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纺织轻工业中以成衣制造业为主。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该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包括“左岸”(领土纠纷地区)在内的所有摩企业形成了自纺织原料到成衣制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90年代后至今,摩实行由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机制转轨,成衣制造业向其它所有行业一样出现了生产大幅度下降,目前其成衣产量和产值只相当于1990年的五分之一。
一、
摩成衣制造业现状
摩拥有几十家成衣制造企业和服装进出口公司,几家大的服装生产兼出口的企业是:“Ionel SA”、“Tricon SA”、“Baltenca SA”、“Dana SA”、“Centrul de Mode SA”、“Stil
SA”、“SRL Guadro Grup”、“SRL Rofiatex IM”、“SA Gekatex International IM”、“SRL
Astroline
IM”等。截至目前为止,该行业的就业人数超过12000人。摩生产的成衣服装大部分出口,只有少量低档货在国内市场出售,市场上中高档服装大都为欧美制造,也有诸如“皮尔卡丹”、“老板”等品牌高档服装,多为合资产品。商场上也有土耳其、中国产服装,其中中国大陆货服装占中低档服装市场的大部分。
由于摩自独立以后出现经济危机状态,加上摩本国纺织原料产量不足,成衣生产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根据世行统计显示,摩成衣生产78%为境外来料加工,自2000年始至今,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虽然还没有恢复到90年代水平,但大部分成衣制造企业产值和利润有一定增长,债务问题有所缓解,库存积压商品减少,支付能力得到改善。从下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成衣总产值比2000年增长了2倍以上。约3000万美元(现行汇率12.5列伊等于1美元)。
资料来源:2004年摩尔多瓦统计年鉴
大部分成衣产品种类也有所增加,从工作服至男女一般服装、童装至****装、夏装至冬装、廉价服装至高档品牌装(合资产品)都有生产。
摩2003-2004年成衣制品分类及产量示意图
单位:千件
种类 |
2003年 |
2004年 |
增长/下降% |
工作服 |
1190.2 |
2118.5 |
178.0 |
大衣和防寒服 |
522.9 |
800.1 |
153.0 |
西服上装 |
334.4 |
361.2 |
108.0 |
休闲服 |
624.8 |
562.3 |
90.0 |
裤子和短裤 |
1462.1 |
1579.1 |
108.0 |
连衣裙 |
195.3 |
179.7 |
92.0 |
衬衫和短衫 |
577.7 |
485.3 |
84.0 |
短裙 |
371.1 |
371.5 |
100.1 |
总计 |
5278.5 |
6457.7 |
122.3 |
资料来源:摩尔多瓦社会经济发展报告
最近几年一部分企业销售及利润有所增长,比如“SA lonel”,“SA
Dana”和“SA Tricon”,个别企业如“SA Stil”,SA
Balteanca”出现了亏损,主要原因是来料加工利润空间小,企业没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式样更新,2004年列伊升值使服装加工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蒙受了一定经济损失,也有个别合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外方撤出投资,使企业利润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企业年度财务报告
从以上部分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1、大部分企业具备一定的用于日常经营的经营资本金和合理的财务结构。2、多数企业具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但可变现能力差,证明企业资金实力不足。3、多数企业资金来源具有独立性。4、可能由于企业资金规模较大,个别企业,如“SA
Lonel”和“SA
Dana”在储备资金和流动资金的周转率方面偏低。5、由于这些企业的客户大部分为外国进口商,而外国进口商货款能及时支付,因此企业的债务率较低。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摩大部分成衣制造企业的财务情况较好,现阶段它们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均保持稳定状态,具备一定的对外合作能力。那么,摩成衣制造业开展对外经营情况如何呢?
