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地处内蒙古、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总辖地面积4353平方公里,属乌兰察布市管辖。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400多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351.5毫米,平均气温为3.1℃,无霜期120天左右。全县辖6镇3乡,216个村民委员会,691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蒙、回藏等12 个民族,总人口为34万人。“商都”系满语“水漩”之意,滔滔不冻河水流激湍,回漩成纹,故得其名,一直沿袭至今。清乾隆年间,商都是张家口通往乌兰巴托的第七个驿站,故又称“七台”。
商都历史悠久。夏商周时为鬼方蛮夷之地;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北境;三国至明朝,历为匈奴、鲜卑、契丹和蒙古等民族的游牧之地;清末放牧招垦,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设制建县。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集通铁路贯穿全境。呼(呼和浩特)满(满州里)通道环城而过,商(商都)张(张家口)、商(商都)集(集宁)、商(商都)化(化德)、商(商都)土(土牧尔台)等级公路四通八达。硅藻土、石灰石、石英石、长石、莹石、白云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白泥、硝石、花岗岩、湖盐等非金属矿产及锰、铁等金属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埋层浅,易开采。其中石英石、石灰石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朴实的商都人民,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工业经济快速推进,形成了电力、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四大主导产业,主要产品有铁精粉、电石、硅铁、风力发电机、奥醇系列营养型白酒、羊绒制品和水泥等;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奶牛存栏2.5万头,肉羊饲养量130万只,反季节蔬菜年产量达10亿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物流运输和商贸餐饮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如今,勤劳、朴实的商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拼搏,力争将商都建设成为祖国北疆一颗璀灿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