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招商引资信息网,招商引资网,招商投资网,招商网,招商投资集群,招商投资全球集群,招商投资全球集群总站,
沈阳开发区招商引资网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导师名录117—1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简介

 

男,196711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

毕业时间与学校:1990年于辽宁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31996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获微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曾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日本国立农业环境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或访问。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课题:生物源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减排技术及相关微生物学机理,废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相关微生物技术,维生素C两步生物发酵技术研究。

邮箱:xuhui**[ta]**.ac.cn

电话:024-8397***

电话:024-8808***

 

张惠文 女,196212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5年于辽宁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2004.10-2005.10,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展微生物基因组与微生物生态学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资源学与分子微生物学主要研究课题:目前主持课题包括: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分子改造及其抗肿瘤候选药物研究”;国家“863”项目“高效拮抗青黄枯萎病和溶磷生物肥料研究与产品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真菌拮抗功能与相关功能基因多样性关系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真菌生物农药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邮箱:hwzhang**[ta]**.ac.cn

电话:024-8397***

传真:024-8397***

 

戴玉成 男,19641月生,博士, 研究员,2002年中国科学院“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入选者,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森林病理学会副理事长,《菌物学报》和《Mycology》主编。

毕业时间及学校:19851988年于北京林业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1997年于芬兰赫尔新基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1997-1998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系统生态系博士后1999-2002 芬兰国家自然博物馆(赫尔辛基大学植物学博物馆),真菌研究室研究员。发表专著7部,论文260余篇,SCI收录120篇。主要研究方向:真菌系统学、生态学、食用和药用真菌的开发主要研究课题:真菌多样性;木材腐朽菌生态功能。

邮箱:yuchengd**[ta]**oo.com

电话:024-8397***

 

姬兰柱 男,19607月生,博士,研究员,党委书记,副所长,兼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生态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生态学杂志》编委。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3年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9年于沈阳农业大学生态学研究生毕业

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曾出访奥地利、德国、比利时、以色列、美国、韩国、朝鲜、捷克、匈牙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塞内加尔等国参加学术会议、国际合作等主要研究方向:昆虫生态学、水生鞘翅目昆虫分类学;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主要研究课题:水生鞘翅目昆虫分类及多样性研究(国际合作与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项目);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林木-昆虫关系的影响(国家面上基金),气候变化对林业生物害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

邮箱:ji.lanzhu**[ta]**.ac.cn

电话:024-8397***

电话:8808***

 

郝占庆 19644月生,博士,研究员,所长助理,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Diversitas)科学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理事,辽宁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编委。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5年于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2000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1994.9-1995.5,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林学系访问学者1999.9-2000.5,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森林生态与景观实验室合作研究

曾先后赴俄罗斯、朝鲜、波兰、韩国、匈牙利、奥地利、加拿大、意大利等国进行考察访问及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主要研究课题:森林生物多样性长期动态国际合作项目;生物多样性共存机制与森林演变过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邮箱:hzq**[ta]**.ac.cn

邮箱:zqhao**[ta]**oo.com

电话:024-8397***

电话:8808***

 

汪思龙 男,19645月生,博士,研究员,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5年于安徽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12000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1994~1996年访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利分校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研修森林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2003~2004年访问劳伦斯柏克利美国国家实验室研修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过程。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林生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森林土壤有机质过程。主要研究课题:亚 热带人工林经营对土壤有机碳储的影响与机理,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调控,亚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邮箱:slwang**[ta]**.ac.cn

电话:024-8397***

 

朱教君 男,19652月生,博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站长。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7年于沈阳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1年于日本国立新泻大学获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近年来曾到日本、韩国、英国、芬兰、德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国进行国际合作和参加国际会议等。主要研究方向:次生林生态与经营,防护林工程。主要研究课题:东北次生林主要建群种天然更新过程中的光调节机制;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浑河上游水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水系维持关键技术研究。

邮箱:jiaojunzhu**[ta]**.ac.cn

电话:024-8397***

电话:8808***

合作导师:孙建新: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邮箱:sunjianx**[ta]**u.edu.cn

 

