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05年年末以来摩尔多瓦经济遭受了一系列打击,与其最主要伙伴—俄罗斯的关系也每况愈下,这些都使本已脆弱的摩经济雪上加霜,对其内政外交也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试从多角度分析该情况产生的原因、影响、走势、以及摩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今年上半年摩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摩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摩GDP增长仅为5%,出现了5年来首次低于7%的增长率。1-6月份工业产值同比下降6.4%,农业同比增长仅为1.8%。这种困局在外贸中更为明显,其出口总额同期下降了8.5%,对俄出口更是下降了40%之多。其战略产业——葡萄酒酿造业所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仅以瓶装葡萄酒为例,今年上半年其产量同比下降了47%,出口额同比下降了36%。摩工农业一片萧条。
祸不单行。在生产和出口大幅衰退的同时,生产和生活成本却不断上升——天然气价格已经涨到160美元/千立方米,成品油价格也随着国际市场不断攀升,8月份的通胀率更是达到了14.5%,而平均工资仍停留在100欧元左右。
根据MIF最近公布的预测,摩今年GDP增长率有可能降至3%,通胀率可能达到10.5%。与俄罗斯关系走向成为影响其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二、困局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1、出口市场和出口商品单一化,对俄罗斯市场的高度依赖使摩尔多瓦对贸易风波的承受能力相当薄弱。摩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独联体,其中仅俄罗斯一家就占三成以上,再加上摩为典型农业国,出口商品50%以上均为食品(包括饮品)。“单一化”已成为摩经济发展的瓶颈,并易造成实质性消极影响。这种单一化不仅表现在出口市场分布和出口商品种类,还表现在摩产品本身的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品质、样式还是科技含量,都无力有效开拓新兴市场,只能依赖传统市场的低端消费者。
2、政治因素是造成该困局的重要原因,摩俄的政治互动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为了维护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俄罗斯动用贸易手段对摩实施经济打击,也非意料之外。“德左”争端涉及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长久以来一直是困扰俄摩两国的核心问题,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举动均由“德左”衍生而来。大约从“颜色革命”以后,俄摩两国在政治互信和对外政策上越走远,特别是在“大选”、“古阿姆”、“对‘德左’经济封锁”等关键内外政策上均存在严重分歧。摩俄交恶已是不争的事实。
3、欧美所能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未能如期所致,无论政策性优惠还是经济技术援助都十分有限。阵痛之后的摩尔多瓦对此感触颇深。在2005年相继签订《摩尔多瓦欧盟行动计划》和《欧盟给予摩尔多瓦贸易优惠(GSP+)》两份文件后,国内舆论对此曾对此大加称赞,认为摩通向欧盟之路已曙光在即,但时隔一年,相信如今被经济困局搞得焦头烂额的摩政府部门应该能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得失了。GSP+所列条目虽多,但由于摩生产能力和出口商品门类十分有限,特别对于酒类、和农产品等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未被列入,欧美对摩的优惠政策被大打折扣。
在俄对摩打响贸易战之后,摩曾将此事提交欧盟和世贸组织,请其出面协助解决,但得到的答复却是:俄非EC和WTO成员,当事双方只能通过自己协商解决。
三、摩尔多瓦的对策
1、积极争取缓和对俄关系。如今身处困境中的摩高层领导似乎已感到自己内外政策的失衡,并正在试图做出某些调整,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俄方,重新恢复与俄的沟通与对话。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独联体领导人峰会上,摩总统沃罗宁曾与普京单独会晤,表示仍将俄视为战略伙伴,希望能在各领域继续积极发展对俄交流与合作。此外,在今年8月底以摩第一副总理为团长的摩政府代表团赴莫斯科访问,积极与俄各方沟通,力图恢复双边经贸混委会,重新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渠道。
2、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市场结构单一化是造成摩今日困局的主要原因。“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已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摩海关统计显示,近年来摩对外贸易结构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独联体在其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正逐年渐小,而欧盟和中东欧等国家所占比重正逐年增加。摩于今年年初制定的“国家葡萄酒酿造业2006-2010年发展规划”集中体现了外贸发展战略举措:在扩大产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丰富品种;在保持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发新兴市场;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推介本国产品;把中国、罗马尼亚和波兰等国作为优先开发的方向……
年度 出口 市场 比重%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1-6月 |
独联体 |
51 |
50.54 |
45 |
欧盟 |
30.1 |
29.7 |
31.5 |
中东欧 |
10.7 |
11.1 |
15.5 |
4、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经济增速放缓与失业增加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民众对政府和执政党的信心,影响其执政地位。摩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团结民众坚定信念,特别注重利用各种集会、纪念和庆祝活动发表演讲,接触各阶层民众。最近两次重要的活动中就集中体现了摩的这种理念,在摩庆祝独立16周年和在此之前二战纪念碑修缮后落成典礼,总统沃罗宁在演说中强调,虽然国家暂时面临困难,但是将毫不动摇地执行既定的内外政策,并号召人民团结一致,克服眼前的困难,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来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四、未来走势
1、目前这种局面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这种困局出现更深层次的背景是该地区几个大国和国家集团力量的角逐,是地缘政治分化重组在摩内外形势的具体体现。政治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更增加了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和难度。
2、对摩经济发展的打击不会太大,将进一步促使摩大量人口赴海外打工,消费型经济的特点将更为明显。摩当前正面临出口受阻、逆差增大、能源价格上涨等问题,但其外汇储备正稳步上升。通常认为这不符一般规律,但这却正是摩经济的独特之处。摩在独立以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类型和增长方式,最终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作用(贡献甚至在50%以上)。撑托如此消费规模的就是近百万在国外的打工者,据国际权威部门测算,这些打工者每年向摩汇入的资金达数十亿美元之巨,极大刺激了摩消费的增长,而且这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海外关系”的格局,他们通过“传、帮、带”已使越来越多的摩尔多瓦人赴外打工。
3、内外的困境将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摩共的执政地位,乌克兰亚努克维奇重新上台将使摩进一步调整内外政策。经济困难与失业的增加可能会威胁摩共的执政地位。2005年3月大选中摩共较01年相比失掉16个席位,已初显出其执政的隐患。基希纳乌市长选举三次均因投票率过低而失败,民调显示,政府对市民关心的基础设施、住房和退休金等问题解决措施不力,已使相当部分选民失去了信心。
领土与主权问题事关重大。“德左”直接牵动着现政府的执政地位,但是现政府手中可打的牌很少,可施展的空间有限。就经济封锁而言,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乌克兰“尤先科政权”的鼎力支持。如今乌克兰政局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该区政治形势的发展,为了改善同俄罗斯的关系,亲俄的亚努克维奇政府很有可能会牺牲摩尔多瓦的利益。
在对“德左”实行“经济封锁”以后,“德左”当局又将计就计,援借“科索沃”的先例,借机就是否独立及加入俄罗斯进行全民公决。已于9月17日举行的“德左”地区全民公决无疑是对摩现政府的又是一次严峻考验:“德左”方面邀请了近200名国际观察员,“公投”前的造势活动声势浩大,不断向摩政府示威。“公投”的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民众赞成“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这一数字虽然不为欧安组织和欧美等西方国家承认,但这却是“德左”地区民意的集中体现,“统独”之争或许将由此进入最后阶段。
4、中摩经贸合作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根据摩海关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对摩出口4510万美元,同比增长46.6%,已成为摩第七大进口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摩尔多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面对目前的经济困难,摩必然会反思原来的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和新市场将是摩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