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難得的教材
保持理性的思維
秦董對此次全球經濟危機進行了精闢的分析。秦董認為,此次危機發生在08年,但其導致的衰退在2009年會全面顯現。此次金融海嘯和隨之而來的全球經濟衰退是一次典型的結構性振盪。
事端的起因是美國次按,但根子是美國過度消費、儲蓄不足的發展模式。為了滿足消費所需的資金,金融機構在倡導自由放任,鼓勵金融創新的政策環境下過度使用杠杆,生產了大量高風險的資產證券化衍生產品,金融監管不當使其象瘟疫一樣向全球擴散,最終釀成了這場危機。
秦董說,此次金融海嘯是一次百年不遇的歷史性事件,其對未來的全球經濟結構、經濟發展走向、經濟秩序、政府和國際經濟組織的經濟功能、經濟理論和政策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但他同時認為,經濟全球化作為歷史的進程不會終止,也不應終止;美國在全球的地位將會削弱但不會發生根本的改變;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不應發生重大的改變,政府入市幹預、財政政策的運用是在特定情況下的一種特殊手段,“慎用看得見的手”仍是需要銘記的箴言;國際金融監管會因此次金融海嘯而得到改善,但新體系的建立是一項超越經濟領域的議題,是大國之間政治博弈的過程,就目前全球的格局而言,我們還看不到這樣一個前景。
秦董評價了集團在2008年應對危機的表現,認為總體來看還是比較穩健的,經營層面上和戰略層面上雖有些問題值得反思和總結,但這些都還在自身和市場可接受的範圍,集團也具備消化、整合的能力。秦董希望這些經驗能變為我們的財富。
秦董強調,此次危機和衰退是一部最好的教材,每個企業都為此付出了學費,但只有肯於學習、思考的企業家才能從中獲取經驗和啟示,變得更聰明、更理性。
既是一場巨大災難
又是改革調整良機
秦董著力分析了危機的影響,認為這次經濟危機、衰退既是一場災難也是改革、調整的良機。如果說金融海嘯對中國的影響有限,那麼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浪潮中,中國可能是個重災區。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作為一個大經濟體對出口的依賴過重(40%);中國的產業結構是以中低端的加工業為主,其調整和轉型的難度比以高端服務業為主的結構大;中國正在經歷的城鎮化進程,存在結構性就業壓力。秦董進而認為,這次結構性振盪會收斂在一個新的均衡點。這個新的均衡點意味著美國和中國都要做出較大程度地調整,以減少各自的失衡度。中國所面臨的是對出口依賴的減少,而加大內需(消費)在短期內難以補償出口的缺口,由此會對GDP、CPI、失業率、城鎮化進程、產業結構產生連鎖影響,在各種約束條件下尋求新的平衡點是一個新的課題,也是一個痛苦的轉型過程。
秦董相信,中國雖然是此次衰退中的重災區,會有條件率先走出衰退,但認為改革、調整的任務艱巨。
秦董強調,招商局的故事是中國故事的組成部分,中國當今所面臨的挑戰我們也不可能回避,中國今後一段的調整和轉型也是我們未來發展路徑的必然選擇。
審慎面對形勢變化
繼續堅持均衡發展
秦董說,集團制定的均衡發展戰略使我們在以往的八年中成功地走出了困境,進入了高速、健康發展的軌道。但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這段時期也是中國和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時期。在這樣一個外部環境中,企業對均衡發展的把握,特別是近期和長遠的兼顧,約束條件相對寬鬆,資源相對充裕。而當經濟進入下行軌道時則相反,特別是風險的約束被置於更為突出的位置。
秦董認為,通常來講,企業多在經濟週期上升初期擴張,反之則收縮,但在實際運作中卻遠要複雜,比如:對擴張和收縮度的把握,兩者轉換的時機和力度的掌握,對風險和機會的判定,對周波拐點的預測等這些都不是純理論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人們只能依靠知識和經驗,通過試錯法不斷在實踐中判斷和修正才有可能把損失和風險降到最小,把機會把握得更好。
秦董強調,集團在對今年的計劃安排中,設置了一條底線,這就是控制投資和債務,把有息負債率和利息保障倍數維持在一個安全的水平上。在計劃制定的過程中,集團受到下屬公司較大的壓力,從各自的情況出發可能都有道理,但集團的底線是一個大道理,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
