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首次超过1/5。今天,北京市老龄办对外发布《北京市2012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297.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62.9万人,占总人口的20.3%。
3.4个劳动力抚养一位老人
从2011年底至2012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加15万人,增长6%,占户籍总人口比例增至20.3%。同时,《报告》显示,按15至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即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为29.4%,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
解读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户籍老人的占比首次超过1/5,也就是说,目前每4个北京人要负担1位老年人。而进一步从老年抚养系数来看,29.4%意味着除去15岁以下的青少年后,抚养一位老年人需要3.4个劳动力。这表明,本市的老龄化进程正在持续加快的过程中,未来几年内,每年的新增老人数量都将保持在10万人以上。
“虽然4个北京人对1位老年人就仿佛过去抬轿子一样,但实际上老年人并不是被抬着的包袱,”李红兵说,现在很多老人都在不辞辛劳地为社会贡献余热,社会对老人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纯老年人家庭增速相对更快
截至2012年底,户籍人口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48.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4%,比上年增加3.4万人。其中,纯老年人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龄都在60岁及以上的家庭,包括独居老年人家庭;夫妇都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家庭;与父母或其他老年亲属同住的老年人家庭。
解读
李红兵表示,纯老年人家庭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空巢老人”,同时还包括子女也超过了60岁的家庭。目前,这类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8.4%。而且从增速上来看,也比老年人口总数的增长要稍快一些,2011年底本市户籍人口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45万人,以此推算,今年的增长比例为7.5%,而户籍老人的总数则增长了6%。因此,这类老人将是养老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也是未来养老的难点所在,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照料资源和精神慰藉。
去年减少3家公办养老机构
截至2012年底,全市养老服务机构400所,其中政府办212所,社会办188所。投入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达76172张。
但记者对比发现,截至2011年底,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共有401所,其中,政府办215所,社会办186所,投入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达69746张。这表明去年本市减少了3家公办养老机构,民办机构的数量增加两家,新增运营养老床位达到6426张。
解读
对于3家政府办养老机构的减少,李红兵表示,主要是乡镇级养老院进行了一定的转化调整,但同时也通过对原有机构的改建、扩建保证了床位数的增加。此外,他还表示,今年,由于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的实施,以及本市养老机构“公办民营”等政策的实施,养老机构的数量还将会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