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位于辽宁西北部,北与内蒙古交界,西、南、东三面分别与朝阳、锦州、沈阳相连。县境内西部有医巫闾山和努鲁儿虎山脉交汇,东部为辽河平原区,总体为低山丘陵地貌,属温带大陆型气候,年平均降水494毫米,无霜期150天,年日照时数2623小时,有效积温3275℃ ,光热条件较好。阜蒙县史称“蒙古贞”,1904年设阜新县,1958年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总人口74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3%。全县总土地面积6246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矿藏达29种190多处,黄金、煤炭、铁矿石、石灰石、大理石、麦饭石、玛瑙石、荧石储量居全省前列。
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4000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930万元,城镇职工人均收入96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
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以矿产品深加工、建材、化工、医药、能源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以杰生铜业、飞雪集团、鹰山水泥、盛明热电、三沟酒业等为代表的一批较大规模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以顺达化工、液压油泵、万达铝合金、天马纸板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小企业正在做大做强;以黄金、煤炭、铁粉加工为代表的一批资源型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全县林果、畜牧、绿色食品三大基地初具规模。截止2005年末,全县有林面积261万亩,其中以“两杏”、“两梨”为主的特色经济林面积65万亩。发展养殖小区和一条街365个,规模养殖户达1.6万户,形成了生猪、奶牛、肉羊、肉驴、肉鸡、蛋鸡、白鹅七个产业化链条。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162.2万亩,7户企业20个品种获得绿标使用权。现有暖棚5000亩,冷棚10000亩,“四位一体”生态户14000户。
全县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步伐加快,新合作连锁超市城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粮食、玛瑙、蔬菜、水果、畜产品、农机、建材等专业市场不断完善,2005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310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28万元。
县城距锦州港110公里,有锦阜高速公路相连,铁阜、阜朝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国道101线横贯东西,省级公路沟奈线纵贯南北,并有沈阜公路相连。大郑、新义铁路越境而过。截止2005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542.31千米,公路密度达22.18千米/万人,已实现“乡乡通油路”;固定电话用户达16.4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8.0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33.5部/百人。
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道路畅通工程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县城四环以内主要街巷路改造基本完成。县城棚户区改造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推进。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得到保证,县城冬季采暖实现了集中供热。全县有7个乡镇列入市级优先发展中心镇,其中泡子镇列入全国优先发展中心镇。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普遍改善,截止2005年末,城镇人均居住面积13.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1平方米。
阜蒙县素有“歌海”之称,全县有专业、业余文艺演出单位20多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电视转播台34座。全县35个乡镇193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1000户。兴建了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截至到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42所,在校学生101975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99.9%。2005年高考录取2576人,录取率达94.26%。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73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60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9.4人,每万人拥有病床位13.3张。体育事业稳步发展,1998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全县有各类人文遗址多处,其中,号称“中华第一村”的查海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华第一村”、玉龙故乡;有“东藏”之称的藏传佛教文化中心瑞应寺,至今香火旺盛;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棠山风景区,拥有神奇的摩崖造像,被誉为“东方一大奇观”。