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产业优势及全球影响力
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强国,不仅拥有工业革命先行者的悠久历史和雄厚基础,而且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继续保持了强大的产业实力和竞争优势。为进一步了解英国产业现状,从而推动中英双边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我们在此有选择地对汽车、航空航天、化工、制药、生物技术、食品饮料、电信、电子、软件和环保等英国十大产业部门进行介绍,并总结了近年来英国技术进出口贸易的有关情况。
(一)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是英国主要产业部门之一,在欧洲乃至全球都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国际机动车制造商组织(OICA)公布的数据,2005年英国汽车产量达180.3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2.7%,居世界第10位,在欧洲国家中居第4位,仅次于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其中,轿车产量159.6万辆,占全球轿车总产量的3.5%,居世界第9位,在欧洲国家中居第4位,仅次于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商用车产量20.7万辆,占全球商用车总产量的1%,居世界第17位,在欧洲国家中居第6位,仅次于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
根据英国贸工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英国汽车工业企业共有3446家,占英国制造业企业总数的2.2%。其中,整车及发动机生产企业766家,部件生产企业1486家,车身制造企业911家,汽车电子产品生产企业248家,轮胎生产企业35家。2005年英国汽车工业就业人数达21万,占英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6.5%;营业额468.9亿英镑,在英国制造业中占10.1%;汽车产业增加值101.8亿英镑,占英国制造业增加值的6.9%;资本性支出14.1亿英镑,占英国制造业资本性支出的12.1%。2006年,英国汽车产品进口379.2亿英镑,占英国制造业产品进口的13%;出口231.2亿英镑,占英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11%。其中,整车出口165.3亿英镑,汽车部件出口52.2亿英镑,轮胎出口5.7亿英镑,汽车电子产品出口4.3亿英镑,车身出口3.8亿英镑。
自1911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在英国建厂至今,英国的汽车制造业几乎为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汽车业巨头垄断。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协会(SMMT)的数据,2005年英国前五大轿车生产商依次是日产、丰田、宝马(迷你-MINI)、英国通用和本田,合计产量占英国轿车总产量的72.4%;前五大商用车生产商依次是英国通用、福特、Leyland卡车、路虎和LDV,合计产量占英国商用车总产量的97%;产量前五位的车型依次是宝马迷你(MINI)、通用雅特(Astra)、日产Micra、丰田Avensis和标致207,合计产量占英国轿车总产量的52.7%。英国还是全球重要的高档豪华轿车产地之一,知名厂商包括宝马(劳斯莱斯)、大众(宾利)、McLaren和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Mclaren SLR)、Caterham、Connaught、Gibbs、Morgan、Proton(Lotus)、TVR。此外,伦敦出租车也以其独特款式闻名于世。
2004年英国汽车工业的发动机产量达305.9万台,其中汽车发动机271.9万台。福特是英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生产的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满足福特在全球25%的需求。其他主要发动机制造商包括丰田、日产、本田和宝马,康明斯(Cummins)在英生产商用车发动机,珀金斯(Perkins)生产商用车发动机和非汽车发动机。此外,活跃在英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包括德尔福(Delphi)、博世(Bosch)、伟世通(Visteon)、天合(TRW)、GKN、Pilkington、Denso、Calsonic等。
