海拔1399米;县城东部一支地势高亢,海拔在1500米以上,茶布山海拔1524米,为县内最高峰;县境南部一支,海拔也在1500米左右;西部黄河岸畔,海拔在 600米以下,境内河流除黄河纵贯西境外,还有芝河、桑壁河、均属黄河水系。
永和,西汉属河东郡地,北齐为永和镇,北周置临河郡及临河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永和县属隰州。后县名未改,沿用至今。
永和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一九二六年就建立了党的组织。一九三六年,毛泽东主席、彭德怀总指挥、****总奉谋长曾率领东征红军中路军,从石楼北营房村转战永和赵家沟。并在赵家沟召开了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议,做出了“回师陕北、联蒋抗日”的英明决策。在此期间,永和有三十多人参加了红军,并在县城建立八路军兵站。
永和县-行政区划
全县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辖2镇5乡,79个行政村,314个自然村。
镇:城关镇 桑壁镇
乡:打石腰乡 坡头乡 西庄乡 罢骨乡 阁底乡 泊洋乡 交口乡 南庄乡 署益乡。
永和县属晋西高原的组成部分,梁峁重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千米以上。境内山脉分为三支;县城西部一支以四十里山为最高,海拔1399米;县城东部一支地势高亢,海拔在1500米以上,茶布山海拔1524米,为县内最高峰;县境南部一支,海拔也在1500米左右;西部黄河岸畔,海拔在 600米以下,境内河流除黄河纵贯西境外,还有芝河、桑壁河、均属黄河水系。
永和县气候冬季长而干寒,夏季短而高温多雨。年均气温9.5℃,一月零下 10℃,七月23℃上下,年降雨量 525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 175天。全县现有耕地19.6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梁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药材、红枣等。近年来,新发展了蚕桑和果树、核桃树。荒山造林二十三万亩,占宜林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八点三,四旁植树一百八十万株。省人民政府先后授予林业生产先进县和山区建设先进县的光荣称号。工业企业均系解放后新建,主要有发电、采煤、化肥、酿酒、陶瓷、建材、印刷等生产行业及副食、皮毛加工业。畜牧业发展以绒山羊、小尾寒羊为主,饲养量10万只左右。羊群在我县境内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其肉质鲜嫩可口,无腥味,是上等美味食品。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域小气候使这里盛产的红枣、核桃、绒山羊、小杂粮、蓖麻、酸枣、野生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品质上乘,闻名遐迩。尤其是永和红枣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以核小、皮薄、肉厚、天然无虫、无公害、无污染而久负盛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有机红枣产品认证,是全国无虫红枣第一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称号。目前红枣产业已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红枣收入占到农民经济收入的43%。另据探明,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煤层气等地下资源,煤层气储量约为480亿m3。
境内交通虽有城关通往隰县的支线公路及城关通本境内乡村简易公路与大车路多条,但交通不便的落后面貌还未得到很好改善。横跨东西的永和关黄河大桥承中接西,不仅是临汾市通往延安的便捷通道,也是连接华北与西北地区物流的重要门户。境内县乡公路四通八达,328省道穿境而过,省级沿黄干线二级公路贯穿南北。
红军崖永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独具魅力。这里是人类文明的鼻祖伏羲的故里,相传伏羲在黄河岸边的乾坤湾观天象、察地貌,发明了太极阴阳图。目前,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黄河乾坤湾为重点的黄河文化旅游、以绿色产品采摘为主的生态旅游的格局初步形成。规划出八个旅游资源开发对象:永和关资源群、乾坤湾资源群、仙人湾资源群、楼山资源群、望海寺资源群、阁底资源群、芝河资源群和四十里山资源群,其中乾坤湾资源群为核心资源,位于全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晋陕大峡谷之中,是九曲黄河的核心景区。2007年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永和黄河蛇曲(乾坤湾)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永和乾坤湾被列为全市十大特色旅游景点之一。
永和县县名的来历是根据永和关而来的,而永和关,原来不叫永和关,而叫白虎关。相传,从前这里有位秀才进京赶考得中榜眼,因政绩显著,青云直上,后来一直做到宰相,他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学识渊博,深得皇上宠爱。有一天皇上传旨要与宰相共议国事,交谈中皇上问:“爱卿家住何处?”宰相答曰:“永和白虎关“。皇上大怒立即从龙椅上起来说:“放肆!寡人本是白虎星,你却在白虎关,这不是诚心欺辱寡人?”即刻命左右,将这位宰相的乌纱帽摘掉,贬之乡野,永不任用。从此白虎关再没人敢叫了,白虎关也就改名叫做“永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