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0月31日电 (记者 吕昂)杭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未满一年,其三个高架站的候车站台却碎了46块钢化玻璃,且至今仍未更换完毕,引得不少乘客“心慌慌”。
杭州地铁方面表示,发生多处玻璃碎裂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会抓紧更换并落实安全保障。而有专家指出,发生如此大量的钢化玻璃碎裂,可能与玻璃本身的质量或安装操作规范有关。
记者在发生玻璃碎裂的“乔司南”“乔司”及“翁梅”这三处高架站点观察到,其候车站台的穹顶和侧壁上有多处玻璃如蛛网般呈辐射状碎裂开来,明显暴露在乘客周围的就有约20块。这些碎裂玻璃上没有任何提醒标示和防护措施,记者仅在乔司站一处角落里发现一张“安全提醒”。
以乔司站为例,整个候车站台约覆盖钢化玻璃500块,目前却有碎裂玻璃约12块,比例超过2%。一些乘客表示,这样的“碎裂率”比“传说中”钢化玻璃千分之三的“自爆率”高数倍,且就这样毫无防护措施地存在于候车站台上,实在令人“冷汗直冒”。
地铁运营方、杭港地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吴艇告诉记者,玻璃碎裂是从今年七八月份开始发生的,三个高架站共有46处碎裂,包括顶部的32处及侧壁的14处。目前他们已更换了19块穹顶玻璃,但由于曲面钢化玻璃需要定制,预计全部更换完毕需到年底。
吴艇表示,公司方面仍正在调查玻璃碎裂原因,目前尚未有初步结果。而由于钢化玻璃经过加胶、碎裂后不会掉落,暂时也没有采取隔离措施。他同时表示,地铁方面将会增派人员加强危险区域的提醒和引导,安全提示标志等防护措施也会尽快落实。
浙江省玻璃协会副秘书长夏卫文介绍,非受外力影响的钢化玻璃碎裂一般可理解成是“自爆”,而“自爆”的主要原因是玻璃材质中的硫化镍会受热胀冷缩影响而破坏内部应力平衡。通常所说的钢化玻璃有千分之三的“自爆率”,其实就是玻璃原片中硫化镍的含量引起的,但国内目前缺乏有效手段检测硫化镍比重,也没有将之作为产品合格标准。
夏卫文认为,合格钢化玻璃的热稳定性能承受200℃的温差变化,即使是今夏的极端高温也远没有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导致钢化玻璃“碎成渣”的原因很可能是其硫化镍含量过高。此外,安装钢化玻璃、处理边角时的操作规范度也可能导致其逐渐因受力不均而碎裂。他同时还提醒,碎裂的钢化玻璃可能会因黏性失效而脱落,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