英国还是全球重要的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在动力总成系统和传动技术、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汽车、可持续发电及其供应等领域进行投入。主要的发动机设计和试验公司包括Lotus Engineering、Millbrook、Pi Tech、Prodrive、Ricardo、TRW Conekt、Zytek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赛车运动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在一级方程赛的很多领域,比如赛车发动机开发方面居全球领先地位。
(二)航空航天业
英国航空航天产业具有较高的研发及制造水平,是世界上使用航天数据和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占全球市场份额13%,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据英国贸易投资署的报告,该产业有超过3000家相关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近15万人,相关从业人员25万人,其海外还有3.8万人,2005年销售收入227亿英镑,增长25%,其中民用航天器销售收入105亿英镑,增长18%,军用航天器销售收入122亿英镑,增长30%,2005年行业新订单金额达308亿英镑,增长33%,2005年研发投入27亿英镑,占英国总研发投入的13%,2006年航空航天器进口29.3亿英镑,出口31.3亿英镑。
英国主要航空航天企业有:(1)英国宇航公司(BAE Systems),该公司是一家设计、制造军用航天器、船舶、潜艇、雷达、航空电子设备、制导武器系统等的大型跨国公司,在英雇员达3.6万人,2005年销售收入110亿英镑,研发投入14.5亿英镑。(2)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该公司是一家专为陆地、海上、空中交通提供动力的全球性公司,业务覆盖民用航空、国防航空、船舶和能源四大领域,产品种类与性能以及市场占有均处于领先地位,已累计交付使用5.4万台燃气轮机。其在英雇员数达2.1万人,在5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制造厂和服务网络,全球员工超过3.6万人。客户包括600多家航空公司,4000家公务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用户,160个国家的国防用户以及2000多家船舶公司和遍及120个国家的能源用户。该公司为世界上最大的军用发动机提供商。2005年销售收入66亿英镑,研发投入3.5亿英镑,其收入近三分之二来自民用航空器,其余来自军用航空器。(3)空客英国公司(Airbus UK),雇员数1.2万人,主要业务领域为机翼、燃料系统和着陆引擎,2005年销售收入20.7亿英镑,研发投入3.4亿英镑。(4)庞巴迪英国公司(Bombardier Aerospace),主要生产支线飞机、公务喷气机、直升飞机动力设备、军用发动机等,雇员数5600人。(5)史密斯公司(Smiths Aerospace),主要为民用、军用航空航天器和直升飞机提供电子系统、机械预警系统及精密部件,雇员数5000人,2005年销售收入30.2亿英镑,研发投入1.4亿英镑。(6)Thales公司,主要领域包括雷达、电子系统及仿真系统,雇员数5000人,2005年销售收入1.1亿英镑,研发投入150万英镑。
英国重视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其宇航工业的发展。在国际合作中英国主要承担技术性强、耗资少、风险小、收益大的项目。目前,英国政府直接用于欧洲航天项目的支出约占英国航天总支出的70%。空客A380全面投入生产后,英国将成为主要受益者。英国公司在生产A380的机翼结构、燃料系统和飞机降落装置部件方面占据主要份额。预计今后30年,英国公司每年可获得10亿英镑的空客A380合同,其中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有望获得A380发动机市场至少一半的份额。空客A380将为英国提供2万人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和4万人的服务业就业机会。
(三)化工业
英国拥有世界第六大化学工业和欧洲第四大化学工业。根据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公布的数据,2005年欧盟25国化工行业的销售额达6130亿欧元,其中英国的比重为9.4%,位居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之后。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英国的化工企业共3767家,占英国制造业企业总数的2.5%。其中,基础化学制品生产企业1115家,杀虫剂和其它农化产品生产企业74家,油漆、清漆和类似涂料以及打印墨水、油墨和胶粘剂生产企业503家,药品、药用化学制品和植物性制品生产企业561家,肥皂和洗涤剂、清洁和光洁剂、香水和盥洗品生产企业711家,其它化学制品生产企业783家,化学纤维生产企业20家。