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著名的青海湖北畔。是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发源地,北接祁连、门源,东邻大通、湟中,南与湟源、共和接壤,西北与刚察相连,西南濒临青海湖。地处东经100°23′--101°20′,北纬36°44′--37°39′。东西宽85.7公里,南北长102.2公里,全县总面积4853.08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62万亩),县城位于县境东南部三角城镇,距省会西宁89公里。青新公路〈国道315线〉、青藏铁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是青海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组成部分。1993年,海北州府搬迁到海晏县,现州府所在地西海镇距县城10公里。海晏县古为西羌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冬,王莽在海晏设置西海郡,郡治守今三角城〈遗迹犹存〉。后几经沧桑、数度变革,终于1943年海晏正式建县,为省直辖县。1949年9月11日海晏解放,1950年6月6日成立湟源县海晏行政委员会,1951年6月19日恢复县制,成立海晏县人民政府,1953年12月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
全县现辖五乡二镇三个社区居委会二十六个行政村五十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其中四个牧业乡,分别是:甘子河乡、青海湖乡、托勒蒙古族乡、哈勒景蒙古族乡;一个半农半牧业镇,即三角城镇;一个农业乡,即金滩乡;西海镇为州府所在地;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38343人(其中西海镇12600)。农牧业人口为1984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75%,其中,牧业人口8437人,农业人口11406人,城镇常住人口185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25%。全县有汉、藏、蒙古、回、土、撒拉、壮、满、东乡族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851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28%。全县人口平均密度7.9人/平方公里。
海晏县位于青海湖盆地东北部,祁连山系大通山脉的西南麓。属高山地貌,其中山地面积占45%,滩地占40%,低山丘陵占10%,湟水谷地占5%。全县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县城海拔3010米。海晏县属于高原亚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全县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日照时数298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无绝对无霜期。冰雹、霜冻、干旱、风沙灾害频繁。境内有大小河流82条,常年经流量17亿立方米。但近几年气候干旱、流量逐级减少。湟水河是贯穿县境东半部的主河流,境内建有东大滩水库(兼发电),是全省最大的调节性水库。全县海域面积约为556平方公里,占青海湖总面积的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