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1月24日电(记者 徐伟 梁赛玉)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然而与众多的佛教石窟相比,道教石窟在中国却很少见,山西太原市龙山山顶的大规模元代纯道教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为保护这一国宝级文物,龙山道教石窟的保护方案即将出台。
太原市龙山文物保管所所长李继东说:“因为龙山石窟长期暴露在大自然中,对它的外表皮破坏得比较大,窟内的雕像也风化得非常严重。”
1996年,龙山道教石窟被评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也成立了龙山文物保管所,专门保护龙山地区以石窟为主的文物。
龙山石窟建于砂岩之上,极易受到雨水和强光的侵蚀,目前石窟外表的雕刻几乎完全脱落,窟内的刻画也在逐渐风化,部分头像的表面轮廓已十分模糊。李继东告诉记者,文管所成立之初就在寻找保护石窟的好的方案,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与国外的交流,石窟的保护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
李继东说:“初步设计了两套保护方案,一套就是按照石窟外面的窟窿眼,把窟檐恢复起来进行保护,防止雨水侵蚀;还有一种就是离开石窟一定距离修建一个大棚,把它完全罩在里面,可以通风,让阳光不会直接照在石窟上面。”
然而,与这些外在的保护措施相比,最大的难度是刻像本体的保护。李继东介绍,正在与相关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石窟刻画本体的保护方法正在进行科研论证。
据介绍,目前龙山道教石窟的整体保护方案将于明年上半年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后即可动工。
山西省龙山道教石窟初建于中国唐代,主窟开凿于蒙元时期,现有9窟,现存造像66尊,龛内供奉道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诸神像,同时也雕刻着全真七子站像,还有云龙、双凤藻井,仙鹤、飞天等浮雕图案。石雕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肃静、褶皱分明,有明显的蒙元风格,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