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关桂峰) 为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能力,北京市启动规划建设排蓄廊道工程,工程预计于2015年底竣工。竣工后,地下水廊将实现雨水从地下排出,有效避免城市内涝。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北京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总体格局为“西蓄、东排、南北分洪”。西部地区防洪采取“以蓄为主、蓄排结合”,规划通过河道排泄和雨洪滞蓄等措施解决。西部排蓄廊道起自南旱河、西郊砂石坑,终至永定河,连通“西蓄”工程、凉水河支流与永定河。
据了解,排蓄廊道总长约100公里。“西蓄”工程主要包括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南旱河蓄洪工程、玉渊潭调蓄工程以及西冉砂石坑、北坞砂石坑雨洪利用工程等,总滞蓄水量1000多万立方米。
目前,玉渊潭调蓄工程和西冉、北坞砂石坑雨洪利用工程已经建成;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正在实施,将于2015年年底主体完工。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最终实现雨水从地下排出,不仅可以使一部分雨水进入再生水厂,实现再利用,最重要的是,可拦截西部地区27平方公里的洪水不进城,有效防范城市内涝。同时,具备存蓄南水北调来水条件,可以调蓄水量回补西部地区地下水。
工程建成后,相当于新增水面30公顷,通过截污绿化,将形成生态景观,供居民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