二、
摩成衣制造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1、出口:在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商品构成中,成衣的出口是摩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目前成衣出口市场由大约15家左右经营较好的成规模的企业主导。根据2004年统计显示,最大的出口成衣制造商是“SA
Lonel”(基希讷乌),其成衣出口约占摩成衣总出口额的23%;排在第二位的是“SA Balteanca”(贝尔茨),约占成衣总出口额的8.6%,其次是“SA
Tricon”,约占7%。几年前摩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俄罗斯,但由于俄政经形势的不稳定性,摩大部分企业开始在欧美寻找新的服装出口市场,自1998年后开始成功进入这些新市场,现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企业仍以东欧出口市场为主。
欧盟曾为摩纺织服装出口提供了大量配额,自2000-2004年服装出口增加了2.5倍,正式登记注册的纺织服装出口公司超过80家。从出口地区分布来看,西欧占总出口的85%,第二位是美洲(其中美国占总出口的9%-10%),出口数量较大的国家为:1、德国(其中“SA
Balteanca”、“SA Lonel”和“SA Tricon”三家企业出口量最大)2、意大利(“SA Lonel”、“SRL Guadro
Grup”和“SRL Rofiatex”)3、美国:(“SA Lonel”、“SA Tricon”)4、比利时(“SA Gekatex
International IM”、“SRL Astroline IM”) 5、罗马尼亚(很多摩成衣商向其出口服装,很难分出多少)6、英国(“SA
Dana”、“SA Odema”)7、荷兰(“SRL Intercentru
Lux”。出口到其它国家的份额约占出口总额的不到1%,基本上是中小型的合资缝纫企业的产品出口。现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只占摩服装出口市场的约0.5-0.7%,摩缺少向这些国家出口服装占明显优势的龙头企业。值得指出的是,在东欧出口市场中的罗马尼亚是今后摩服装出口增长势头看好的国家,目前罗在摩成衣出口总额中占3-4%,由于很快将要加入欧盟,劳动力价格将大幅上升,因此罗成衣制造业有可能向劳动力便宜的摩尔多瓦转移,这将会给摩成衣制造商带来巨大商机。
从成衣出口结构上看,出口较多的成衣制品是男女上衣、休闲服、裤子、短裙和连衣裙,上述商品约占总出口量的60%,其次是暖大衣,约占20-22%,其余商品约占10-20%。
资料来源:摩尔多瓦海关
2、进口:需要指出的是,摩本国生产的成衣服装主要是以出口为主,国内市场占有率极低,市场上充斥的是一色的进口商品,高档服装成衣市场基本由西欧和东欧产品占据,其中以意大利产品最多,约占市场总量的70%,其次是罗马尼亚和独联体国家,约15-20%,其他国家市场份额不到1%;成衣中低端市场基本由土耳其、中国产品占据,其中中国服装约占50%以上,大部分经临国转口,也有少部分自我直接进口。
资料来源:摩尔多瓦海关
从进口成衣种类同出口大致相同,上衣、短裙、休闲服和裤子等约占进口总量的30%,其次是暖大衣(8%)和其它。
三、存在的问题
1、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和技术潜力未被有效发挥出来。
2、尽管企业各项经营和财务指标有很大程度改善,但由于以进口来料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使企业缺乏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的主动性,企业生产成本高,利润回报率低,普遍缺乏周转资金。
3、部分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足,不能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而限制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式样的变化速度,无法跟上领先的世界服装潮流。
4、服装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缺乏多种渠道,缺乏自有原料和来料加工之间的合理协调,使用自有或自购原料的服装产量偏低,致使企业受制于人,缺乏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手段。
5、 中摩成衣服装贸易现状及建议
目前中摩间服装贸易主要以中方转口出口为主,摩市场上销售的服装成衣制品以中低档产品居多,中国高档服装产品几乎没有。由于出口到摩的中国产服装渠道五花八门,因此中摩两国海关均没有确切的服装贸易的全部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从市场销售规模上判断,国产中低档成衣服装在摩应占该端市场总量的40-60%左右。截至目前中摩间也未有服装成衣制造方面合资、合作企业,双方企业均处于相互不了解和各自为战的地位,因此,如何促进两国企业在该领域开展相互合作是个值得两国企业和有关部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做以下建议:
1、两国间纺织服装领域合作具有一定潜力,具体表现是双方行业互补性强,摩具有一定服装加工生产能力,但设计水平和生产技术工艺落后,我企业在此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开展互利合作。
2、由于资金实力限制,摩企业通常没有更新设备和购买生产原料的资金,而我是纺织设备和原料生产大国,服装生产合作可同时带动我设备和原料的出口。
3、合资、合作生产服装可以有效地避免欧美等国对我纺织产品的配额限制,虽然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已2005年初实施,但欧盟、美国等国对我纺织服装进口仍加以设限,在摩合资产品出口到上述地区将有效避免这一限制。
4、摩是潜在入盟国家,虽短期内其加入欧盟的努力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从长远来看,并非没有加入的可能,我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入盟前的时间开拓这一市场,否则就将失去机会。况且摩最大临国罗马尼亚和乌克兰都是潜在加入欧盟的国家,其中罗马尼亚、保加利亚2008年入盟已成定局,这将给摩纺织服装制造业带来大量商机,我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机。
5、应积极支持和鼓励两国纺织服装中小生产企业开展合作,在目前中摩间缺乏大的经贸合作项目情况下,应鼓励两国中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开展合作。由于摩本国市场容量小,在我大型纺织服装不愿进入的情况下,应鼓励和支持我中小纺织企业或地方企业开拓这一市场。
随着经济转轨进程的不断深入,摩各经济领域和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同国际惯例接轨,各项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纺织服装业虽不是摩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轻工业领域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是摩较大宗的出口商品,中摩两国在纺织服装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性,我企业应充分利用我纺织服装生产大国的资金技术优势,大胆“走出去”,深入探讨和研究同摩企业开展互利合作的可能性,为两国经贸合作寻求新的契机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