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古时称为安邑,因我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号称“华夏第一都”。夏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偏东南,中条山西麓。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太三公路穿境而过。 全县总面积1352.6平方公里,地貌为“七山二川一丘岭”。共有耕地59万亩,总人口34.27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占93%;行政建制6镇5乡、256个村委会、812个自然村,夏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是嫘祖养蚕、大禹建都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较多。现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和革命遗址共69处,其中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6处。其中主要有:温泉疗养院、司马光祖墓等。夏县是革命老区,又是传统的农业县。战争年代,先后有1258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解放后,夏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创建家园。50年代,四旁绿化名扬全国;70年代,棉花生产誉满中原,成为华北第一个亩产百斤皮棉的先进县;90年代,节水农业成绩突出,被列为全国总理基金节水农业示范县。
近两年, 夏县狠抓农业、大办工业、主攻财政、夯实基础,在工业、农业特别是道路建设方面成绩突出,战果辉煌。全县经济正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
全县地形复杂,山峦重叠,丘陵平川起伏交错。东有中条山护卫,西有稷王山把守,鸣条岗横卧其中。整个地貌为东西长,南北窄,东面高,西 面低,中间平,山地多,平原少,海拔在250—1583米之间。总面积1352.558平方公里,有“七山二川一丘陵”之称。其中东部为中条山区,地势高峻,石多土少,面积为874.8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4.68%;峨嵋岭从北到南,鸣条岗横贯其中的丘陵地区面积为1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61%;涑水河、青龙河从县境穿过,流经地带为平川区,面积347.7平方公里,占25.71%。总耕地面积69.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4%。其中水浇地36.3万亩,占总耕地的52%;山区耕地面积130700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8.8%;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2亩。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7人,多数人口集中在平川地区。
县境内基岩露头均分布于东部,即县城、南关村--三坡底一线以东,横跨斜贯整个中条山中部。地层自西北向东南,由老而新。各时代地层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宽条带展布,自县城之东至泗交,宽约15公里,主要为太古界涑水群古老变质杂岩分布;自泗+交向东至架难能可桑--洞沟一线以西,宽约15公里,为下元古界中条群,包括店头亚群。本县亚群和担山石亚群依次分布,再向东南至黄河境。其主要地层有中元古界长城系梦公组,白带墙组,北大类组及崔庄三教堂组,以有夏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各统、组和上古生界石灰系中、上统,二叠系下统及上统的上、下面盒子组地层。县境内西北部均为新生界第四前松散沉积物覆掩。
自县城向西北至禹王城主要为全新统洪积物;禹王城至水头间主要为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水头至县境内西北角主要为新统坡积洪积物。县东部为中条山断拱中断,总体身绕为一地层向东南倾斜的单斜构造。但也发育有一系列的区域性北斜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中条山西北侧南晋--王峪山前大断裂带,有多条较小的断裂平行组成,此处还有潭家坡压扭性逆断层,李四沟张扭性平推断层,康家岭--郭峪压扭正断层,架桑--洞沟压性正断层,文家峪压扭性逆断层,西北庄--奇峰断裂带以及祁家河断裂带等。西北部为运城新生代断陷盆地东北部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