秦董認為,抓好投資項目,包括基建、投產和效益是保持集團未來幾年均衡發展的關鍵,為此,從今年開始應加大這項工作的力度。
勇敢面對擔當
續寫招商局故事
秦董認為,從2001年漳州會議起,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迅速走出困境,在2004年到2006年三年期間完成了“再造工程”,2007年又啟動了“新的再造”,這8年的成果來之不易,凝聚了全體招商人的奮鬥和貢獻。2008年的危機和衰退是我們走向第三次輝煌進程中的一次挑戰,在未來的兩三年中我們將會經歷一次較長週期的市場動盪、經濟衰退和結構調整,對此我們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這樣一種外部環境中,喪失對風險的警覺、低估可能遇到的困難是危險的,而悲觀消極、無所作為、隨波逐流也不可取,我們所要提倡的是擔當的精神、洞察的眼光和應變的能力。
秦董說,這些年來我們走過的歷程被稱為“招商局的故事”。文學中的故事會有一個結局,但現實中的“故事”還會一年一年、一代一代寫下去。“招商局的故事”是一個從危機、困境中走向輝煌的故事,寫到今天這個故事沒有完結,因為距第三次輝煌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故事也不完整,因為它還沒有告訴人們在新的危機來臨時招商局發生了什麼?是被打回原形,八年的成果曇花一現?還是戰勝了挑戰,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再造”和“第三次輝煌”原本就不可能是一條平坦的大道,我們追求的也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經營和財務指標,成功的企業的最大財富是它的制度、文化和精神,而這種財富是在不斷迎接挑戰、不斷反省挫折、不斷戰勝挑戰中獲取的。
秦董在講話的最後說:我們不會被這次危機和衰退所壓垮,我們的“新的再造工程”和“走向第三次輝煌”的進程不會終止,招商局人將會用自己的行動在逆境中續寫“招商局的故事”,這應是一部無愧於這個偉大時代的“故事”。
秦董說,剛剛過去的2008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和隨之而來的全球經濟衰退給這一年打上了歷史性的標記。2008年年中時美國次按危機開始蔓延,金融海嘯已是山雨欲來,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已顯出跡象。集團專門召開了視頻會議,會上審視了形勢,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的措施。在當時提出兩個字:一是“扛”,二是“看”。“扛”就是要從經營上挖掘潛力,重點是壓成本、保市場;“看”就是要對市場走向不斷做出判定並從戰略上進行相應地調整。
受外部市場變化的影響,集團自2001年漳州會議以來首次出現效益下滑。
秦董認為,儘管出現了滑坡,但從市場和行業角度看,2008年的業績應該算是一份合格的答卷。這表明我們對市場的判定(“看”)是清醒的,我們採取的應對措施 (“扛”)是有效的。之所以說是一份合格的答卷,是因為:
1. 集團未因經營金融衍生產品造成重大損失,未出現流動性問題;生產經營、投資活動、資本經營正常運行。各子公司未出現經營虧損、企業倒閉。
2. 盈利下滑的幅度沒有超出市場、行業的平均水平,集團在國資委利潤總額排序中上升到第八,淨資產回報率仍處領先水平。
3. 2008年盈利下滑是與2007年相比較,這兩年外部環境象過山車一樣從過熱急速變為驟冷。此外,還有兩個非正常因素:一是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方法的使用使中國基金2007年利潤“虛增”,2008年則大幅調減,變為虧損;二是2008年招行收購永隆銀行的商譽撥備。扣除這兩個特殊因素,集團2008年與2007年的盈利水平基本持平。
4. 金融海嘯首先衝擊的是資本市場,全球股市狂跌,招商系跌幅不算小,但市盈率、市淨率仍保持了市場的溢價。
秦董認為,這份合格的答卷表明:集團制定的均衡發展的戰略和應對金融海嘯、經濟衰退的政策和措施得到了較好的貫徹和執行;集團的盈利水平、資產質量和風險控制能力在規模擴展的同時得以提升、改善和強化,由此增強了應對危機、抗市場周波的能力;集團倡導和培育的企業文化增強了各級管理者和 全體員工的責任感、凝聚力和迎接挑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