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边远落后的省份来说,引进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无需多言,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引进谁,怎样引,如何用。
引进谁,首先要清楚目前青海最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也即要弄清青海省的省情、中心工作和发展重点,注重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来招贤纳才。
虽然,青海省各方面的人才都比较匮乏,但当前,我们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所以紧要的是引进经济建设的人才;在经济建设方面,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全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这说明,紧切的是引进循环经济发展人才;而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因此,一步步推演下来,对于青海省而言,当前最紧迫的是引进工业类人才。
事实也的确如此。青海省近几年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去年,青海省第二产业比重达47.5%,几乎占了“半壁江山”。无疑,工业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然而,必须承认,青海省工业化水平低,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也就是说,这个“引擎”存在设备老化、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面临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的关键阶段的青海省,急需引进大量“新鲜血液”,围绕十大特色工业,帮助我们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筑巢引凤,有凤来仪。青海各方面条件比较艰苦,因此,在引进工业人才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破除樊篱,不能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一方面要真心地敞开怀抱迎接海内外良才,让各路精英在青海工业化的进程中施展才华、大展宏图、实现梦想。另一方面,也要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和特殊支持,让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近者悦,远者来”。
比如,利用各种渠道请人才原单位对所引人才给予“特殊政策和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为青海服务;比如引进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必拘泥于“为我所有”,可采用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鸡生蛋”等多种柔性引才方式,变“引人”为“引智”;比如发挥猎头公司、专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实行协议引才、定单引才、以才引才等新模式。
对于人才,既要引得进,更要用得好,引进不是目的,“所用”才是重点。用有足够成长空间的事业留人,用真心实意的感情留人,用和贡献相匹配的待遇留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平台,为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身价值得到持续、充分的展现,形成双赢的局面。
如果我们有雄心、有气魄、有胸怀、有实招,引进千名、万名,乃至更多的工业类人才,相信青海必将因为有了人才的支撑,而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