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根廷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克里斯蒂娜的得票率为53%,比排在第二位的“进步广泛阵线”候选人埃梅斯?宾纳高出36个百分点,而且比她本人2007年赢得大选时的得票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创下了上世纪80年代初阿根廷恢复民主制度后总统选举的最高得票纪录。
不过,克里斯蒂娜的连任之路并非一片坦途。过去4年中,她的支持率曾一度低于20%,政府法案遭参议院否决,执政联盟在议会中期选举中失败……但克里斯蒂娜小心应对、步步为营,最终凭借亮眼的政绩征服了选民,实现连任。
阿根廷“新多数派”研究中心负责人罗森多?弗拉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经验看,大选结果与阿根廷的经济形势休戚相关。执政联盟在2009年的议会中期选举中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阿根廷经济。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阿根廷的经济增速仅为0.9%。民间机构则认为,当年阿经济实际上出现了负增长,居民消费低迷、信心不足,严重影响选民对政府和执政联盟的支持。
弗拉加说,阿根廷经济去年增速达9.2%,今年虽面临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仍保持了稳定增长,增幅有望达8.3%。虽然通胀率居高不下,但阿民众对国民经济和居民消费前景持乐观态度,所以政府和克里斯蒂娜的支持率十分稳定。
阿根廷政治分析家多丽斯?卡普罗指出,克里斯蒂娜在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当选后将继续推行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由阿前总统基什内尔确立,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鼓励居民消费,加大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补贴。从选举结果看,大部分选民对这一模式予以认可,并对其前景持乐观态度。
分析人士指出,克里斯蒂娜以绝对优势胜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总统基什内尔去世形成的“选票效应”。去年10月27日,克里斯蒂娜的丈夫、前总统基什内尔因突发心脏病猝然去世。痛失生活伴侣和政治伙伴的克里斯蒂娜获得了全国民众的同情,其支持率随即发生戏剧性逆转。
2008年6月,克里斯蒂娜的支持率一度跌破20%。基什内尔去世前克里斯蒂娜的支持率虽已有较大幅度回升,但不支持率仍超过支持率。基什内尔去世后,克里斯蒂娜的支持率一夜间上升了十几个百分点,超过了不支持率,此后虽稍有回落,但变化不大。
除以上两个重要因素外,反对派在此次大选中未能协调立场、统一推举出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也是克里斯蒂娜获胜的原因之一。
阿根廷反对派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市长毛里西奥?马克里原本是最具挑战实力的候选人之一,但他在评估形势后决定退出大选,转而寻求连任市长。其余反对派也各自推举候选人,导致其原本就不占优势的支持选票进一步分散。
克里斯蒂娜将于今年12月开始第二个总统任期。执政联盟的力量通过大选得到巩固和加强,反对派力量严重削弱,政坛朝大野小的格局已十分明显,克里斯蒂娜施政的羁绊将有所减少。
在新一届总统任期中,克里斯蒂娜面临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阿根廷经济的冲击,避免国民经济在2012年“硬着陆”。此外,通胀率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政府对公共部门的高额财政补贴难以长期维持等,也是克里斯蒂娜必须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