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区域中的东部地区。全区总面积为 3482.08 平方公里,所辖 15 个镇(苏木)农牧林场、 12 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 82 万人。是通辽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科尔沁区辖12个街道、15个镇(苏木):科尔沁街道、西门街道、永清街道、明仁街道、施介街道、清真街道、东郊街道、铁南街道、霍林街道、建国街道、红星街道;大林镇、钱家店镇、余粮堡镇、木里图镇、丰田镇、清河镇、孔家窝堡镇、育新镇、大罕镇、庆和镇、敖力布皋镇、民主镇、角干镇、胡力海镇、莫力庙苏木;哲南农场、三义堂农场、高林屯种畜场。
科尔沁区作为通辽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依托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对全市范围内的资源和初级工业品进行整合利用,盘活利用现有闲置资产,并将招商引资工作做为重点和主攻方向。
一、科尔沁区概况
(一)优越的区位。科尔沁区位于东经122°11′22″—122°20′48″,北纬43°33′59″—43°38′54″,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座落在西辽河、教来河冲击平原中部,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摇篮--沈阳共处环渤海经济圈。科尔沁区与沈阳、长春在空间上形成了规则的等边三角形,是内蒙古东四盟市的中心,具有接受辐射和对外辐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同时,作为通辽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市的资源都可为我区所用。
(二)适宜的环境。科尔沁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温适中。年平均气温6.1°C,日照数311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85.1毫米,春秋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16%。年平均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风速3.6m/s。科尔沁区城市面积32.96平方公里,四出口公路沿线可供工业用地10836亩,全区土壤以灰色草甸土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60.6%,分布广,肥力高,是人民生活和进行工农业生产的理想区域。
(三)便捷的交通。科尔沁区是东北的主要交通枢纽。全国14个大型枢纽站之一的通辽火车站,每天从六个方向进出列车30余列,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长春、大连、呼和浩特、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平坦、宽阔的303、304、111三条国道在此交汇,穿境而过,已形成连接京津、华北及北部边疆地区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距沈阳仅285公里,距长春302公里,大连630公里,距天津700公里。通辽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直飞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与最近的出海口锦州港仅400公里左右的距离,在周边800公里范围内有14个中心城市。
(四)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尔沁区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日臻完善。区属两个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科尔沁工业园区一期建设7.8平方公里,8月1日前新工四路以西就要达到“七通一平”。二期建设将达到11.8平方公里。木里图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已经全面启动。两个园区是外来投资企业的理想场所。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科尔沁区已经确立了在内蒙古东部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地位,形成了以城市商业繁华区、大型商场、城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物流园区及乡镇大型农贸市场为主要框架的流通产业体系。
二、科尔沁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富足的农产资源。通辽作为世界上两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与美国、加拿大齐名。这里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几十年形成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和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成果,使旱涝保收面积达到90%以上,年平均玉米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这里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蔬菜8.6亿公斤。红干椒产量达20万吨;麻黄草、甘草等野生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待开发利用。
(二)丰富的畜禽资源。通辽市享有黄牛之乡的盛誉,特别以蒙古牛、科尔沁牛、西门塔尔牛著称。全市黄牛存栏90万头,年出栏育肥牛44万头。以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微量元素丰富、蛋白质含量多著称的科尔沁肥牛已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这里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190万只存栏绵羊,年产1万吨羊毛,20万只存栏山羊,年产80吨羊绒,是纺织业加工增值的绝好原料。目前全市奶牛饲养量已达18万头,有可挤奶牛4.7万头,日供鲜奶450余吨。但与科尔沁乳业和蒙牛乳业每日1500吨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通辽市又是远近闻名的草地白鹅之乡,全年白鹅饲养量1000万只,鸭饲养量200万只,鸡饲养量871万只,可提供羽绒450万公斤,是理想的羽绒加工基地。年可提供各类皮张250余万张,是皮革工业的绝佳原料资源。
(三)充裕的林业资源。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全市有林面积22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活立木蓄积量1520万立方米,年可批采50万立方米,40余万亩充裕的宜林基地,是林木深加工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商业开发宜林基地。被誉为“神奇植物”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的沙棘,已形成12.5万亩规模,年产量1400万斤。另外,山杏等野生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尚待开发利用。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辽市物华天宝,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总潜在价值1.3万亿元。其中,煤炭储量235.6亿吨,而储量119亿吨的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就座落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北部。具有很高药用、保健和美容价值,功能神奇,蜚声海内外的中华麦饭石储量1700多万吨。这里是硅砂储量的王国,储量50亿吨,SiO2含量高达92%以上,是玻璃制造业和铸造用砂的精品。这里的石灰储量3亿吨,高岭土储量90万吨,是创业者依托资源开拓新领域的首选之地。做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十五”期末将形成3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是投资者进行铝制品深加工的理想之地。
(五)充足的电力资源。通辽市电力资源丰富,装机容量已达80万千瓦的通辽发电厂就座落在科尔沁区,明年将达到140万千瓦,“十一五”期末将达到200万千瓦。这里用电将长期供大于求,可享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优惠电价,平均工业基础电价为0.375元/度。这里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几亿元的国有闲置资产,是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潜在资源,是投入少,产出多的理想之地。
(六)雄厚的科技实力。通辽市属科研院所9家,在全自治区是除呼、包二市以外的高等人才集中地。内蒙古民族大学作为驻区单位,有普通教育专业本科41个,专科9个;该大学拥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3个省级重点学科;正、副教授33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在校学生达11000多人。
(七)悠久的文化资源。早在旧时器时代(5000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栖息活动。在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开始接受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影响、辐射,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品味和风格魅力的多元复合文化——科尔沁草原文化。在这里曾先后涌现出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等历史名人。目前,科尔沁区按照创建文化大市的目标,正在认真研究和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精神相统一的科尔沁民族文化框架。
三、科尔沁工业园区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科尔沁工业园区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的定位,为招商引资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工业园区分为木里图工业园区(南区)和东郊工业园区(东区)。南区位于科尔沁区木里图镇,距城区15公里,304国道、大郑铁路穿越园区,该区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截止2006年,园区累计引进企业和项目13家,协议引进资金50亿元,包括总投资28亿元、年产30万吨味精的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15亿元的华洋线缆项目和投资20亿元的上海一凌集团温州工业园项目等企业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并投产。东区位于通辽市东郊,是在东郊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提质扩容、完善配套、提升建设标准建设而成的。目前,一期7.8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二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将于2008年全部建成。园区内已入驻工业企业23户,其中市属企业8户,区属企业15户。主要企业有:总投资5.5亿元的金锣食品有限公司和总投资4.5亿元的通亚铝业集团,分别投资3亿元的霍煤集团、青岛胶州建设集团,总投资14.5亿元的通辽盛发热电厂和投资10亿元的通顺铝业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