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是承接山川的重要枢纽之一。现辖7镇3乡2个管委会,总面积4445.7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其中回族人口26.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3.3%以上,是全国回族聚居最多的县。也是国务院1983年确定的重点贫困县之一。同心属1936年创建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文化底蕴丰厚,革命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西汉设三水县,唐设威州(韦州),清设平远县,民国二年(1913年)划归宁夏道,曾先后改名镇戎县,预旺县,同心县。1936年西征红军到达同心县时,建立了第一个回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族自治政府。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在同心城,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朱德、邓小平、彭德怀、贺龙、任弼时、李富春、关向应、徐海东、程予华、左权、****、****、罗瑞卿、****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和乔治·海德姆访问西征前线就在同心,斯诺的世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三分之一强的篇幅是在同心采访完成。1938年豫海县改为同心县,1949年12月正式成立同心县人民政府。
同心县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海拔高度1260-2625米,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四季分明,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年平均降水量270毫米左右,年平均蒸发量2740毫米。从而形成以枸杞、红枣、红葱和地膜西瓜为主的“三红一绿”特色种植产业,尤其是同心地膜西瓜,无污染,瓜味纯正,瓤口砂甜,远近闻名。
同心矿藏资源丰富,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19亿吨,白云岩储量18亿吨,石灰石储量49亿吨,石英砂岩储量13亿吨。二毛裘皮年产量10万张以上,尤其是被誉为“软黄金”的羊绒在营销领域独领风骚,2002年建成的羊绒工业园区,投资2.5亿元,入住园区企业32家。
同心交通通讯条件便捷,是连接宁夏西部平原和南部山区的交通枢纽。宝中铁路、109国道、银平省道、中郝、银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城乡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京呼银兰西兰乌等多条光缆经过同心,入网全国的程控电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小灵通在同心全部开通。
同心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罗山常年苍翠如染,秀丽如画,被誉为“翠海明珠”,始建于元末明初的清真大寺历史悠久,气势宏伟,工艺精湛,是伊斯兰风格与我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明王陵墓规模宏大、康济寺塔雄伟壮观,古长城绵延数十里,古生物化石种类多样,革命遗址保存完整,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将与正在筹建中的红军西征纪念馆及民俗风情园共同构筑宁夏中部旅游黄金景区。
同心县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和日趋完美的经济发展环境,广大回族群众有善于经商的传统禀赋和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心人民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特别是今年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被列为秦巴世行贷款项目覆盖县、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的有利时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着力点,以优化经济环境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化进程步伐,同心老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底,提前实现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截止2003年底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89万元,同比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