2005年英国化工业就业人数为21.4万人,占英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6.6%;营业额511亿英镑,在英国制造业中占11%;产业增加值169.5亿英镑,占英国制造业增加值的11.4%;资本性支出15.3亿英镑,占英国制造业资本性支出的13.1%。2006年,英国化工产品进口305.7亿英镑,占英国制造业产品进口的10.4%;出口371.9亿英镑,占英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16.9%。其中,基础化学制品出口124.5亿英镑,杀虫剂和其它农化产品出口5.6亿英镑,油漆、清漆和类似涂料以及打印墨水、油墨和胶粘剂出口10.1亿英镑,药品、药用化学制品和植物性制品出口145.7亿英镑,肥皂和洗涤剂、清洁和光洁剂、香水和盥洗品出口30.9亿英镑,其它化学制品出口49.1亿英镑,化学纤维出口6亿英镑。以增加值计算,药品、药用化学制品和植物性制品部门是英国化工业最大的工业类别,2005年创造的增加值达74.5亿英镑,占全部化工业的43.9%。
帝国化学工业集团(ICI)是英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主要生产用于个人护理产品的特种聚合物、用于电子及包装行业的胶黏剂、装饰涂料和家庭及建筑业特化产品,公司研发集中于材料科学、分子科学以及测量和模型等三大领域,2006年公司销售额达48亿英镑。特种化工企业Johnson Matthey专注于催化剂、贵金属和精细化学品核心技术,是全球最大的铂族金属生产商,在黄金和白银提纯领域和用于控制车辆废气排放的催化剂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47.6亿英镑。此外,英国石化工业的58%集中于东北英格兰地区,巴斯夫(BASF)、亨斯迈(Huntsman)、宝洁(P&G)等跨国公司都落户于此。
(四)制药业
英国是世界五大制药业强国之一。据英国制药工业协会(ABPI)的报告,全球前100位处方药的五分之一在英国研发。2004年,英国制药企业雇员数7.3万人,其相关产业雇员数达25万人。在全球前10大制药企业中,英国的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2005年销售收入216.6亿英镑,研发投入32.4亿英镑)和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2005年销售收入139.5亿英镑,研发投入19.7亿英镑),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7位,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6.3%和4.2%。据英国贸易投资署的报告,2005年英国制药产业出口122亿英镑,贸易顺差达37亿英镑,顺差额居英国15个主要产业首位。
研发是制药业的核心,2004年英国制药业研发投入32.1亿英镑,占其销售额的34.2%,占英国全部行业研发投入的25%。英国制药企业主要集中于东南英格兰和苏格兰地区。欧洲医药鉴定局(The European Medicines Evaluatiuon Agency)总部设在伦敦。
近年来,英国在心血管、中枢神经和消化道等领域的药物开发和生产发展迅速。2004年,英国前10大药品依次是Lipitor(Pfizer)、Seretide(GSK)、Zoton(Wyeth)、Plavix(Sanofi-Aventis)、Omeprazole(Generic)、Zyprexa(Lilly)、Simvastatin(Generic)、Efexor(Wyeth)、Enbrel(Wyeth)、Cozaar(MSD),年销售额均超过1亿英镑。
许多世界顶级的制药集团,如美国辉瑞(Pfizer)、瑞士诺华(Novartis)、美国礼来(Lilly)、美国莫克(Merck)等,均在英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美国辉瑞是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的主要药品供应商,在肯特郡(Kent)的桑德维奇(Sandwich)设有生产和研发基地,该研发中心是除美国之外的最大的研发中心,其在英研发费用占其全球研发费用的14%,在英国的雇员超过6000人。据英国制药工业协会的报告,2004年英国制药市场份额居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美国辉瑞,占10.7%;英国葛兰素史克,占9%;法国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占6.4%;美国惠氏(Wyeth),占5.2%;英国阿斯利康,占5%;瑞士诺华,占3.8%;瑞士罗氏(Roche),占3.4%;美国默克,占2.8%;美国礼来,占2.7%;美国强生(Johnson[ta]Johnson),占2.4%。
