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地处陕西东府中部,属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距省会西安18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其中塬地点54.5%,沟壑丘陵占34.8%,山地占10.7%。现辖8镇6乡266个行政村,14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2万人,农村劳动力15.5万人。耕地面积89万亩,人均2.8亩,荒山荒坡面积34.6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29.6万亩)。地势北高南低,四条河川把全县划为三梁一原。县境属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均气温12℃,降水量680毫米,无霜期204天,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达2616小时,海拔406.9-1268米,是陕西延安以南热能辐射量最高值中心,无污染性工业源。主产粮、棉、油、果、畜,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区域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生态农业县。
澄城是黄河流域的古老县份,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属雍之地,春秋属晋,秦始设北徽县,从北魏始建澄城县,县名县治沿用至今已有1540年。这里前拱原阜,后依山陇,地形复杂,地理位置险要,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吴起在此屯兵,郭子仪率兵征叛,李自成抗击官兵,****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等等,都在古徽大地留下过深沉的足迹。这里土厚水淳,风和俗美,梁原起伏,山川壮丽,隋文帝修建行宫,唐名相魏徽在此受封。历史上曾有过澄城八景,如今更胜当年:壶梯山幼树成林,翠柏环绕;龙首坝湖光潋滟,雪浪排空;大市场古色古香,游人如织;乐楼和澄塔遥相呼应,雄居县城。
澄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畜牧业发展较为迅猛,盛产国家优良牛种-秦川牛,是国家级渭南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秦川肉牛育肥基地。秦川肉牛属全国五大牛种之一,因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而驰名中外。具有肉用性能良好、屠宰率高、出栏快、肉质鲜美等特点,是其它品种所无法比拟的,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表现良好。2002年,陕西省牛存栏250万头,其中秦川肉牛占到80%以上,澄城县及周边县市(大荔、蒲城、白水、合阳等)秦川肉牛存栏达30万头,年出栏7.5万头,完全可满足建设500万美元秦川肉牛屠宰加工场需要。
澄城地处世界苹果黄金生产带,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县苹果面积达30万亩,年产优质商品果3亿多斤,已跨入陕西省四强县全国百强县行列,并成为陕西唯一的国家标准化示范区,获得中华名果之桂冠。澄城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九十年代被列入陕西省秦川肉牛开发基地县,今年被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科技示范项目-秦川肉牛养殖县。2002年,全县生猪存栏12.8万头,羊存栏8万只,牛存栏4.5万头,鸡存栏135万只,其中笼养鸡110万只。现有50头以上的黄牛育肥场5个,10头以上的养牛户125户。依托县秦川肉牛育肥场通过省检疫检验注册登记取得供港澳活牛销售体系之优势,建成6个乡镇养牛基地,现存栏牛2.5万头,年出栏活牛6000头以上,直供港澳2000头以上。现有20头以上养猪户1130户,20只以上养羊户400户,1000只以上养鸡户510户,百头以上养羊、养猪场230个。配套服务上,已建成小尾寒羊扩繁群5个,牛、羊配种点12个,良种猪人工授精点35个。防疫上猪瘟防疫密度100%,鸡新城疫苗防疫密度95%,人工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皇竹草等优良饲草5万亩,年青贮秸杆1.8万余吨,氨化饲草300吨。已建成县秦川肉牛育肥场、远大禽业公司、金农牧业公司、逸达公司、丰源种猪厂等一大批畜牧龙头企业,基地加农户的畜牧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澄城县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南郊,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被列为渭南市“两区六园”的开发重点。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设有企业服务中心,可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园区开发以科技为先导,以项目为载体,以铝电工业、化工工业为主,既注重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拾遗经济”、“补缺经济”,又注重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目前入园企业11户,累计投资超过5个亿,在建项目8个,全部建成后园区经济总量可达10亿元以上。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园区建设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以园区吸引项目,以项目支撑园区,打响园区品牌,逐步把其打造成全县工业的“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