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难能可贵,舍身救人让人敬佩,时刻准备着舍身救人更值得我们全社会为之点赞。做一件好事不难,做一次好人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十年的好人好事。刘运涛就是那个时刻准备着舍身救人的人,就是那个一直默默地做好人好事的人。而本质上,他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一心向善的人。
“礼之所存,人心向善;礼之不存,人心不古”。向善就是愿意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它是人内在的最高的道德品质,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正能量。刘运涛外表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邋遢,生活简简单单甚至近乎枯燥,住着简易房,然而他好学、勤劳,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纯净、高尚和善良。当人们赞赏他救人的行为时,他说“其实也没啥,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会去救人”。在他看来舍己救人理所当然,是每个人都该做到的;救人事件发生之后,他自己花钱在弯道处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时刻关注着可能发生的危险,其实他已经把救人于危难变成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向善已然成为刘运涛的性格组成部分。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十年来,刘运涛不仅长期帮助街坊四邻,还长期为人义务补胎和充气,“十年来少收入差不多10万元,相当于抚顺地区农村人口10年的人均收入”,这是个令人震撼和感动的数字,行善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更彰显了他“如水般”道德境界。
“朴实、憨厚、敞亮”是熟悉刘运涛的邻居们给予他的评价,刘运涛的向善为自己赢得了良好口碑,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但是也有人说“这样的人不多了”,值得我们反思。管仲曰:“善人者,人亦善之”。向别人施以善意的人,别人也会对其施以善意。因此,当一个人帮助另外一个人之后,另外一个人应该不只是接受帮助,当他碰到第三个人需要帮助时也应该施以援手,只有“善”不断地传递下去才能生生不息。刘运涛不只是刘运涛,他是向善的代表和符号,我们不仅仅是表示敬意,更要让向善的精神进行传递,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刘运涛”出现。(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黄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