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2008年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转折点,年初正式加入欧元区,3月份正式加入申根协议,并在年内与利比亚、爱尔兰、黑山和瑞士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同新加坡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也开始生效。在2008年全球经济经受因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而风雨飘摇之时,马耳他财政、经济与投资部就马2008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及马政府对世界经济在2009年的走势预测进行了专门评估,并撰文发表。其中部分内容对我了解马经济形势具有参考价值。
一、马耳他经济走势
马耳他上半年经济持续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数据也透露出端倪,就业率大幅增长,而失业率则进一步回落。一些新兴的经济产业在创造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在进行中。
2008年上半年马耳他GDP增幅为3.3%,这主要得益于国内较高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外贸部门对GDP的增长贡献不大。对GDP增长拉动较大的部门包括社会和私人服务行业,而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活动的作用则比去年减少。
马耳他2008年上半年劳动力就业市场活跃,在全职及兼职就业方面都有增长。而私营部门是创造新增就业的主力军,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数据显示,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制造业竞争的加剧,在直接生产部门的就业已经减少,但由于去年服务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弥补了在制造业方面因裁员而造成的失业。去年上半年,制造业与2007年同期相比产值下降了7.2%。广播、电视及通讯设备出口下滑,而化学品及印刷品出口量上升。2008年头8个月,来马游客持续增加,增幅为9.6%,但游客数量的增加并未带来旅游收益的增加,相反2008年上半年外币兑换总收益比2007年同期相比减少了0.8%。
2008年头三季度通货膨胀率上升较快,9月份零售物价指数达到3.73%,这也反映出国内及国外市场物价的波动。2008年上半年经常帐目赤字增加了7320万欧元,达到了2.14亿欧元,占GDP比例为7.8%。2008年头9个月由于在能源消费方面的支出大大增加,致使财政结构性赤字增加到了2.59亿欧元。
尽管2008年经济发展不乏亮点,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恶化,马政府2009年仍然面临很严峻的经济形势。需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把握。一年来,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马耳他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前景都不容乐观,全球性的经济放缓正在逐步加深,由于马耳他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使得马国内经济势必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政府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架构,以便维持投资者的信心,继续吸引外来投资。在这方面,至关重要的是确保价格稳定,工资适度增长和公共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有必要进行结构性改革,这也有助于保持新兴经济活动的增长。
马耳他作为欧元区的成员之一,需要在增强灵活性,劳动力和产品市场方面做更多努力。这将确保经济能够适应变化的周期性的经济条件,而且为市场有效运作提供便利。在这种方式下,马耳他经济将能够面对未来的挑战,并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2008年头6个月,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3%,达到 27.46亿美元。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内消费,而外贸进出口对GDP增长拉动的效果并不明显。以实际价格计算,消费者的支出增加了4.1%,而名义上增加了7.1%,在2008年头6个月,政府总消费支出增长了16.0%。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出口下降了10.2%,进口增加了3.9%。
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评估
国际经济环境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在2009年正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事实上,世界主要经济体2009年的增长率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都已大幅下修。全球GDP增长已从2007年的5.0%到2008年的3.9%进一步减缓至2009年的0.5%。
从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2007年算起,2009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市场疲弱的信心仍然没有得到恢复。同时,由于对金融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担心使得金融业损失惨重。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对能源消耗需求减少,导致世界原油价格下降,然而同历史角度衡量,现在的油价仍然处于高位,而居高不下的食品价格也对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造成负面影响。从2002年开始美元一路贬值,事实上,2008年上半年美元兑欧元的利率已经创下了历史的新低。尽管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不确定性,但200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表现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如何迎接2009年的挑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美国扩大出口及就业,同时中国由于投资和消费强劲,经济发展仍然保持高速。