韩士杰 男,19565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开放研究站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毕业时间与学校:1978年东北林学院毕业;1995年于东北林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森林界面生态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主要研究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天然森林和草地土壤固碳功能与固碳潜力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CO2升高、氮沉降和降水量变化对原始阔叶红松林细跟周转机制的影响;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东北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专项调查。

邮箱:hansj**[ta]**.ac.cn

电话:024-8397***

电话:8808***

 

曾德慧 男,196511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生态学杂志》副主编。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7年于江西农业大学林学系获学士学位;1994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200011~20013月,新西兰维克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生物系高级访问学者;曾到日本、美国、埃及、希腊、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生态工程,生物地球化学,恢复生态学。主要研究课题:半干旱地区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碳与养分循环格局;生态脆弱地区植被恢复与土壤生物化学评价;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未来适应性。

邮箱:zengdh**[ta]**.ac.cn

电话:024-8397***

 

刘志民 男,19655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林业土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

学会沙漠分会理事.《生态学杂志》编委。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6年于内蒙林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获自然地理硕士学位

2001年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英国设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学院访问学者;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以色列等国交流主要研究方向:恢复生态学;繁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研究课题:半干旱沙区流动沙丘与丘间低地过渡带的植被过程研究;中国主要草地类型土壤碳储量及时空格局;东北草地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

邮箱:zmliu**[ta]**.ac.cn

电话:024-8397***

 

蒋德明 男,19582月生,研究员,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乌兰敖都荒漠化研究试验站站长,兼任内蒙古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长、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理事等。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1994.12-1995.06 作为客座教授赴日本东京大学、日本麻布大学从事荒漠化防

治合作研究;曾先后赴俄罗斯、巴西、朝鲜、日本、韩国等国进行考察访问与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荒漠化防治生态工程等研究。主要研究课题:科尔沁沙地植被重建与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科尔沁地典型地区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生态与畜牧业经营研究;内蒙古翁牛特旗科技扶贫开发与示范;科尔沁沙地植被水分平衡与优化配置研究等。

邮箱:jiangdeming**[ta]**.ac.cn

电话:024-8397***

 

金昌杰 男,196510月生,博士,研究员,副所长。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7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7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199811-19992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研究。曾先后赴韩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进行考察访问及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水文学;生态气候学;东北水资源安全与生态保育对策。主要研究课题:国家基金“风速影响下的森林冠层截留降雨模型与模拟”;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区域农业粮食增产的水资源保障与生态保育的科学调控对策”。

邮箱:cjjin**[ta]**.ac.cn

电话:024-8397***

电话:8808***

 

关德新 男,19628月生,研究员,辽宁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林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理事。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6年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获学士学位;19891999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气候学;生态水文学;生态系统碳循环。主要研究课题: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过程与机理;森林生态系统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和功能。

邮箱:dxguan**[ta]**.ac.cn

邮箱:guan_dexin**[ta]**.com

电话:024-8397***

电话:8808***

 

韩兴国 男,19596月生,博士,研究员,所长,兼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站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组成员,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生物学科编委,《植物学研究进展》系列丛书编委,《生物多样性》、《应用生态学报》等杂志主编,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杂志主编,日本SCI刊物《EcologicaI Research》的咨询编委,还担任《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武汉植物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或常务编委。毕业时间与学校:1982年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9年于美国乔治亚大学生态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访问与进修:19901992年阿肯色大学和罗格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从事生态系统生态学、保护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全球变化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课题: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管理的科学基础”;主持承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北方草地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主持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典型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控制实验研究”、主持承担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 “东北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与耦合机制”项目。

邮箱:hanxg**[ta]**.ac.cn

电话:024-8397***

电话:8808***

合作导师:李迈和: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院研究员。

邮箱:maihe.li**[ta]**.ch

 

代力民 男,19609月生,博士, 研究员,《生态学报》和《应用生态学报》编委。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3年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获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1990.4-1991.5美国华盛顿大学森林资源学院访问学者 1996.11-1997.5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林学系访问学者;并多次赴加拿大、日本、瑞士、韩国、俄国等合作研究及考察。主要研究方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和管理;数字林业;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课题:长白山区天然林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试验示范;长白山区数字林业技

术体系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固碳速率及潜力;东北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与耦合机制。

邮箱:lmdai**[ta]**.ac.cn

电话:024-8397***

电话:8808***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