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阅读全文请点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8/14/c_1112073703.htm
新华网乔治敦8月13日电(记者陈威华 车宏亮)南美国家圭亚那与中国相距万里,许多国人对这个小国家十分陌生,但是早在19世纪中叶,圭亚那就已经和许多普通国人的梦想交织在一起。如今,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梦在圭亚那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越来越多在圭亚那追寻梦想的华人,不仅在实现个人梦想,而且推动着两个国家的友好交往和共同发展。
总统,中国的仰慕者
在圭亚那总统拉莫塔尔的私人书房里,摆放着众多与中国相关的书籍。除了一些中国城市画册之外,甚至还有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和《求是》杂志。“我经常上网浏览与中国有关的新闻,”64岁的拉莫塔尔告诉新华社记者。
对于圭亚那与中国的渊源,拉莫塔尔如数家珍,娓娓道来:170年前,就已经有中国人来到圭亚那寻梦。当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圭亚那废除奴隶制后,种植园主迫切需要补充新的劳动力。英国政府于1844年颁布相关条例,从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劳工,从而开始了中国人移民圭亚那的先例。
记者查到的记录显示,仅1853年这一年,就有多达2801名契约华工到达圭亚那。华人最初主要种植甘蔗和水稻,他们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过着奴隶般的生活,每天劳动16小时以上,许多人劳累致死。
拉莫塔尔认为,华人为推动圭亚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66年,圭亚那获得独立,首任总统阿瑟·钟就是一位来自中国广东的客家人后裔。在圭亚那6个主要民族中,华人尽管占人口比例不高,但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元首,拉莫塔尔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从中国的成功经历中获取经验,带领圭亚那实现发展。他告诉记者,从年轻时候开始,他就非常关注中国和中国的发展,读过大量中国领导人的著作和重要讲话。他说:“我希望能够学到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办法。”
今年7月中旬,拉莫塔尔作为拉美国家领导人之一,在巴西利亚参加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这是一次重要的事件,我们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能够带动更多中国人参加到圭亚那的经济建设中,帮助圭亚那实现发展的梦想,”拉莫塔尔说。
普通人的中国梦
事实上,这些年前来圭亚那追寻梦想的中国人已经不少,甚至有在周边国家已经站稳脚跟的中国人,因为被圭亚那的发展机遇所吸引,纷纷把事业重心转移到圭亚那,浙江小伙子王州就是其中之一。
王州是一名八零后,老家在浙南山区文成县。11年前,他跟随同乡的脚步,来到苏里南边境城市从事服装贸易,结交了不少从圭亚那前来买货的客商,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圭亚那蕴藏的巨大商机。因此,他于5年前举家迁移到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在乔治敦最有名的商贸区租用了100多平方米的店面,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而他的几个关系很近的亲戚,更是合伙开设了一家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服装超市,在乔治敦城里数一数二。
服装生意是许多华商获得“第一桶金”的敲门砖,他们在积累了一些资金后,开始走向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向利润更大的林业、矿业和石油等领域发展。
记者离开圭亚那前,邂逅了一位华人富翁。这位移民圭亚那已经20多年的广东汉子姓苏,从一开始的人地生疏,到现在已是许多部长们的座上宾,时常会陪达官显贵到处出差。当有人恭维他是圭亚那的“比尔·盖茨”时,苏老板连连摆手:“我实力不行的,比我厉害得多的是。”
行事低调的苏老板在圭亚那内陆拥有连他自己都不太清楚确切面积的林区,大量名贵木材通过他的努力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他还有包括金矿在内的十几个矿区,因为顾不过来,其中大半都没有投入开发。他最近还获得了石油专卖权,正在建设储油罐,近期将会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
“我现在的愿望是,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到圭亚那来发展。我希望能够有中国企业和我合作,共同开发我的林区和矿区,”苏老板对记者说。
企业的中国梦
地处南美的圭亚那资源丰富。它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高达97%,其中不乏名贵树种。它还蕴藏丰富的金矿、铝土矿和钻石矿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水平,制约了圭亚那的发展。
如今,来圭亚那的中资企业尽管数量不多,但几乎都在从事圭亚那亟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中国港湾公司正在帮助乔治敦机场进行扩建工作,中铁一局正在一个水电站的工作上紧张施工。中资企业辛勤工作以及积极融入驻在国社会的做法,已经开始获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
重庆的博赛矿业公司,几年前从外国公司手中转购铝矾土矿,落户圭亚那第二大城市林登。博赛公司的到来,不仅拉动了当地就业,还积极推广民生工程和参与公益事业,使得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来自重庆的新移民小程告诉记者,她只要有机会,就会向当地人“标榜”,“我和博赛公司来自同一个中国城市”。
记者在圭亚那采访期间,正好赶上新成立的中资企业协会举行季度座谈会。协会会长金辉豹是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在圭亚那的负责人,他的公司刚刚完成了10个变电站的建设,并将在近期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金辉豹认为,中资企业要想在海外获得尊敬,重要的是与驻在国共同成长,而不是抱着挣一笔就跑的想法。
说起长期经营,中国纸业投资总公司项目经理牛金辉特别有感触。这位最初以乒乓球教练身份前来圭亚那的中国志愿者,如今已是一位林业专家。他所在的公司不久前与圭亚那政府签署了造林协议,期限长得令人不敢想象。“我们的目标是要长期扎根圭亚那,现在我们签署了两个99年的合同,叠加在一起就是198年,”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