(五)生物技术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05年有生物技术专业企业435家,直接从业人员近2.2万人,绝大多数是高技能的技术人员,年销售额30亿英镑,研发费用达10亿英镑。英国生物技术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此外,在资本市场、法律、专利保护及管理等配套服务方面的优势,使其在欧洲保持领先地位,目前欧洲三分之一的生物技术公司位于英国。英国生物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及土壤的生物处理、细胞工程、生物催化应用、生化工程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医药、诊断、化工、商品、农药、环境。
英国生物技术研发机构多集中在伦敦、牛津、剑桥、爱丁堡等地区。其中,位于剑桥的桑格研究院(Sanger Institut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将基因研究转化为商业用途的重要基地,目前人类基因研究项目正在该研究院进行。位于伦敦的帝国理工大学在生物技术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牛津大学周边有6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英国30%的微生物博士和31%的基因学研究生毕业于苏格兰,其首府爱丁堡是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拥有阿达纳(Ardana)等85家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此外,肯特郡、约克郡和曼切斯特的生物技术工业水平也较发达。
英国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公司有:在抗体药物开发方面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的剑桥抗体技术公司(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2005年销售收入1.9亿英镑,研发投入达3900万英镑)、为动物提供化药产品和疫苗的Merial公司(2005年销售收入11.5亿英镑,研发投入8800万英镑)、传染病疫苗开发的Acambis公司(2005年销售收入4000万英镑,研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84.4%)、在家畜遗传领域具有优势的Genus公司(2005年销售收入1.8亿英镑,研发投入854万英镑)、从事医药诊断的Randox Laboratories实验室(2005年销售收入3200万英镑,研发投入765万英镑)、Organon Laboratories(2005年销售收入1亿英镑,研发投入3100万英镑)、Norbrook Laboratories(2005年销售收入8300万英镑,研发投入近400万英镑)等。
英国生物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主要由政府机构和维尔康基金(Wellcome Trust)资助。英国政府计划在今后两年内投入1亿英镑用于干细胞研究。独立的慈善性研究机构承担了三分之一的人类基因项目。
(六)食品饮料工业
食品和饮料工业是英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英国食品和饮料工业的营业额达730亿英镑,在英国制造业中占15.7%。2005年,英国食品和饮料工业就业人数为46.4万,占英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14.3%;企业数量6987家,占英国制造业企业总数的4.6%。其中,肉类生产加工企业1008家,鱼产品加工企业387家,水果和蔬菜加工企业440家,动植物油脂生产企业32家,奶制品生产企业533家,谷物、淀粉及淀粉制品加工企业121家,动物饲料生产企业490家,其它食品生产企业3179家,饮料生产企业797家。该行业知名的英国企业包括帝亚吉欧酒业集团(Diageo)、联合利华(Unilever)、吉百利(Cadbury Schweppes)、联合多美酒业集团(Allied Domecq)、英联食品(Associated British Foods)、泰莱糖业(Tate&Lyle)、北方食品(Northern Foods)和Diary Crest奶制品集团等,来自国外的跨国集团有雀巢、家乐氏(Kellogg’s)、卡夫、玛氏(Mars)、亨氏(Heinz)以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根据英国食品咨询公司(Food From Britain)公布的数据,2005年英国食品和饮料工业共推出6000多种新产品,在欧洲国家中位列第一,占全球食品饮料新产品市场的8%。
根据英国食品咨询公司公布的数据,2006年英国食品和饮料出口额达105亿英镑,超过1996年101亿英镑的纪录,前10大出口市场依次是爱尔兰(19.9亿英镑)、法国(13.7亿英镑)、美国(9亿英镑)、西班牙(7.3亿英镑)、德国(6.1亿英镑)、荷兰(5.1亿英镑)、意大利(3.9亿英镑)、比利时(3.2亿英镑)、加拿大(1.7亿英镑)和希腊(1.6亿英镑)。饮料和肉制品是2006年出口的亮点。其中,饮料出口额达37.4亿英镑,威士忌、啤酒和软饮料各为25亿英镑、4亿英镑和2.1亿英镑;美国和法国是第1大和第2大出口市场,金额分别为6.8亿英镑和5.1亿英镑。肉制品出口额达7.6亿英镑,其中出口额最大的是羊肉,金额为2.3亿英镑,牛肉出口额为8000万英镑。