GDP增长率(年百分率)
地区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世界 |
4.5 |
5.1 |
5.0 |
3.9 |
发达国家 |
2.6 |
3.0 |
2.6 |
1.5 |
欧盟27国 |
2.0 |
3.1 |
2.9 |
1.4 |
欧元区 |
1.7 |
2.9 |
2.6 |
1.3 |
美国 |
2.9 |
2.8 |
2.0 |
1.6 |
新兴发展中国家 |
7.1 |
7.9 |
8.0 |
6.9 |
中国 |
10.4 |
11.6 |
11.9 |
9.7 |
地区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通货膨胀率(年%) | ||||
欧盟27国 |
2.3 |
2.3 |
2.4 |
3.8 |
美国 |
3.4 |
3.2 |
2.9 |
4.2 |
日本 |
-0.3 |
0.3 |
- |
1.6 |
失业率(%) | ||||
欧元区 |
8.9 |
8.3 |
7.4 |
7.6 |
美国 |
5.1 |
4.6 |
4.6 |
5.6 |
日本 |
4.4 |
4.1 |
3.8 |
4.1 |
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将下降至0.5%,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增长率。尽管采取了各种政策行动,但金融压力仍然严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严重。在金融部门的功能得以恢复、信贷市场得以畅通之前,不可能实现持久的经济复苏。为此,需要采取新的政策举措,对贷款损失予以可信的确认,根据中期生存能力划分金融公司,并通过注入资本和剥离不良资产向有生存力的机构提供公共支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对总需求提供更大支持,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持这一态势,同时制定战略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此外,国际合作对于这些政策的的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
世界经济面临严重下滑。2009年全球增长按购买力平价衡量将下降至0.5%,按市场汇率衡量将变为负值。该预测相比2008年11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下调了1.75个百分点。由于继续采取努力缓解信贷压力,并实施了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全球经济预计在2010年将逐步复苏,增长率将回升到3%。但是,前景非常不确定,并且,复苏的时间和步伐关键取决于强有力的政策行动。
金融市场依然面临压力。相比2008年11月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中设想的情况,极度困难的金融市场状况已持续了更长时间,尽管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来提供更多资本和降低信用风险。去年10月份以来,在发展国家,虽然有政府担保,但融资市场的利差在逐步缩小,并且,许多信贷市场的利差仍然接近峰值。在新兴经济体,主权和公司利差依然高企,尽管最近有所下降。由于经济前景恶化,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股市几乎没有上升。
外汇市场波动不定。预计金融市场在2009年仍然紧张。在发达国家,市场状况可能继续困难,直到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重组金融部门,化解关于损失的不确定性,并打破与实际经济之间不利的反馈回路。在新兴经济体,融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依然严峻。
2008年最后几个月,全球产出和贸易急剧下降。由于政策未能消除不确定性,金融危机持续存在,导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资产价值大幅下跌,使居民财富减少,从而使消费需求面临缩水的压力。此外,高度的不确定性迫使居民和企业推迟消费,使得对消费品和资本货物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普遍的信贷申请难度加大也限制了居民的支出。发达国家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种不确定的背景下,预计发达国家的产值在2009年将收缩2%。这将是战后时期的首次年度收缩。然而,假设采取更全面和协调的金融政策行动,促进金融市场状况的逐步正常化,并且发达国家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和大幅降息,生产有望在2009年后期开始复苏,并在2010年增加约1%。美国住房市场的稳定应有助于在这一时期内巩固复苏。
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下滑。由于出口需求和融资下降、初级产品价格下跌以及外部融资条件逐渐收紧,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预计将从2008年的6.25%大幅放缓至2009年的3.25%。相比过去,许多新兴经济体更加强健的经济框架为实施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大空间,这有助于缓解这一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的影响。因此,尽管这些经济体将经历严重的经济下滑,但预计其增长率仍将保持在或超过以往全球经济下滑期间的增长水平。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得到改善,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次也更有能力应对政策挑战,但鉴于其贫困水平和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非洲大陆相比其他多数地区处于更弱的境况。
