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南部,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其代表性出土文物“玉龙”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全区总面积169.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4平方公里。辖1乡2镇9个街道办事处,18个行政村、98个居民委员会。全区总人口30万。居住着蒙、汉、回、满、朝鲜等22个民族红山区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距北京、天津、沈阳和渤海湾口岸城市均500公里左右,铁路直达北京、呼和浩特、承德、沈阳、大连、海拉尔、锦州等大中城市,客运航班直达北京、呼和浩特,公路四通八达,是连接东北、华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临近全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元宝山发电厂、平庄煤矿,电力煤炭供应充足。相邻的各旗县区还有石油、有色金属等丰富的地下资源。城区内集中了上百家中直、自治区直、市直大中型企业和一些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具有广泛的科技和信息资源。
红山区境内有一红色山峰,名曰红山。清雍正五年(1727年)以红山为标志在赤峰设乌兰哈达税关(乌兰哈达蒙语,汉译即红山、赤峰之意),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赤峰县,解放后设赤峰市。1983年10月,原昭乌达盟改为赤峰市,原赤峰市改为红山区建置至今。
建区以来,全区各族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拼博,锐意进取,推动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02亿元。财政收入2.1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1元。我区农业属于典型的城郊型农业,耕地面积4.4万亩,年产粮食1.5万吨以上,蔬菜20余万吨。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规模养殖、加工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初步发展,红武、康盛、西城市场、奥特曼等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养殖业增加值在一产中的比重达到35.5%。
工业经济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经过几年来的改革调整,工业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目前,我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960余户,国有及限额以上企业7家。京香食品、力王工业、维康生化、东黎绒毛、松州制药、永巨制药等企业日渐壮大,初步形成食品加工、锅炉制造、工艺美术、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2001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0.9亿元,实现增加值2.8亿元,居全市第四位。
红山区的服务业,依托中心城区优势,保持稳步发展。社区服务、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房地产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市场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共有各类市场50处,总建筑面积47.1万平方米,2001年,市场交易额突破25亿元,其中年成交额5000万元以上的市场(火花路综合批发市场、润峰家私城、同济大厦、宝峰商厦、购物城、解放街小商品批发市场、西城市场、红城装饰材料市场、万商大院、东郊果菜粮批发市场、同兴市场、千禧建材城)10余处。全区各类市场共有经营户5000余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近几年相继改造了站前东街、长青街、三道街、东城大街、哈达街、钢铁街、园林路、火花路、清河路和文化广场,建成了新华商业步行街,中心城区道路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市政、环卫基础设施良好。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显著,绿化覆盖率3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1平方米。城区环境整洁、干净,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