苏格兰威士忌是英国食品饮料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根据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WA)公布的数据,2005年调和式威士忌出口额达19.5亿英镑,麦芽威士忌出口额4.1亿英镑,谷物威士忌出口额932万英镑;前10大出口市场依次是美国(3.7亿英镑)、法国(2.6亿英镑)、西班牙(2.4亿英镑)、韩国(1.6亿英镑)、台湾(1亿英镑)、希腊(7734万英镑)、委内瑞拉(7368.5万英镑)、新加坡(6446.8万英镑)、南非(6396.1万英镑)和德国(5920万英镑);对中国(大陆)出口额4591.4万英镑,排名第15位,比2004年增长86%。苏格兰威士忌协会现有会员企业54家,代表了苏格兰威士忌产销量的95%,雇佣人数达8400多人。
(七)电信业
英国是欧洲最大的电信市场。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报告,2005年英国电信企业销售收入584亿英镑,增加值258亿英镑,企业数4953家,雇员约22.5万人。据英国电信管理局(Ofcom)2006年的报告,截至2005年底,英国手机普及率114%,移动话务量占话务总量的31%,家庭数字电视普及率73%,家庭互联网普及率60%,家庭宽带普及率41%(英国为欧洲第二大因特网市场,仅次于德国),
英国经营各种电信业务的运营商有1000多家。英国电信(BT)在固话市场上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话务量份额超过50%。移动市场90%的业务沃达丰、Orange、O2、T-Mobile和Hutchison
英国在网络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在光纤系统及零部件制造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并且在卫星通讯、VoIP、Wi-Fi 和WiMAX等领域颇具技术专长。英国电信的Adastral Park研究中心在生物识别安全系统(biometric security systems)的研究方面居世界前沿,共有4000多名科研人员;英国广播公司(BBC)研发中心在数字广播、频谱管理、通信系统及相关的MPEF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行列;移动虚拟技术中心是英国移动通讯领域的先驱;剑桥的
英国主要电信运营企业有: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2005年销售收入366.2亿英镑,研发投入2.1亿英镑)、移动运营商O2(2005年销售收入66.8亿英镑,研发投入800万英镑)、Inmarsat(拥有并运营卫星网络,为移动通信提供卫星服务,2005年销售收入2.9亿英镑,研发投入1100万英镑)、英国电信(BT,2005年销售收入195亿英镑,研发投入7.3亿英镑)等。
英国主要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均为大型跨国公司,包括:马可尼(Marconi,现属于Telent,2005年销售收入13.4亿英镑,研发投入1.9亿英镑)、摩托罗拉(2005年销售收入19.3亿英镑,研发投入7800万英镑)、诺基亚(2005年销售收入13.4亿英镑,研发投入1亿英镑)、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2005年销售收入6.8亿英镑,研发投入5500万英镑)、思科(Cisco,2005年销售收入3亿英镑,研发投入2200万英镑)、以及阿尔卡特、西门子等。
(八)电子工业
英国电子产业在欧洲居领先地位。据英国贸工部的报告,英国电子产品年销售额超过400亿英镑,位居世界第五,从业人数约25万人,电子类企业约1万家。2005年,英主要电子类产品中,办公设备及计算机设备进口151.6亿英镑,占其进口总额5.6%额,出口98.7亿英镑,占其出口总额4.7%;电话、电视机及通信器材进口192.9亿英镑,占其进口总额7.1%额,出口191.8亿英镑,占其出口总额9.1%。据研究机构Reed Electronics Research的报告,英国电子类产品产量及市场份额在西欧国家中均居第二位,其中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产量占20.6%,市场占17.6%;控制及仪器设备产量占14.9%,市场占14.6%;消费类电子产量占14.5%,市场占21.5%;通信设备产量占19.7%,市场占27.8%;办公设备产量占17.4%,市场占17.9%。
英国电子产业的核心部分是其突出的研发创新能力,其研发中心多集中于大学校园区。英国约有70所高校参与半导体设计的研究。电子类科技创新公司主要集中于剑桥地区、苏格兰地区、英格兰东北部和南安普顿等地区。
