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乡招商网讯:鲍家乡依驻地得名,据传明末有鲍姓人等三户,从河北省迁至沙子河南岸定居,逐步形成村落。原名沙河堡,后因鲍姓户多,故改今名鲍家。1946年称乡公所,1984年为鲍家满族乡。它是以水果产业和畜牧养殖业为主导的农业经济型乡镇,葡萄产业历史悠久,素有“辽西葡萄第一乡”的美誉。
鲍家乡位于北镇市西南边缘,医巫间山东侧。东接谬屯乡,西南隔医巫闾山与义县东场乡为邻,南界常兴店镇,西北连罗罗堡镇。距北镇市区13公里,北镇至闫阳、元觉寺至五粮公路从境内交叉通过。村村通有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东部为平原。幅员面积5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96公顷,林地面积584公顷,园地面积846公顷。合乡并镇后全乡辖8个行政村,总人
口13326人,其中农业人口12497人,农业劳动力5467人。包括的民族有满、汉、回、朝鲜等族,以满族居多。
鲍家乡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花生、蔬菜等;水果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桃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地下富含铁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旅游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鲍家乡近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鲍家乡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注重实效,稳中求进,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区域优势,坚持“巩固一产,兴建二产,搞活三产”,全乡的经济建没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走势。2004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5267万元,畜牧业产值达4678万元。引资兴建了华云铁矿厂、灵山寺、大芦花、摩山湖风景名胜区。人均纯收入3871元,增长10%。
大力发展区域型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农副产品品牌战略。全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葡萄产业,坚持一手抓巩吲规模,一手抓果质的提档升级。2004年,全乡新增加了200公顷优质葡萄园区。在优质葡萄园区建设上,全乡以葡萄协会为依托,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科技,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目前,全乡葡萄生产已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形成了以元觉寺村为主、周边村为辅的优质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并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巨峰发展为多样品种:玫瑰香、无核白鸡心、甲斐露、奥山红宝石、晚红等十余个品种,并相继在市食品博览会上获得优秀奖项。为了增加产品的价值,全乡共建有200多个大中型鲜储库。2004年全乡葡萄产量17375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使鲍家乡这一主导产业得以做大做强。
脱贫抓牛羊。经过几年的努力,鲍家乡的牛羊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优良品种培育,标准圈舍的修建,高科技水准的管理,规范的饲料搭配,程序的防疫灭病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牛羊养殖业产业化生产不断地巩围提高,一个经济效益可靠的支柱产业区在形成。2004年,鲍家乡牛饲养量已达到3283头,羊饲养量达到2335只。全乡有1700户从事牛羊养殖,占总农户的36%。2004年,全乡依托集团带动农户,实行规模效益。在宏伟集团的支持下,全乡共建了5个肉鸡养殖小区,年出栏量28万只,使全乡的部分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安置。
以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产业超长发展。2004年,全乡抓住全市发展旅游的契机,紧紧依托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相继招商兴建了灵山风景区、大芦花风景区、鹰山湖风景区。灵山、大芦花风景区是融会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山岳风气三大特色,具有旅游观光、宗教活动和住宿娱购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风景区,现已累计投资2500万元;鹰山湖风景区是融会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水上乐园、运动健身、餐饮住宿综合功能的大型旅游风景区,现已累计投资800万元。以旅游为特色的第三
产业是鲍家乡经济翻天覆地的增长点,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民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乡通过乡干部包村,警民联防,形成多样的普法教育。2004年,鲍家乡被市委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生和文化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乡安装了先进的光缆有线电视网络,加大了文化基础建设。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4所、教师116人,师资力量雄厚。乡政府多次投资,增加了学校的教学设备,改
善了教学条件,大大提高了全乡中小学的教学标准及学生素质。
面对21世纪未来发展战略,鲍家乡将会以更饱满的姿态面对世人,进一步依托市场需求,以优质农业、观光旅游为重点,努力建成小城镇、大旅游的经济格局,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