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从公众视线消失一年有余的前央视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受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调查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始终摆脱不了雾霾的笼罩,雾霾也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说教,自然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伤害也不只是柴静一家在承受。也许有人会说,柴静之所以选择拍摄宣传片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媒体人,将柴静的行为称之为伟大或许过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但是也绝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的记者身份还是现在的母亲烙印,都无法掩盖其追求真理的社会责任。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步,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以前我们会说向沙漠进军,向太空漫步,现在却被雾霾打的措手不及,难道我们未曾发现它吗?不是的,每个人都看见了,可怕的是都当做并未发生,我们不缺少随声附和阿谀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较真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中,柴静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也从来都不是主流,但历史也正是由一个个人类的个体所创造的。雾霾的治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但此时个人的影响却超过了环保部门,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
社会共识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却体现在一朝一夕的细节上,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还好,在雾霾肆虐的这几年,大量科研机构、公司实体、环保工作者以及个人,都在为“除霾”而努力,现在缺少的是国家环保战略的出台和执行!只要国家重视起来,相信身处“十面霾伏”中的每一位中国人,都会行动起来,那时候,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就会回来!
在空气净化领域,上海屿邦集团早就发现雾霾对人体的巨大危害,屿邦的科研团队终于在2013年成功研制出第五代空气净化产品:多离子空气微化处理系统。其彻底解决了居家室内、车厢这类小空间除霾、PM2.5、甲醛等各种粒径的有害物质的难题。
多离子空气微化处理系统,这项采用负离子中和、降解、沉降空气中有毒有害颗粒物、PM2.5、气态化物质,最终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百万计的家庭和车厢环境污染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抗霾路上,柴静并不孤单,至少屿邦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