英国电子产业在研发设计等高端领域具有较强优势,特别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芯片技术、第三代(
英国最大的电子企业为位于剑桥的ARM公司,市值16亿英镑,是世界著名的半导体芯片设计企业,主要提供手机及其他便携电子设备的芯片设计,2005年销售收入2.3亿英镑,研发投入8000万英镑。位于剑桥的Silicon Radio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蓝牙芯片设计企业,该公司首创了蓝牙接口的单片设计,为全球超过50%的蓝牙芯片提供设计,2006年销售收入7.1亿英镑,增长45%,研发投入1.1亿英镑,而该公司在剑桥的雇员仅576人。自爱丁堡大学独立出的Wolfson微电子公司也是世界知名的半导体设计企业,在数字信号转化声信号方面具有优势,2005年销售收入9700万英镑,研发投入1200万英镑。Filtronic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射频元件和无线通信设备制造商,2005年销售收入2.6亿英镑,研发投入3100万英镑。其他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电子类企业包括:MicroEmissive Displays(MED)公司是发光聚合物微型显示器领域的世界领先开发商、基于南安普顿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的SPI Lasers(在光电子方面具有优势)、位于巴斯的PicoChip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设备的芯片设计)、Pace微电子公司(英国电视机顶盒的主要生产者)、Plastic Logic公司(塑料材质的电子数据显示开发商)、Psion公司(掌上电脑生产商)、Plasmon公司(高密度光盘生产商)等。
此外,诺基亚、索尼、三星电子、日立、摩托罗拉、意法半导体、NXP(原飞利浦半导体)、爱特梅尔微电子(Atemel)、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等主要大型跨国电子类公司都在英国设有研发或制造基地。
(九)软件业
据英国国有统计局2006年报告,英国软件业投资达130亿英镑,占当年GDP的1.9%。以其占经济增长的比例衡量,英国软件业对总体经济增加值(Gross Value Added)的贡献达2.9%,超过美国。据英国计算机协会资料,英国信息技术(IT)产业的雇员数(不包括其他产业的IT部门)超过110万人,其中从事软件业人员超过三分之一。英国目前有超过3万家软件公司。
英国软件研发实力较强,具有丰富的软件开发人才资源,地处欧洲大陆和北美之间,具有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而其发达的金融服务业也为软件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报告,2005年有36%的跨国软件项目投资于英国。
英国软件业主要集中在英格兰东南部和苏格兰地区,特别是在剑桥地区和M4高速公路周边地区较为集中。目前业界认为剑桥的软件产业技术能力领先欧洲其它地区。
英国软件产业的优势领域主要包括:数据库开发、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应用、娱乐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特别是在实时和对安全性要求高的金融及财务软件方面具有优势。
英国主要软件公司包括:Sage公司(著名的金融会计软件开发商,2005年销售收入7.8亿英镑,研发投入近8200万英镑)、Misys公司(英国最大的金融软件公司,市值超过13亿英镑,主要从事银行软件开发,2005年销售收入9000亿英镑,研发投入近8200万英镑)、Amdocs公司(电信和电力行业系统软件服务提供商,2005年销售收入11.9亿英镑,研发投入近8400万英镑,1996年在北京成立Amdocs(中国)有限公司)、LogicaCMG公司(全球知名IT服务提供商,2005年销售收入18.4亿英镑,研发投入近2600万英镑)、iSOFT公司(主要从事医疗软件开发,2005年销售收入2.6亿英镑,研发投入近1800万英镑)、Autonomy公司(在企业数据搜索方面具有优势,2005年销售收入5600万英镑,研发投入近1300万英镑)等。此外,自“9·
此外,许多跨国软件公司均在英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基地,如IBM、Computer Associate、微软(Microsoft)、Oracle、SUN、Adobe、富士通(Fujitsu)、SEGA、SONY以及印度最大的软件开发及咨询企业Tata Consulting等。其中,微软在剑桥设立的软件实验室,为其在美国以外的第一个海外研发地,微软英国公司预计2006年收入达25亿美元。
(十)环保产业