全球增长乏力使初级产品价格高涨发生逆转。全球需求不振已经导致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虽然削减了石油产量,并存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但石油价格自2008年7月达到峰值以来,至今已下降了60%以上,尽管实际价格仍高于90年代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的石油价格预测已下调至每桶50美元,2010年为每桶60美元(去年11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分别为68美元和78美元)。与近期形势发展相一致,金属和粮食价格也已下调。这些价格下降抑制了一些出口初级产品的经济体的增长前景。
通货膨胀压力在减退。实际经济活动疲软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抑制了通货膨胀压力。在发达国家,总体通货膨胀预计从2008年的3.5%下降到2009年0.25%的创记录低水平,2010年将小幅升至0.75%。此外,一些发达国家预计将经历一段时期非常低(甚至负)的消费价格上涨。在新兴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预计将从2008年的9.5%下降至2009年的5.75%和2010年的5%。
全球货币和财政政策正在提供显著支持。面对迅速恶化的前景和减弱的通货膨胀压力,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已采取强有力的行动降低政策利率和改善信贷供给。近几个月,政策利率大幅下降,特别是在通货膨胀压力减弱的情况下,但通胀预期的下降减轻了对实际利率的影响。为了对付经济下滑,许多国家的政府已宣布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财政计划。新的预测考虑到大幅度财政扩张。具体而言,二十国集团2009年的财政刺激金额预计为GDP的1.5%。
为重振经济活动,需采取强有力和互补的政策。迄今为止的政策努力已处理了对金融稳定的直接威胁(通过流动性支持、存款保险和注资计划),但在消除关于金融机构长期清偿能力的不确定性方面,这些政策努力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不良贷款的损失确认和重组过程仍未完成。因此,金融部门政策应侧重于通过促成可信和协调的贷款损失确认并向有生存力的金融机构提供公共支持而推进这一过程。在实施这种政策的同时,应采取措施解决资不抵债的银行,并建立公共机构处置不良债务,同时保护公共资源。
自2008年10月以来,金融不稳定的风险加剧。宏观经济风险上升为全球经济增长急剧下降和全球贸易大幅放缓。经济和金融形势恶化导致贷款损失上升,信贷风险因此提高。同时,规避高风险资产和市场缺少流动性还导致筹资成本提高,即使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带来了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发达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困难也影响到新兴市场国家;而且,投资者从新兴市场突然撤资和融资成本提高很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近年来取得的部分经济成果化为乌有。
由于难以跟上金融机构债务冲减规模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以及持续存在严重筹资压力,政策制定者解决危机的能力受到影响。信用中介和信心受到严重损害,这将严重影响复苏前景以及机构吸引所需的私人投资者资金的能力。关于金融领域的政策建议,需采取三管齐下办法:中央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长期资金支持;银行重新资本化;及解决问题资产。该报告指出,为限制不必要的跨国影响,有效的金融政策必须是全面的,并须在国际范围内协调。
迄今为止,为银行潜在损失规定上限和注入资本的政策措施尚未能消除对银行体系健康状况的担忧。此进程迄今似乎仍不够系统:在发生直接需要时提供资金;支持某些类型的资产和特定类别的贷款;以及提供各种担保。虽然这些措施帮助一些金融机构稳定下来,但风险是,它们会扭曲信贷分配决定、挤出没有得到特殊照顾的市场、让那些更有效率,不需要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可能会增加纳税人的最终成本。事实上,对政府担保和注资财政影响的担心早已存在,这从信用违约互换利差扩大和对一些主权实体信用评级的不确定上可以看出。为避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现在需采取果断和紧急行动。应包括以下内容:
迅速实现再资本化和采取措施处理困境资产。监管机构需对银行的经营计划进行先行评估,并根据各机构可持续存在的能力决定哪些金融机构需要公共资金。历史表明,等待时间越长,财政成本越高。对那些困境资产负担沉重,但仍有偿付能力和可持续的银行,可实行重组和重新资本化。那些不可持续的银行可由公共部门接管,进行重组和转售,或以有序的方式处理。总而言之,银行获得的公共资金越多,条件越严格。
立即和短期内采取的政策和行动必须符合建立可持续金融体系结构这样一个长期目标。如果没有此终点,政策的可信度就会受到质疑。此外,还须认识到,调整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未来的可持续的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将降低,相对其他经济部门而言,规模将较小。为避免任何不利的反馈影响,鼓励向健康的借款人贷款,提高银行资本比例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危机的经验表明,信贷增长恢复是缓慢的,而且只有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完成清理之后才能恢复正常。
实现更稳定金融体系过程的有关规则需明确和保持一致。为恢复信心,私人部门和公共政策措施须透明和明确。当局应保持政策、公共资金使用和有关个别金融机构任何决定的透明度。这尤其适用于资产的鉴定和估价,特别是银行将处理的资产、再资本化所适用的条件以及当局认为的充分资本缓冲水平。
高度重视在共同的金融政策框架下进行国际合作。在向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时,应避免所采用的条件差异过大,以防止出现竞争扭曲和监管套利可能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国际协调还需要避免过度的“本国偏向”,即损害别国利益,照顾国内机构或鼓励提供国内信贷。对金融机构实行更一致的破产框架也会有所帮助。
没有一个重组模式可普遍适用于所有国家或每家银行,但是,即便模式不同,国际协调仍然至关重要。如果解决方案需根据具体国情制定,也应该在一个可确保透明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共同战略和框架下进行。各方面为解决危机所采取广泛政策和措施所显示的承诺值得欢迎。在中期内,为改善监管框架采取的各项举措对于建立一个富有弹性和创新的金融体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