欧盟和英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令和法规。根据英国政府确立的目标,到2010年和2015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要分别占到10%和15.4%,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60%。正因如此,近年来环保产业在英国得到快速发展。据英国贸工部援引英国环境工业协会(EIC)的数据,英国在环境技术领域有各类企业1.7万家,就业人数40万人,年营业额250亿英镑(2004年)。英国环保产业的优势领域包括清洁技术、水处理、空气和土地污染控制、海洋污染控制、噪音和震动控制、可再生能源、环境监测等。
为满足欧盟关于废旧电子和电器设备指令和限制特定有害物质指令的要求,英国重点开发了应用于汽车和交通领域的清洁技术。世界领先的交通与工程顾问公司Transport Design International开发了零排放电力有轨城市交通系统,莱斯特大在离子液体电镀工艺领域居世界前列。
在水及污水处理领域,英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工程设计和建造以及过滤器、管道、控制和遥测设备的生产制造,年均海外市场收入超过30亿英镑。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主要有气体洗涤器、集尘器、焚烧炉以及整套的空气污染控制设备,在噪音和震动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包括消声器、静音器和噪音监控。在石油和海洋工业环保领域,Briggs集团可提供石油和天然气海上设施管理以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服务。
英国企业在低碳、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身优势,主要包括自动监测和定位、节能建筑和建材、能源审计和热电联产。位于爱丁堡的能源系统研究所和位于Northumberland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心(NaREC)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要科研机构。Voller能源集团是世界上最早从事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开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
在生物质能方面,英国现已建成370多座生物质能发电站,装机容量达848兆瓦,使用原材料包括木屑、能源作物以及农业、城市和工业废物。目前,英国Green Spirit Fuels公司正在西南英格兰地区建造英国第一座使用谷物为原料的生物乙醇工厂,计划年产10万吨汽车燃料以及动物饲料和工业用瓶装二氧化碳两种副产品。
在水电领域,英国现有大小水电项目近200个,在水电和防洪一体解决方案等领域具有研发优势。英国IT Power咨询公司参与了中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地的水电项目,Gilbert Gilkes&Gordon公司生产的水轮发电机已在80多个国家得到使用。
在太阳能领域,英国现有8万多个太阳能热水系统及数千个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集热器制造、测试、安装、培训和咨询等领域具有专长,在光伏发电材料研发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生产商日本夏普公司在英国设有欧洲生产基地,Solar Century、Thermomax等生产企业和Halcrow集团、IT Power等咨询公司积极参与海外项目。
在风能领域,英国已安装110多个风电场,发电量达1338兆瓦,其中最大的风电场位于威尔士Cefn Croes,共有39台涡轮机,发电量可达58兆瓦,在其25年的运营期内可节约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Garrad Hassan顾问公司是并网风电领域的领先者。
英国的苏格兰地区拥有丰富的潮汐能和波浪能资源,欧洲海洋能源中心就座落于此,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波浪能装置Pelamis以及Seagen潮汐洋流系统都来自英国海洋能源产业。
英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先进,伯明翰大学和STS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监测技术可大大减少发现和应对水污染的时间,Severn Trent试验室(STL)的环境测试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一批知名环境问题咨询顾问公司活跃在英国环保市场,例如环境资源管理公司(ERM)能够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Hyder工程顾问公司提供环境测评、审计、保护以及规划和管理等一系列服务,Climate Care公司支持客户解决二氧化碳减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